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KI年收录文献被引排名TO

通过中国引文数据库统计,CNKI年收录文献检索记录条。以下为CNKI年收录文献被引排名TOP10的资源,仅供大家参考学习:

TOP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冯志峰;,经济问题,(0)

摘要:为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实现经济发展由注重强调市场需求的"有没有"向注重供给的"好不好"方面的转变,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必然选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其内在的发展逻辑和理论内涵,是解决经济发展"滞胀"的有效对策,与需求侧管理共同构成经济发展的"一体两面"。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分析,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做好"转型、创新和改革"方面的工作,才能真正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逻辑;实践路径;

被引频次:

他引频次:13

期刊引用频次:

学位论文引用频次:4

下载频次:40

TOP01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

陈万青;郑荣寿;张思维;曾红梅;左婷婷;贾漫漫;夏昌发;邹小农;赫捷;中国肿瘤,(01)

摘要:[目的]对年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收集的全国各登记处上报的01年恶性肿瘤登记资料进行分析,估计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与死亡。[方法]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共收到61个登记处上报的01年肿瘤登记数据,通过审核和评估,共个肿瘤登记处的数据符合入选标准。将入选的登记处按地区(城乡)、性别以及年龄别、肿瘤别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层,结合01年全国人口数据,估计全国恶性肿瘤合计和主要肿瘤的发病、死亡情况。标化率采用年全国人口普查人口和Segi’s标准人口结构为标准。[结果]全国个登记处共覆盖登记人口人(其中城市人,农村人),报告的恶性肿瘤新病例例,死亡病例例。病理诊断比例为69.13%,只有死亡证明书比例为.38%,死亡发病比为0.6。据估计,全国01年新发恶性肿瘤病例约.6万例,死亡病例18.7万例。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为64.85/10万(男性89.30/10万,女性39.15/10万),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为.89/10万,世界人口标化率(世标率)为.83/10万,累积率(0~74岁)为1.8%。城市地区发病率为77.17/10万,中标发病率为.56/10万,农村地区发病率为51.0/10万,中标发病率为.10/10万。全部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为.49/10万(男性.99/10万,女性1.06/10万),中标死亡率为11.34/10万,世标死亡率为.5/10万,累积死亡率(0~74岁)为1.61%。城市地区死亡率为.00/10万,中标死亡率.3/10万。农村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为.4/10万,中标死亡率./10万。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食管癌、女性乳腺癌、甲状腺癌、宫颈癌、脑瘤和胰腺癌是我国主要的恶性肿瘤,约占全部新发病例的75%。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胰腺癌、乳腺癌、脑瘤、白血病和淋巴瘤是主要的肿瘤死因,约占全部肿瘤死亡病例的80%。[结论]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定期发布我国恶性肿瘤负担情况,为制定肿瘤防治策略和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依据。随着覆盖人群逐渐增加和数据质量不断提高,肿瘤登记在肿瘤防治中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关键词:肿瘤登记;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中国;

被引频次:17

他引频次:14

期刊引用频次:96

学位论文引用频次:30

会议论文引用频次:1

下载频次:

TOP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

胡鞍钢;周绍杰;任皓;,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

摘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提出的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和必要举措。"十三五"时期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厘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从科学的角度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科学内涵和政策外延做出清楚阐释,探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措施,不仅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同时更有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本文从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实际出发,通过对现有基本国情的分析,给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路线图,提出在"五大政策支柱"的多重维度下做好"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才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之路。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新常态;五大政策支柱;“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被引频次:91

他引频次:91

期刊引用频次:90

会议论文引用频次:1

下载频次:

TOP4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习近平;,人民日报,

关键词:政治生活;继续前进;命运共同体;党的基本路线;党的作风;全面深化改革;祖国统一大业;两岸关系;历史进程;邓小平理论;

被引频次:6

他引频次:6

期刊引用频次:6

下载频次:

TOP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人民日报,

关键词:生态用水;地区开发;长江经济带;城市规模;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城乡区域;区域城市;发展总体战略;互联网产业;

被引频次:50

他引频次:50

期刊引用频次:47

学位论文引用频次:3

下载频次:39

TOP6“互联网+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

张岩;,中国高教研究,(0)

摘要:"互联网+"对教育资源、教育机构、学习模式和教学模式等教育要素带来深刻影响,并由此带来教育理念的改变。未来的"互联网+教育内容"将重在探索以课程设计为核心,集成整合各类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构建教育资源的网络超市,为社会提供多层次、高品质的公共教育服务:"互联网+教育体验"将以学习者的需求为导向、以学习者的体验为核心;"互联网+教育管理"可以有效促进教学教务管理、学生管理、校园管理,打造"智慧校园";"互联网+教育评价"环境下,每个人都是评价的主体,也是评价的对象,社会各方面介入教育评价更为方便也更为深入。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理念;教学模式;

被引频次:4

他引频次:4

期刊引用频次:40

学位论文引用频次:

下载频次:

TOP7重点领域改革节点研判:供给侧与需求侧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选题研究中心;王佳宁;盛朝迅;,改革,(01)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改革政策演进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年,以供给侧改革为主,包括土地改革、国企改革、科技体制改革等;第二阶段为~01年,以需求侧改革为主,包括"宏观调控"、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等政策;第三阶段为01年至今,供给侧改革再次得到重视,并逐渐形成新供给改革政策。解决中国经济当下面临的问题,必须供需双侧并举,实施"五个发力",助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需求侧改革;改革开放40周年;

被引频次:39

他引频次:37

期刊引用频次:37

学位论文引用频次:

下载频次:

TOP8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

钟启泉;,全球教育展望,(01)

摘要:"核心素养"旨在勾画新时代新型人才的形象,规约学校教育活动的方向、内容与方法。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意味着,无论是课程开发者抑或一线教师都需要在"核心素养—课程标准(学科素养/跨学科素养)—单元设计—学习评价"这一连串环环相扣的链环中聚焦核心素养展开运作。本文着眼于"核心素养"界定的世界趋势及我国"新课程改革"实施中产生的若干盲点,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直面的挑战与课题。一线教师只要把握了学校课程的整体结构,积累单元设计与学习评价的新鲜经验,就能为新时代的学力与学习的创造,闯出一片新天地。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程标准;单元设计;学习评价;课程发展;

被引频次:38

他引频次:38

期刊引用频次:38

下载频次:

TOP9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

杜尚泽;,人民日报,

关键词: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民日报社;正面宣传;媒体融合;新闻报道;中央新闻单位;新闻传播规律;政治家办报;

被引频次:37

他引频次:37

期刊引用频次:37

下载频次:43

TOP10“互联网+”时代中国远程教育的机遇和挑战

陈丽;林世员;郑勤华;,现代远程教育研究,(01)

摘要:"互联网+"战略在为远程教育提供发展机遇的同时,更在变革取向上为远程教育发展指明方向。但远程教育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与"互联网+"所指向的教育变革价值取向还有一定差距。"互联网+教育"不是在线教育,而是一种变革的思路,是要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创新教育的组织模式、服务模式、教学模式等,进而构建数字时代的新型教育生态体系。中国远程教育之前发展所坚持的在既有教育框架内强化完善传统教育的路径依赖已经不再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要求,因为中国远程教育在知识生产、传播与消费链条上还没有实现较大突破,单纯依靠技术支撑的教育发展模式已经难以满足需求,而质量保证体系的缺失,导致中国远程教育的质量声誉远远落后于其实际办学水平。因此,需要探索改革教育服务供给方式与服务模式,进一步提升教育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力。"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服务模式应该走向公共服务的新范式。当然,"互联网+"推动的教育变革亦有不同的路径选择,不同教育领域、类型以及不同地区惟有结合自身特色积极地开展探索与尝试,才能探索出互联网环境下教育变革与发展的应有之道。

关键词:“互联网+”;中国远程教育;教育新生态;公共服务模式;发展建议;

被引频次:35

他引频次:34

期刊引用频次:31

学位论文引用频次:4

下载频次:

经济增长新常态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刘伟;蔡志洲;,求是学刊,(01)

摘要: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都是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但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和阶段,宏观经济管理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实现了持续的高速经济增长,在改革初期和中期,我们更多地是通过改革来提高生产领域的效率,由此促进经济增长,主要属于供给领域的改革与管理,而进入新世纪后,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基本建立,我们更多地是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控需求,来实现平稳高速增长的目标,主要属于需求管理。在近些年的经济增长中,我国的总量失衡开始明显地反映出来,而在总量失衡的背后,则有深刻的结构性原因。因此,简单的需求管理已经不能满足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必须通过强化供给领域的结构性改革来解决发展中长期存在的深层次矛盾。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供给侧改革;经济增长;结构性失衡;

被引频次:35

他引频次:34

期刊引用频次:34

学位论文引用频次:1

下载频次:

供给侧改革的性质及其实现方式

林卫斌;苏剑;,价格理论与实践,(01)

摘要:供给侧改革意味着我国宏观经济管理政策发生两个方面的重要调整,一是供给管理将成为宏观经济管理的政策重点,二是改变过去行政化的供给管理手段。当前我国经济存在有供给无需求、供给体系低效率抑制有效需求和有需求无供给等三个方面供需失衡,这决定了需求管理难以破解当前经济发展中的难题,必然要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供给侧改革,一方面要求破解体制机制障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优化生产要素组合;另一方面要求政府在政策引导、监管约束和公共服务等三个方面完善职能,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供需失衡;生产要素;政府职能;

被引频次:35

他引频次:35

期刊引用频次:34

学位论文引用频次:1

下载频次:

编辑/广东小知数据/中国引文数据库

推荐阅读:

文献推荐

指数分析——基于CNKI的在线分析工具

文献推荐

不可错过的15本中国文学期刊

文献推荐

法律核心期刊,你知道几本?

文献推荐

这几个特色库,你可能不想错过

文献推荐

10本高含金量的财政金融及相关学科学术期刊

广东小知

赞赏

长按







































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专业
北京有什么地方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gs/239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