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荐读十多位舆情分析师推荐的15本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智慧的积累。有空时候读上几页,你会看到更多美丽的风景。下面的书单是多位资深舆情专家着重推荐,排名不分先后。
舆情分析师:朱明刚推荐:《如何应对网络舆情-网络舆情分析师手册》
作者: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年11月)
推荐理由:
网络舆情分析师手册作为舆情行业奠基之作,是每位立志于从事网络舆情分析工作者的必备案头书籍。此书虽然出版时日略显久远,一些关于论坛等的论述研究等可能已显陈旧,但书中体现的舆情研究理念、方法以及作为网络舆情分析师秉承的态度却历久弥新,如陈年之酿,香飘四溢。
舆情分析师:韩长青推荐:《常态下的癫狂》
作者:(德)阿尔诺·格鲁恩编著
出版社:经济日报出版社(年9月)
推荐理由:
关心群体心理的人,对《乌合之众》一书耳熟能详,建议看一下《常态下的癫狂》。这本书是很薄的一个小册子,但作者阿尔诺·格鲁恩对人性恶的揭示非常深刻。他分析了暴力和非人性是如何在人的内心生成,分析了人们敌视生命的根源,这些根源常常隐藏在所谓的对人类的好心或维护秩序的理智背后。特别是“论义务意识”一章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剖析了在社会压力下,人们是怎样令同情心越来越少并且减少了负罪感,而服从“义务”,变得冷酷无情。这使我们在分析群体性事件时多了一种角度。
推荐:《社会再平衡》
作者:明茨伯格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年9月)
推荐原因:
世界著名管理学大师亨利·明茨伯格教授在《社会再平衡》这本书中指出,要走出目前的能源、环境和社会困境,必须从二元对立论入手,从姓社还是姓资、国家与市场、左或右的争论中摆脱出来,致力于在政府、市场与社群这三者之间营造社会的再平衡。这与我们目前提倡的“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管理改革方向是一致的。书中对三者关系有详尽的论述,特别是对三者中每一方“潜在的致命缺陷”给与了提示。
舆情分析师:刘鹏飞推荐:《东亚主权观念:生成方式与秩序意涵》
作者:林永亮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年1月)
推荐理由:
林永亮兄是我在参加国内智库建设交流班上认识的挚友,年参加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等发起的“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跟永亮兄多有接触和交往。永亮是法学博士,长期具有政治学、法学、公共管理和理学的多学科背景,在《世界经济与政治》等发表论文多篇,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东亚地区国际关系、中国外交、全球治理、国际关系理论等。曾获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这本研究东亚中华文化圈的政治理论著作,紧扣“主权”观,理论性强,融汇东亚传统价值体系阐述、与西方价值体系竞争、近年全力结构变迁塑造、古往今来中国日本东盟地区等主权观念的案例与规范分析,称得上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研究范本。我觉得,舆情同道的研究,不可不了解眼下世界局势,了解东亚,就是追根中华崛起的命理和精粹,与西方所谓主权概念的差异。永亮兄这本书是“瞻前顾后”看世界书系的重要一部,能帮我们更加深刻地把握大局和国际趋势。
舆情分析师:陈丽推荐:《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
作者:(英国)伊懋可译者:梅雪芹毛利霞王玉山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年12月)
推荐理由:
《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讲述了中国年来的经济、社会、政治制度、观念、知识和表达方式,与所在的自然环境中的气候、土壤、水、植物、动物之间既互利共生又竞争冲突的漫长历史故事。书的开始部分讨论了大象南撤、森林破坏、战争、水利系统对环境的影响,勾画出中国环境史的“一幅总图”;第二部分选择浙江嘉兴、贵州苗族原居地和河北遵化三个典型地区的个案,用“特写镜头”对“总图”进行细化和强化,具有浓厚的经济一社会史色彩;第三部分以“大自然的启示”、“科学与万物生灵”、“帝国信条与个人观点”三章考察了中国历史上的环境观念、情感、知识和“天人感应”思想及其影响,给出了如何理解中国环境史的一种文化视角。
舆情分析师:芦珊推荐:《隐性动机》
作者:尤里?格尼茨约翰?李斯特[美]译:鲁冬旭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年7月)
推荐原因:
书中描述了经济学家的一种探索世界的方法——实地实验,即在现实世界中进行特定的设定,然后开展随机实验,以便证实设定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如因果关系、相关关系等。书中以实地实验的结论解读同工情况下男女收入差距、歧视行为、公共教育、慈善捐助行为动机等方面,让人们看到日常生活中多种行为、现象背后的经济动机。如果人们将更多的经济学理论运用到不同的事件中,也会出现不同的效果,试想以促销的方式来运作慈善捐助会产生怎样的效果——会获得更多捐助,这正是由于利己与利他心理的共同作用所致。与其说这本书以全新的视角研究了生活中的多种现象,倒不如说它带给我们另一个看世界的视角。
舆情分析师:白杨推荐:《批评官员的尺度》
作者:安东尼.刘易斯译者:何帆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年7月)
推荐原因:
这本书讲述的是美国著名的“沙利文案”,是现代法学史上的一个经典案例。两度普利策奖得主安东尼?刘易斯,以翔实的史料,生动的笔触描述了这起新闻自由史上的里程碑案件。尽管该书讲述的是美国媒体与政府之间的纠葛,美国对于言论自由的捍卫与宽容等内容,但在各国不同的国情、政体下,该书仍有参考价值。“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对一个“找茬”的新闻界的包容,是一个成熟政府的胸襟所在。
舆情分析师:刘聪推荐:《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
作者:杰弗里·图宾(美)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年3月)
推荐原因:
《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出自毕业于哈佛法学院的美国法律记者杰弗里·图宾之手,这本书如果配搭纪录片《最高法院》(SupremeCourt)一起看,对于理解美利坚最高司法机关的运作规律、司法与政治的“相爱相杀”而言,是不错的“入门级”帮手。它比较厚实,但并不急于一下子翻完。不过,最初阅读时,抽空翻几页也总会有意外小收获——大到囊括言论自由、种族歧视、女权运动等影响美国司法进步的典型判例,小到美国历史上首位最高法院女法官奥康纳与先生那令人动容的爱情故事——总之,《九人》不会让你轻易失望。
舆情分析师:熊剪梅推荐:《南渡北归》
作者:岳南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年1月)
推荐原因:
书分三部,描写背景始于年卢沟桥事变,止于大陆文革之末。讲述了中国最后一批大师,王国维、陈寅恪、蔡元培、胡适、傅斯年、梅贻琦等人的曲折命运。南渡篇以抗日时期知识分子南迁并组织西南联大的历史事件为主线,追寻了大师们南渡之足迹。北归篇承接南渡,讲述抗战胜利前后,流亡西南的知识分子回归中原,以及他们的学术追求、思想变化与不同的人生遭际。离别篇则充满着悲情,大师们一一陨落和谢幕,他们因政治立场和性格的差别,或相隔两岸,或飘洋海外,诠释着选择不同,命运迥异的现实,特别是留守大陆的大师们在那场文化大浩劫中遭受的磨难让后人看来不甚悲之。全书既有重大历史事件和时代背景的交待,也有大师们爱恨情仇、文人相轻之争的故事。书中著有大量注释和考证史料,为作者岳南耗时8年收集,由此可见作者之严谨。虽然在行文之时,作者个人情感显露过多,让史诗巨著这样的评价有所折扣,但不影响书带给我们的启示和思索。闲来一读,可窥那个时代大师们的情操、气度与风骨,叹羡“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之可贵。
舆情分析师:刘晓庆推荐:《叫魂:年中国妖术大恐慌》
作者:[美]孔飞力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年1月)
推荐原因:
书名乍一看带着夺人眼球的“噱头”,内容却十分严谨,以一种小切口、大叙事的方式讲述了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盛世妖术”的故事。年,正是乾隆皇帝弘历治下的太平盛世,一种名为“叫魂”的妖术在华夏大地盘桓,从帝王到农夫,举国上下为之恐慌,最终,这股兴起于民间的“叫魂”妖风演变成一场全国性的除妖运动。书中令人深刻的不仅仅是作者对这场“妖术恐慌”细致入微的描写,更有作者以学者视角对当时社会政治生态复杂图景的剖析。阅读此书,很难将其简单归于社会学或历史学著作的范畴,其中呈现出来的鬼神信仰、权力博弈、社会分化、体制幻觉等种种图景,似乎也向后人透露出近现代中国诸多悲剧之根源。
舆情分析师:魏耀奔推荐:《斯坦福极简经济学》
作者:蒂莫西·泰勒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年2月)
推荐原因:
正如书名一般,这是一本轻松易读的经济学入门书籍。作者蒂莫西?泰勒为斯坦福经济学教授,却以这种非教科书式的讲述,通过家长里短中的选择,让读者理解了商品市场、经济增长、货币与财政政策等诸多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中的重要原理,从而学会以一个经济学家的角度来观察世界,让你更果断的权衡利益得失,更聪明成熟的经营好你的生活。
舆情分析师:贾伟民推荐:《什么是现代化——概念与范式的探讨》
作者:尹保云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年4月)
推荐原因:
当下,现代化研究已成“显学”,研究者众多,学术著作也比较丰富。但这方面的学术研究,以及社会上有关现代化的讨论,都出现对现代化确切内涵不甚了了,将现代化作为一个框四处包装的现象。尹保云教授这本书着重解决了这方面问题。该书明确了“现代化”作为一种概念的源流和边界,厘清了现代化作为一种社会进程的演变规律,纠正了当前一些有关现代化的错误认识。
作者指出,现代化是现代性在物质、制度、观念三个层面的增加和扩展,现代化在本质上并没有类似“中国的现代化”和“美国的现代化”的区别,而有其普遍的共性。一切诸如宗族关系、专制主义等非现代性因素,最终都是现代化需要突破的障碍。换言之,现代化无法“跨越式发展”,只能通过实实在在的现代性改造,这或许能为当前有关社会发展的鼓噪、轻浮的认识降降温。
舆情分析师:齐思慧推荐:《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作者:徐中约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年1月)
推荐原因:
本书是中国近代史研究权威学者、美籍华人徐中约教授长期研习西方历史和中国历史的心得,自年初版以来,本书一直列为美国大学教材。徐先生以超越意识形态、阶级、党派、种族和文化的眼光,公平公正、客观冷静地看待历史事件的发生,参考了巨量不同语种的档案文献及研究著述,以跨学科的方法写就这部描述近四百年中华民族之挣扎历程的史学巨著。本书脉络清晰而深入,即便是不懂历史的人,读起来也会兴致勃勃,值得细细品味。
舆情分析师:朱毅推荐:《夹边沟记事》
作者:杨显惠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年9月)
推荐理由:
关于饥饿,也许冯小刚的电影《》已经足够震撼,但《夹边沟记事》更让你看到因为饥饿,人的尊严会如何地丧失殆尽,人的命运会如何地天差地别,甚至有时候,人性中恶的一面会如何毫无底线并且放大地暴露出来。但这本书不仅仅有时代的荒诞和残酷,还有难友们相濡以沫的温情,也有恋人为对方前途的自我牺牲,这些人性的光辉又让人于在无奈和悲叹间看到希望,得到慰藉。历史不容假设,真相可以逼近。在关于那个年代知识分子在大西北改造的作品中,《夹边沟记事》对历史的披露,对小人物的描绘,无疑是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本,也提醒后人切不可忘记历史的隐忧。
舆情分析师:卢上云推荐:《中国近百年政治史》李剑农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年10月)
推荐原因:
《中国近百年政治史》是一部编著较早、海外影响极大的中国近代政治史名著。全书详细阐述了从年鸦片战争至北伐战争这百年间,中国政治中的重大事件及其影响,深层解读与审视了各个重大历史事件中各派系的政治斗争,展现了各派别力量变化过程,有助于了解近百年中国政治演进的过程。这本书被翻译成英文出版之后,受到国际史学界的良好赞誉。美国汉学泰斗费正清称其为“对中国近代史的最清晰、唯一全面的评述”。
来源|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北京治白癜风去哪个医院辽宁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gs/5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