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我还是离开科研投身银行业
上班族匆匆路过英格兰银行。照片来源:PeterNicholls/Reuters。
一个英国名校出身、手握多篇一作论文的物理学博士,在毕业两年之后转投银行。行业选择是一件见仁见智的事情,但他对不同行业的理解和思考,仍值得我们借鉴。
作者ArthurTurrell/theGuardian
翻译费尔顿
审校张士超
我爱物理学。因为物理可以让你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一步步地构建起新的理论;而且这些理论不止适用于地球,还可以放诸全宇宙。说起好处来,那真是好得不可思议:我研究的是核聚变的等离子体(构成恒星的物质)理论与数值模拟。如果核聚变研究真的能达成预计目标,那么它将终结我们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还将解决气候变暖,以及困扰人类数百万年之久的能源安全问题。核聚变实验能够冲击自然的极限。每当加利福尼亚劳伦斯利福摩尔实验室(LawrenceLivermoreNationalLaboratory)的国家点火装置用世界上最强力的激光点燃核聚变激光装置时,实验材料就会在几纳秒间,从-.15℃直冲到比太阳核心还高的温度。这项工作激动人心,而且会在智识上给予人强烈的满足感。
可是我最近却决定放下自然规律,转而投向调控人类与市场的规律:经济学。为什么我会这样选择?科学家是全社会最信任的群体,经济学家却……没什么好名声(可参考下图YouGov的调查)。更糟糕的是,经济学常与金融、银行业、股票市场的短期波动,抑或是无底的金钱欲绑定在一起。就连英国女王都将金融危机归罪于经济学家。视经济学为严肃职业且加以尊重的人少之又少;与科学传播相比,经济学的对外宣传也糟糕透顶。
对不同职业的信任程度统计,红条长度为“信任”与“不信任”的人群百分比差异。数据来源:YouGov
促使我转向的第一个考虑是,科研前景不容乐观。即使是从业10年以上的研究人员,依旧会签到极不稳定的短期合同。高等教育统计局(HESA)的数据表明,高等教育行业现有职位中的34%都是临时工;皇家学会的报告显示,从年开始,只有不到3.5%的博士毕业生能在大学中找到永久教职。一些地位较高的短期职位(如初级研究员)越来越像延期的博士后,前景十分渺茫。以上诸项无一在鼓励研究者继续从事科研。尽管就G8国家而论,英国的人均科学投入非常少,但英国之外的地方也大同小异。即使其他国家情况没那么糟,但你还可能要考虑伴侣或家庭,很难决心出走他乡投身科研。我的同事与我也因为面临种种现状而被迫艰难抉择。纵然我深爱物理学,可是它却无法保证我的生计。
另外,我的确开始对经济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不同于粒子的行为规律,经济学更关乎于人;从很多角度来看,亟待经济学解决的是更复杂的问题。物理教会我通过自然规律获得启示,从而以全新的视角看待世界;和物理学类似的是,经济学也为我打开了截然不同的视野:在这一学科中,我们可以通过激励(incentives)来解释人的行为。经济学可以告诉我们,如何通过贸易等手段使每个人都变得更加富裕,如何通过改变激励机制来更好地帮助器官受赠人,又或是,(虽然没那么重要,却足够有趣)电影院的爆米花为什么卖得那么贵。这些事例都表明经济学可以极大程度地改善人们的生活。我们通常都认为,科学、技术、工程和医学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而我却觉得,经济学在这一过程中一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然界的规律恒久不变,社会规律却并非如此;经济学家可以调整政策,以期更好地为人服务。虽然公众缺乏对经济学家的信任,而且这的确令人困扰,但我仍然视其为极富挑战的机遇,并不会极力避开这一是非之地。
年10月5日是我成为经济学研究者的第一天,我站在英格兰银行前,准备将研究对象从粒子切换到人。英格兰银行成立于年,建立之初旨在“促进公共利益,提高民众收益”。在中央银行工作就意味着,把控国家经济发展导向的政策制定者近在咫尺,而且他们迫切希望把最好的研究付诸实践,从而提高公共利益。眼下,中央银行北京白癜风最便宜的是哪北京哪里可以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bzhu/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