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谈文献综述的撰写文秋芳

写好文献综述是学术写作进阶之路的基础环节,但往往也是不少硕博士研究生和“青椒”心中极为艰难的任务。文献综述的功用为何?应包含哪些具体内容?详略应如何安排?如何摆脱文献综述与正文其他部分“两张皮”的尴尬困境?……值此“我来读文献”活动8周年之际,我们特别为大家摘选了JohnBitchener教授、韩宝成教授和文秋芳教授对如何撰写文献综述的见解,希望读罢能为您解惑。

——编按

文献回顾能够体现论文作者对研究问题的理性认识,论证研究必要性的能力,以及宏观综合文献的能力。这一章是整个论文中最难写的一部分,通常比想象的要费力得多。要写出高质量的文献综述,必须要经过这一艰辛的过程,也只有这样才会对自己从事的研究产生全面深刻的理解。令人遗憾的是,许多研究生,甚至一些导师也不太注重这一部分的写作。有些研究生认为这一章是论文格式的需要,有的甚至认为增加这一章可以满足论文长度的要求。他们常常在最后一刻把所有的定义和手头文献资料随意地拼凑在一起,不管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内在的逻辑关系。坦率地说,在过去的硕士论文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文献回顾这一章,质量比较差。学会如何写文献回顾是研究生学习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需要师生共同努力。

从广义上说,任何研究都不应该是孤立进行的,它必定与过去和未来的研究联系在一起。文献回顾就是要为读者提供这样的背景知识。这一章不仅要描述这项研究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的历史与现状,而且要解释这项研究的原创性与承继性体现在何处。例如你需要说明,你的研究与前人研究有哪些不同之处?你是怎样在吸收别人研究设计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研究设计?这项研究设计是以何种理论为基础?等等。读完这一章后,读者应能得出结论:你的选题值得研究,你的研究设计比较合理。

具体地说,文献回顾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关键术语的理论定义;

2)从理论的角度对选题进行审视;

3)对相关的实证研究进行评价;

4)对相关研究设计(包括相关的研究工具)给予批判性评价;

5)研究的理论框架。

以上5个方面的内容一般包含在文献回顾中,但在具体撰写时不一定要按照这一顺序,同时文献回顾的内容也可以根据各自的写作目的和个人爱好进行适当的增减。

一、给关键术语下理论定义

研究中所有的变量都必须下理论定义和操作定义。在文献回顾这一章要给关键术语下理论定义。最简单的方法是把所有相关理论定义与参考文献一起列出,然而,这并不是最佳方法。要使定义更加令人信服,最好对不同文献的不同定义进行简要评价,并解释自己的定义是怎么产生的,或者为什么采用这个定义,而不采用其他定义。

有人写这一部分时,用很长篇幅列出十余个定义,不加任何评论,然后写上自己的理论定义。我们不提倡这种做法,原因是列出的定义与该项研究涉及的定义没有必要的逻辑联系。要帮助学生克服这个问题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让他说明这些列出的定义与他自己定义的关系。另一个常见的问题是有些被定义的术语并不是关键术语。例如:在研究使用交际策略与外语能力之间的关系时,他们往往先给“交际”和“交际能力”下定义,然后再给“交际策略”下定义。你可能要问:哪些术语该下定义?哪些术语不需要下定义?最简单的答案是:凡是研究中测量的变量都需要给予理论定义。

二、从理论的角度回顾文献

研究问题往往来源于某些理论,或与某些理论问题有关。例如:人们对语素习得的研究是受到Krashen自然顺序假设的启发。Wen对使用外语学习策略的研究是受到学习者作用新理念的启发。最为常见的文献回顾是首先解释与自己研究有关的某些理论或某一有争议的问题。

三、评价相关的实证研究

在文献回顾中,评价相关的实证研究必不可少,然而,这种评价并不需要涉及研究的每个细节。由于评价并不是为了判断相关研究的质量,而是要证明自己研究的必要性,因此,评价不必面面俱到。这里至关重要的是根据评价的不同目的,对相关研究进行分类。例如:回顾相关的研究是为了说明研究这个问题的广泛性;有些是为了显示研究结果相互矛盾;有些是为了说明研究方法上的问题;有些是为了说明研究样本上的问题,等等。一旦对研究目的做到心中有数,你就能够确定评价的重点和范围。

四、审视研究设计

当你的研究与前人的研究在研究设计上有差异时,这一部分内容就必不可少。这种差异可能体现在研究对象的数量上,研究对象的类型上,研究工具上,数据收集的程序上,或者数据分析的程序上等。例如:以前关于这个问题的定量研究只采用了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而你的研究既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又用定性分析的方法,而且,在定量分析方面,你不仅采用了多元回归分析,还运用了其他的分析方法。这样,你需要回顾相关研究使用的研究设计,并指出它们的不足。如果在研究工具上有差异,你的文献回顾必须对现行的研究工具进行简要描述,并加以评论,指出存在的问题。最后需要强调,你的研究将使用新的研究工具,以避免过去的问题。

五、对研究中理论框架的描述

这一部分对硕士论文可有可无,而对博士论文必不可少。理论框架实际上是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系列假设。这也是假设产生的基础。对于那些探索型开放式定性研究,理论框架只可能从实证研究的结果中产生,因此对定性研究的理论框架描述一般安排到研究结果与讨论这一章。

注:以上内容摘自《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中文版)》(文秋芳等著),略有修改。

作者:文秋芳等

书号:1

出版日期:-11-1

定价:¥39.90

图书简介:《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中文版)》分绪论、研究方法、论文写作3个部分,共15章。研究方法部分是本书的重点,其中包括:提出研究问题、阅读文献、选择研究设计、问卷调查、实验研究、个案研究、微变化研究、统计学入门、定量数据分析和定性数据分析。本书行文流畅、条理清晰、概念明确、可读性和可操作性强,能够为应用语言学方向的研究生和研究人员提供系统的帮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jq/961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