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业翻译学习,任重而道远读翻译技

《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第2次作业翻译学习,任重而道远

——读翻译技术论文有感

通过计算机辅助翻译(CAT)第一节课程的学习,我大致了解了鲁东大学CAT教学的发展、CAT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以及CAT软件的教学与资源等内容,十分庆幸自己能够有机会学习这门课程,同时也深刻意识到自己对计算机辅助翻译(或者从更宽泛的角度讲——翻译技术)的理解存在误区和盲区。课后,我搜集并研读了俞敬松、王华树、徐彬、张霄军、周兴华等老师在至年(9月)期间发表的9篇与翻译技术相关的论文,对翻译技术相关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使我深受启发。以下是我在阅读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理解、思考和感悟:一、对CAT软件、翻译技术、翻译技术教学与学习、以及语言服务行业的认识

.关于CAT软件

CAT软件是辅助译员主要进行非文学翻译的一套人机协作系统,它的工作原理是“翻译记忆(TM)+机器翻译(MT)+人工翻译/校对(HT)”。较之传统的人工翻译,CAT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能够显著提高翻译效率和质量。CAT软件经历20年左右的发展,至今已有非常多的种类,且辅助翻译的功能愈发强大。目前主流的CAT软件有SDLTrados、DèjàVu、Wordfast、MemoQ、Transit、Across、OmegaT、Okapi、AlchemyCatalyst、SDLPassolo、雅信CAT、雪人CAT、朗瑞CAT等。除了单机版本外,还有一些服务器版本的CAT软件、外语实训平台或机辅翻译教学系统、以及一些诸如谷歌译者工具包等在内的免费CAT资源。作为MTI专业研究生,毕业前应至少熟练掌握-3种CAT软件的操作和使用,并尽可能广泛地了解其他多种不同操作界面的CAT软件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甚至能够实现创造性的应用。2.关于翻译技术王华树()在之前国内外相关学者对翻译技术内涵的解读基础之上提出——翻译技术是指翻译服务人员在翻译过程中综合应用的各种技术,包括译前的格式转换、资源提取、字数统计、重复率分析、任务分析、术语提取、重复片段抽取技术、预翻译技术等;译中的辅助拼写、辅助输入、电子词典和平行语料库查询及验证、翻译记忆匹配、术语识别等;译后的质量检查、翻译格式转换、译后排版、翻译产品语言测试,以及语言资产管理等技术。这些技术基本上涵盖了翻译服务人员在翻译过程中可能用到的技术。翻译技术的分类方法因其分类标准而不同,可依据翻译自动化程度、翻译流程、翻译技术功能、翻译过程等进行分类(此处受篇幅限制,不便一一展开)。从翻译技术的本质属性方面来讲,翻译技术并不是孤立于其他翻译要素而独立存在的,其实质上是智力要素、实体要素和协作要素的有机统一。从翻译技术的系统构成来看,翻译技术是一个动态的体系,它由核心技术、关联技术和基础技术(或支撑技术)等子系统共同组成。其中,我们所要学习的辅助翻译技术,是整个翻译技术系统的核心,因此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此外,我们应当意识到,翻译技术是在不断发展的。其未来发展趋势主要呈现为专业化、集成化、智能化、云端化、泛在化、平台化和生态化。3.关于翻译技术教学与学习对比国内外的翻译技术教学,不难发现,国外起步较早,多数开课的高校学制灵活,培养模式多样化,课程体系较为完善,专业定位准确,职位导向明确,翻译技术课程内容较全面多样。而我国翻译教学在结合翻译技能和技术方面还处于初创阶段,国内许多高校才刚刚起步,将CAT用于教学当中,并且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高校层面)对翻译技术教学重视不足、翻译技术课程体系缺失、翻译技术教学资源匮乏、翻译技术专业师资匮乏、以及(学生层面)MTI学生计算机水平整体较弱、对翻译技术理解存在误区等。当然,对于以上问题,已有不少学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例如革新传统翻译教育定位、完善翻译技术课程建设、加强技术教学资源开发、促进政产学研融合发展等。可喜的是,近年来,MTI教育在中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翻译研究和教学也有了重大转向:更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js/716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