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用钢丝绳有限元分析及疲劳寿命预测

晋跃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江阴分院江阴摘要:为提高起重机的起升安全性能,对某15t桥式起重机用钢丝绳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其受力分布特点,基于结果结合局部应力应变法进行疲劳寿命预测,并与有限元软件结果相比较。结果显示:钢丝绳在绳和芯的接触部位存在应力集中,应力峰值.61MPa,变形峰值0.mm,预测得到的疲劳寿命为.8次,与软件计算结果的误差为8.04%,最后提出了几点提高钢丝绳疲劳寿命的措施,研究结果可为起重机钢丝绳的制造、设计和选用提供一定理论参考。关键词:钢丝绳;疲劳寿命;局部应力应变法;有限元中图分类号:TH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1--引言钢丝绳作为起重机械、电梯等各类特种设备的主要起升承载构件,在经长期服役运行后,常出现局部磨损甚至断裂的现象,严重影响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据统计,近年来因钢丝绳问题引发的事故中超过80%是由长期使用发生疲劳破坏引起的[1]。钢丝绳作为起升重物承载部件,一旦在起升、运行过程中发生破坏,势必将造成严重的后果[2]。所以,对起升钢丝绳的受力特点进行研究,预测其寿命显得十分重要。目前,传统的安全系数法虽然设计安全性得到一定保证,但对钢丝绳疲劳破坏机理和疲劳寿命相关理论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在Ansys中建立了钢丝绳模型,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利用局部应力法进行疲劳寿命预测。1基于Workbench有限元分析1.1模型建立和网格划分采用某16t×25m桥式起重机的钢丝绳为研究对象,钢丝绳采用型号为22NAT6×19W-IWR-的标准起重机用钢丝绳,材料选择为16Mn。该桥式起重机的起升载荷为16t,离地起升高度值为10m,工作级别M7,滑轮组倍率为4,钢丝绳起升速率范围1.3~11.5m/min,钢丝绳直径为22mm钢丝绳所受拉力区间为1.8~21.95kN,则钢丝绳的最小和最大应力计算为型号为22NAT6×19W-IWR-的模型由6股钢丝绳及绳芯组成,钢丝绳直径为7.mm,截取其中20mm为研究对象,选择Geometry-ImportGeometry,将建好的几何模型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中。按钢丝绳实引用际参数定义相关属性,密度为kg/m3,弹性模量为2×Pa,泊松比为0.3,剪切模量为7.×Pa。选择六面体单元进行网格划分,定义网格相关度为60,定义划分质量为Medium,定义划分方法为HexDominantMethod,定义网格大小为0.5mm,在不影响结构分析结果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减少结构的计算时间。网格模型如图1所示,通过统计可知,节点数量共个,总单元数量共个。图1钢丝绳有限元网格划分1.2静力分析在AnsysWorkbench中对钢丝绳进行静态承载研究,将每股钢丝绳之间的连接方式设置为对称紧密接触,钢丝绳在实际运行条件下,其中一侧受到固定约束的作用。对钢丝绳模型施加载荷,以上步骤全部设置完成之后,并采用增强的拉格朗日法,对模型开始进行求解,如图2所示。图2钢丝绳载荷和约束施加1.3仿真结果图3为钢丝绳位移变形情况,位移峰值为0.mm,发生在受载一侧;在约束一侧,云图分布以蓝色为主,结构位移较小;整体结构的最大位移较小,并不会影响结构的正常运行,故结构在此荷载工况下能安全稳定运行。(a)(b)图3钢丝绳位移云图图4为钢丝绳的应力分布,可知其应力峰值为.61MPa,发生在拉力施加位置;在承受拉力一侧的位置,结构应力较大;其他位置结构的应力相对较小;结构的整体应力数值较小,在承受此拉力下,结构能正常运行,不会发生破坏。由图4可知,钢丝绳截面有明显的应力集中,每根绳的最外侧应力最小,而最大应力处于绳和绳芯相接触位置。钢丝绳在工作时,最大应力为.61MPa,最小应力为3.MPa,故有式中:Sa为钢丝绳的应力幅值,Sm为钢丝绳所受平均应力。(a)(b)图4钢丝绳应力云图2疲劳寿命预测2.1局部应力应变法根据有限元分析,钢丝绳所受最大应力小于其屈服强度值MPa,仍属于弹性形变阶段,且参考M7的起重机工作级别,符合高应力低频率工况,故综合选用图5所示的局部应力应变法对其疲劳寿命进行预测,得到最终总应力作用次数[3-6]。由于名义应力法在计算中忽略了构件的局部塑性变形,计算误差相对较大,而局部应力应变法以缺口或裂纹的局部应力演变为基础,结合破坏机理进行寿命预测,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且其在低周疲劳假设基础上,更加适用于钢丝绳寿命预估。图5局部应力应变法预测步骤Manson-Coffin公式表达了钢丝绳的应变-寿命曲线即式中:εe为材料弹性应变分量;εp为材料塑性应变分量;σf为材料疲劳强度系数,σf=1.75σb;εf为疲劳延性系数,σf=0.5σf0.6;b为疲劳强度常数,b=-0.12;c为疲劳延性常数,c=-0.6;N为所求疲劳寿命。真实断裂延性εf计算式为式中:ψ为断面收缩率。图6Manson-Coffin公式图6为疲劳寿命和弹性、塑性、总应变分量关系图,可知在弹塑性两条线上有一交点NT,当钢丝绳应力循环次数N<NT时,其为塑性应变;而当N>NT时,则为弹塑性应变,且在水平方向不存在极限值,而大多数材料并非无限寿命,即该公式只在应力作用次数在以下时具有较高可信度。2.2疲劳寿命预测结果钢丝绳材料抗拉强度为MPa、断面收缩率ψ=45%,则有:σf=.25MPa;εf=0.;εf=0.。代入式(1)可得式(3)所表达的ε-N曲线是对于平均应力Sm=0时而言的,而本模型Sm=60.MPa,故需对ε-N曲线展开平均应力修正[6]。依据Morrow准则,有式中:ε0为Sm=0时的总应变;ε为对修正后总应变值,ε=1.ε0,故有利用式(7)结合将限元应变值0.mm/mm,可得总疲劳寿命为.8次。而在Workbench软件中进行疲劳寿命预测,材料设置密度为kg/m3;弹性模量为2×Pa;泊松比为0.3;剪切模量为7.×Pa,通过静强度法则近似钢丝绳65Mn钢S-N曲线,并利用N-soft表示S-N曲线法则(见表1),来计算钢丝绳材料本身极限拉伸强度下疲劳寿命。注:UTS为65钢极限拉伸强度,为MPa。根据表1数据得到的拟合S-N曲线式中:S为应力,MPa;N为预测疲劳寿命,次。将式(1)中计算的相关工程数据参数输入,并设置钢丝绳抗拉强度比例因子为0.38,得近似疲劳寿命为.5次。对比寿命值,相差8.04%,验证了基于局部应力应变法理论模型的正确性。3提高钢丝绳疲劳寿命的措施3.1起重机用钢丝绳疲劳破坏原因由前述可知,承载重物部位的应力较大,而起升机构钢丝绳作为承载构件,不仅大部分时间都在受载,且需缠绕在卷筒和滑轮组之间,其发生疲劳破坏的形式和原因主要有:1)重物离地起升和紧急制动时作用在钢丝绳上的动载荷,远大于其静态承载力,使其瞬间承受较大冲击载荷,造成局部拉伸变形;2)钢丝绳多层缠绕在滑轮和卷筒上,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磨损和局部点线接触,易产生疲劳破坏;3)各股绳与芯之间的局部接触面积较小,当发生拉伸磨损及缠绕弯曲时,易产生弯曲疲劳。4)内芯和外股绳间受力不均,绳与芯接触点的部位,造成伸长量不同而发生内部磨损。3.2提高钢丝绳疲劳寿命的措施1)定期润滑和检验,安装自润滑装置等,使钢丝绳在良性保护层下工作,改善其实际工作状态;2)优化滑轮组和卷筒的设计参数,降低钢丝绳缠绕接触应力;3)合理设置启动、制动时间、加速度等,尽量避免对起升钢丝绳较大冲击;4)采用新的制绳工艺和材料,从根本上改善其性能。4结论1)钢丝绳最大应力为.61MPa,最大变形为0.mm,横截面上各绳受力不均,各绳接触点存在应力集中。2)基于局部应力应变法对16t×25m桥式起重机用钢丝绳的疲劳寿命预测为.8次,且与Ansys疲劳分析结果相比误差较小。3)通过合理计算和选用滑轮组合钢丝绳参数,定期润滑检验等方式,可提高起重机钢丝绳疲劳寿命。参考文献[1]尚永春,姚宗州.浅谈弯曲疲劳对钢丝绳寿命的影响[J].海洋技术,(1):68-70.[2]熊伟红,向晓东,喻青.基于局部应力应变法的桥式起重机用钢丝绳疲劳寿命估算[J].机械科学与技术,(1):47-50.[3]尚德广,王大康,李明,等.随机疲劳寿命预测的局部应力应变场强法[J].机械工程学报,(1):67-70.[4]ZhangCC,YaoWX,YeB.Equivalentstressseverityfactorapproachforfatigueofmulti-fastenerplate[J].ActaAeronauticaetAstronauticaSinica,(2):-.[5]郭建生,孙国正.用断裂力学法估算焊接钢结构的疲劳寿命[J].起重运输机械(10):9-12.[6]姚卫星.结构疲劳寿命分析[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nr/1299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