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这五大原则,写好文献综述不困难

文献综述是跟踪和吸收国内外学术思想、了解科学研究前沿动向的重要途径,作用在于揭示研究的现状,阐明选题设计的依据、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提出选题的创新之处。如何写好文献综述?需要记住这五条原则:

一、文献检索与再检索

在明确的选题之上,第一步自然是文献检索,以下是4条建议:

1.记录文献检索的过程,以便后续有需要可以进行重复检索。

2.使用文献管理系统,如Endnote、NoteExpress、Mendeley、Zotero等。

.提前确认论文保留、舍弃的标准。这一标准也就是文献检索涵盖的范围,可以在综述中做出相应介绍。

4.检索要涉及以往的综述文章,可以这样应对:在你的综述中讨论之前综述的研究方法、不足和结论;努力找出一个之前综述没有涉及或者讨论不够深入的方向;整合该综述之后出现的新的研究成果。

5.检索要全面,最好在不同的数据库都进行检索。

二、阅读文献要做好笔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文献时最好将重要的内容和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尤其是猛然一现的灵感,如果不及时记录很可能就再也想不起来了。当然基本的信息如作者、年份、题目等也不能忘,以备参考。

记录时应避免直接复制拷贝原文语句,尽量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述。同时边读边思考这篇文献应该放在综述的哪个位置、哪个部分。有了这些笔记,组织正文会容易得多。

三、综述要聚焦,但又能引起很多人的兴趣

综述要讨论的问题需要明确,才能保证重点突出、有针对性。但同时也要将其置于学科领域发展的大背景中,这样可以吸引除本专业人员外的更多人进行阅读。

四、有批判性的同时保持客观

综述不是罗列文献,需要对研究进行评述,指出其中不足。评述时需保持客观公正,不可过分贬低他人成果甚至完全不予提及。一篇好的综述,读完之后应该让读者明了:

1.所综述领域的主要进展;

2.有争议的话题或部分;

.主要的研究问题。

五、逻辑结构清晰

要交待好综述的范围、背景和意义,列清楚综述的主要结论以及要传递的最重要信息(takehomemessage)。为了让结构更清楚,可以画一个流程图,设定好各部分的内容,分别撰写后再串起来,甚至可以将其放在综述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jq/135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