如何从ldquo参考文献rdqu

图片来自网络,与正文无直接联系

作者:拙棘

本号原创首发

为了不浪费时间,有经验的人看论文一般先看注释,注释中引用的文献质量最能体现作者的水准。

如果引了一堆国内院校的硕博论文,那这文章肯定不用看了;

如果注释里提到的人物、文本散布于古今中西,而没有集中在某一学术脉络,那多半是自视甚高的青年才俊写的空洞宏文,瞄瞄摘要、结语即可。

敝专业不少学者引文、写注还停留在引用名人名言虚张声势的层面,用来表示X、Y、Z这些大家也都赞同我的观点,因此我的观点肯定是对的。这类学者读书善于“为己所用”,因此特别敢写文立论,而不会陷进写读书笔记的泥淖。但当然,引用文献是为了提示同一领域中其他学者的相关工作,解释这些工作在何种层面可以与自己的文章进行对话——无论是批评还是补充性的——从而给出一个学术脉络,说明我的观点建立在哪些既有工作的基础之上,存在哪些对立观点。

“为己所用”的态度先确立了一个不受怀疑的“己”,而正确的做法恰恰要求把自己敞开,保持一种与所引文献的对话状态。

散布于古今中西的文献引一堆,然后表示东海西海心理攸同,诸位大家都跟我想到一块儿了,这种做法无非表明读书太浮思考太浅,老是脱离语境找些名人名言装饰到自己那个粗陋浅薄的思想框架中去,而没有在阅读的过程中反省、提升自己原有的观点。

思想大家之间尚充满了误解和立场的难以调和,他们各自的观点都是经过反复通盘考虑的,没法那么轻易地看着这一部分似乎罗尔斯更高明点,就把罗尔斯嫁接到哈贝马斯那里去——这种做法无非表明自己根本没能系统、全面、深入地理解罗尔斯和哈贝马斯,没有全局在胸的格局,于是面对那些太过伟大的文本,一眼望不到头,更不要说站在更高的视角综观、权衡不同文本的得失和相互间可能的互补方案了。

正是因为都难以发现它们有多伟大,才敢于“为己所用”,将神殿上的石头搬下来砌进自家的两层小楼。

拙棘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电话
献礼春节中科白癜风帮扶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js/292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