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这些技巧,阅读文献事半功倍
初步参考书目搜集并编列好后,即可开始着手找资料及做笔记的工作。做笔记所应纪录资料的性质与范围,应遵循先前所拟的大纲,找资料的方向亦应随时与大纲配合。尽量发掘能够支持自己论点的资料,切忌离题。
抄录笔记,必须以充分、正确而有用的资料为原则。以下所介绍的9种技巧,将有助于达成此原则。
第一,采用规格一致的卡片或卡纸做笔记。一张卡片只可记载一项资料,而每张卡片都必须自成一个单元。长的资料可用几张卡片登录,但亦应自成一单元。卡片具有弹性,可随时视实际需要而增删,便于以后实际撰写论文时的分类与整理。
第二,每张卡片上端应加适当标题。标题可用以指示所记笔记的扼要内容,便于以后分类编排。标题不宜过细,否则无法汇集相关卡片,亦不宜笼统,以致无法表现资料的特色。标题做得好,将来还可据此修正大纲。
第三,做笔记时应随时注意将资料来源的详细书目记下。记录在另一种小型卡片上,即前面所提到的参考书目卡片。换言之,在做笔记时,遇有原来书目资料来源不清楚时,应设法把资料补充完备。
第四,每张卡片均应注明资料来源,以供将来查证并作注释之用。注释的格式请详看第九章。还有一些书名过长的资料,可在书目卡片上编一个代号,记笔记时可将代号记在右下角,作为区分资料来源之用,只需注明页次,而免重复抄记所有书目。
不过,使用代号时,应特别注意参考书目卡上所载书目资料(包括书名、作者、出版时地,出版商等)必须齐备,且代号不可混淆弄错。在记卡片时,如能把参考书目放置手边,随时参阅,亦将便利不少。这种代号的次序,并不一定要与将来论文完成时的所列资料次序一致。换言之,现在只是暂时的一个次序,将来仍需按照特定方式,如按作者姓名笔画、出版年份等重新再作编排。重新编号时,应特别注意不要混淆。
第五,一张卡片上只记一项资料,不要在一张卡片上同时记数种不同的论点。因为同一资料来源,可能会在论文中许多地方加以引用或引证,如果一张卡片上同时纪录一个以上的资料,将来要重新抄写时,难免发生遗漏或不便。
第六,每做完一个单元的笔记,就应随时将其归类。归类可以争取时效,免得日后归档时,还需要重新查看其内容。此外,可借此检讨各种主题的资料,在比例上是否相当。
第七,在参考书籍做笔记时,一定要了解,不是所有的书和资料都要花相同时间一一细读。培根说过,有些书必须慢慢品尝、咀嚼消化,有些书可以囫囵吞枣。因此阅读的速度完全要看资料的重要性,再由当事人根据实际状况作决定,不能同样看待,采平头主义方式处理。
第八,资料的记录必须完备无误。假如资料的记录过于简略,将来可能需要重新查阅原文而耽误时间,特别遇到直接引语时,更须详细校对内容并注明章节页次。
第九,做笔记时,不要只记正面资料,如果发现有相反意见的资料,也要记录。即使这些相反资料稍后并未否定主题,但是本着学术论文的研究精神,也必须以客观态度将这些例外情况予以叙述,使读者有比较正反两边意见的机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nr/7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