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反映湖南文献发展及成就的知识长卷
12月27日上午,《湖南文献撷珍》首发式在湖南图书馆会议室举行。首发式由湖南省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湖南图书馆副馆长雷树德主持,湖南人民出版社党委书记马北海、著名清史专家谭伯牛、长沙晚报社副刊部主任任波分别致辞。
首发式上,雷树德首先展示了湖南图书馆近年来古籍整理与研究成果,如《湖南图书馆古旧文献目录丛编》、《湖南家谱知见录》等,再介绍了新书《湖南文献撷珍》的定位,该书是以特定的文化现象或特定的文献为陈述支点,一文一图或一文多图,从人物、版本、收藏、流传等各个方面切入,内容涵括作品简介、价值评述、逸闻趣事等。
湖南省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湖南图书馆副馆长雷树德
湖南图书馆文献研究所所长寻霖介绍了选题缘由:“目前,有关湖湘文化的图书可谓汗牛充栋,而关于湖南文献的图书寥寥可数。仅有的几种或专论湖南文献某一领域,或提要湖南文献若干著作,皆不足以全面系统反映湖南文献的发展脉络、影响及成就。基于这种原因,湖南图书馆作为全省最大的湖南文献收藏及传播基地、湖南文献及湖湘文化的重要研究机构,决定编著一部《湖南文献撷珍》。”
马北海在致辞时表示这部书是古籍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参考书,也将是古籍保护不可多得的宣传图录。
湖南人民出版社党委书记马北海
谭伯牛赞该书图文并茂,雅俗共赏,希望未来能见到更多类似的佳品。
著名清史专家谭伯牛
任波充分肯定了书中的内容知识性与可读性并重,学术与鉴赏相融,嘉惠读书人。
长沙晚报社副刊部主任任波
湖南图书馆文献研究所所长、研究馆员寻霖
《湖南文献撷珍》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分三部分,上编列举近百种对湖湘文化乃至中华文化影响甚巨的湖南文献或文化活动,自内容最古的湖湘文化传说——石刻文献《禹碑》,湖南现存最早的文献实物——战国末年楚简帛书,湖南最早的藏书活动传说——二酉藏书,至民国间湖南革命文献,再至当今湖南最大的文化出版工程——《湖湘文库》,上下五千年间重要文献,娓娓道来。下编则列举当代湖南各公藏单位所藏珍贵文献,宋元旧椠、明清稿本,皆美不胜收,琅琅大观。附编则为历代有关湖南或湖南人所创作的书画作品。为增强全书的系统性,后附一篇全面论述湖南文献发展历史、各时期文献特征的长文。《湖南文献撷珍》是一部反映湖南文献、湖湘文化发展历程的知识长卷,是湖南图书馆对湖湘文化的又一重大贡献。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jq/2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