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阅读基于连接组学的难治性抑郁症深部

医院订阅哦!

深部脑刺激(deepbrainstimulation,DBS)用于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治疗目前仍处于实验研究阶段。DBS手术中,靶点的定位和触点的选择是决定临床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目前研究中主要以胼胝体下扣带回(subcallosalcingulate,SCC)作为抑郁症治疗靶点,主要根据PET扫描获得的代谢变化图来确定SCC上靶点的位置。但由于该区域解剖位置边界不清晰且具有个体差异性,利用该方法确定靶点并不准确,临床治疗效果可重复性差。

最近,一项在线发表在国际顶级精神病学杂志《MolecularPsychiatry》上的研究,通过回顾之前SCCDBS在抑郁症患者上的研究,发现了与抑郁症患者症状缓解相关的四条白质纤维束,该研究利用每名患者个体化的纤维追踪图确定这四条白质纤维束的位置,优化了每名患者的SCCDBS的手术靶点,提高了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靶点定位的准确性,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研究方法

被试

11名连续发病的严重慢性难治性抑郁症患者

入组标准

18-70岁的抑郁症患者;

抑郁发作至少12个月,在至少四次抗抑郁治疗后没有显著好转;

电休克疗法治疗失败或无法接受电休克疗法治疗;

手术前四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平均大于等于20;

整体功能评定量表评分小于等于50;

有能力签署知情同意书;

可以在亚特兰大地区呆7个月。

排除标准

其它临床或精神疾病;

患有物质使用障碍;

有强烈自杀计划或倾向,过去6个月有自杀尝试或两年内超过2次自杀;

研究期间怀孕或有怀孕计划;

DBS手术或长期刺激禁忌症。

SCCDBS过程

1.术前准备

(1)对所有患者进行高分辨率T1和弥散加权磁共振图像的采集;

(2)在手术前一周,采用确定性纤维追踪重建每名患者的全脑白质纤维图,识别既定的四条经过SCC区域的白质纤维束:FM,胼胝体辐射线额部;UF,钩状束;F-St,额叶-纹状体纤维束;CB,扣带回,确定每名患者个体化的SCC靶点位置(图1);

(3)根据靶点位置确定铅芯位置和作用轨迹,确保铅芯的插入避开大脑血管。

图1:基于既定白质纤维束进行靶点定位

2.手术过程

(1)对患者植入DBS铅芯和脉冲发生器,大脑每个半球各一个铅芯,每个铅芯有四个触点;

(2)铅芯植入过程中,对每名患者以随机顺序对触点进行行为反应测试,以确保手术不影响患者的基本认知行为。

3.术后分析

(1)考虑到手术之后可能发生的脑水肿或电极改变,术后第三周对患者进行CT扫描,DBS铅芯和触点的最终位置由术后CT扫描图像确定;

(2)术后CT、术前T1和术前DTI图像共同产生每个触点的概率纤维追踪图;

(3)术后第4周开始长期刺激,长期刺激的两个最优触点由上步得到的术后概率纤维追踪图和术前确定纤维追踪图共同决定,长期刺激共进行24周;

(4)24周之后,对长期刺激有应答的患者构建概率纤维追踪图,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有至少50%降低的患者定义为有应答者;对长期刺激没有应答的患者,根据术后概率纤维追踪图重新选择触点进行24周的长期刺激。

研究结果

临床结果

长期刺激24周后,11名患者中有8名(72.7%)为应答者,其中6名患者为症状缓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达到7分以及下)(图2);

长期刺激一年后,11名患者中有9名(81.8%)为应答者,6名患者为症状缓解者,即一名患者在更换触点后得到应答(图2)。

图2:11名被试的汉密尔顿量表评分

纤维追踪方法的靶点选择具有可重复性

24周长期刺激后,通过触点的概率纤维追踪,患者组水平的纤维图能够识别既定的4条白质纤维束(FM、UF、F-St、CB),与术前的确定性纤维追踪结果具有一致性(图3)。

图3:长期刺激后患者组水平的白质概率纤维追踪图

研究结论和意义

该研究通过个体化的神经影像连接组学分析,为重性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DBS治疗提供了优化的治疗靶点定位指导,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了基于神经影像的人脑连接组学在精准定位神经精神疾病异常脑活动位点与连接的关键作用,以及对重大神经精神疾病的治疗方案优化和疗效评估的重要指导和启示意义,体现了基于神经影像的人脑连接组学的巨大科学价值和临床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Riva-PosseP,etal.Aconnectomicapproachforsubcallosalcingulatedeepbrainstimulationsurgery:prospectivetargetingintreatment-resistantdepression.MolecularPsychiatry().doi:10./mp..59.

1.世界各国脑科学计划

2.健康人脑多模态磁共振影像数据库盘点

3.神经影像连接组的大数据时代

4.个体空间工作记忆能力与人脑网络核心区域联结模式密切相关

5.大尺度人脑有向功能网络基本构建单元的联结模式

6.北京师范大学神经影像脑连接组分析软件(GRETNA)

7.北京师范大学神经影像脑连接组可视化软件(BrainNetViewer)

点击“阅读原文”

要是觉得还有用,就鼓励一下吧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白癜风怎么快速治疗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路线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bz/2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