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一文读懂家庭自测血压的常识
??
作者:心血管科刘宇
高血压作为一种高发慢性疾病,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成上升趋势,存在高发病率、高病死率和高致残率,低知晓率、低治疗率和低控制率的「三高三低」现象。因此,高血压是一个需要长期控制管理的疾病。
中国35~75岁人群,高血压比例接近50%,但治疗率仅30%,控制率小于10%。这种不令人满意的调研结果与患者对高血压科普的盲区不可分开。下面小编带大家了解高血压最基本的一些科普知识。
1、血压波动有规律
通常来说,血压白天高,晚上低。
早上起床后,血压增高,常在6:00~10:00到达最高。此后血压便逐渐降低,但白天一直维持较高水平,晚上入睡后,在凌晨3:00~5:00落到一天中的最低水平。
晚上血压降幅过高或过低,都对身体不好。这些人发生心梗脑梗、肾功能损伤等的风险更高。
2、血压怎么算控制得好?
普通高血压人群血压应降至/90mmHg以下;
糖尿病或伴有肾脏疾病的人群应控制在/80mmHg以下,尿蛋白大于1克/日者,血压应控制到/75mmHg以下。
除了要降低整体血压水平,还要有效抑制清晨时段血压的快速上升,并且保证夜间血压的适度下降。
3、降压药到底怎么吃?
降压药分为中短效制剂、长效、缓释制剂。有的时候需要几种联合使用。
为了避免漏服,医生可能会建议几种药一起吃,不过也可以晨起服用一种,睡前或傍晚服用另一种。具体怎么用药,可以多问医生一句。
4、特殊情况要注意
清晨高压
起床后会有一个血压升高的现象。有的患者高压可以到达mmHg以上。推荐服用可以覆盖24小时的降压药,并尽量避免在这个时间段运动。
如果血压仍不达标,可以问问医生看要不要加用一些短效药物。
餐后低血压
有的患者在吃饭后2小时内,会出现一个血压下降的情况。甚至会出现胸痛、乏力、头晕、意识障碍等心脑缺血的症状。建议查找引起餐后低血压的原因,在医师指导下服药,避开餐后低血压。
同时要注意避免暴饮暴食、大量饮酒。吃饭以后,休息一会儿,不要马上活动。
体位性低血压
从躺下到坐起,从坐起到站立,或长时间站立后,有人会出现低血压,一阵头晕。当发现这种情况,需跟医生说明情况,医生会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药物。
血压测量是评估血压水平、诊断高血压以及观察降压疗效的主要手段。目前,在临床和人群防治工作中,主要采用诊室血压、动态血压以及家庭血压三种方法,家庭血压监测已经成为高血压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庞大的高血压患病人群来说,做好家庭血压监测的意义深远。
家庭血压监测的优势
提高知晓率,早发现早治疗: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刘力生指出,我国约有3亿多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的知晓率仅为42.6%。意味着有一半以上的人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一方面由于高血压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多数患者常常感觉不到这个沉默无形的杀手,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些人群没有定期测量血压。而在家中进行血压监测方便省事,能够及时发现血压升高,从而对患者尽早进行治疗。
提高准确性,正确诊断高血压:与诊室血压相比,家庭血压监测可以得到更多的血压测量值,因而测量值更接近真实血压值。根据欧洲指南对家庭血压测量水平的高血压定义,收缩压大于等于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85mmHg即可确诊为高血压。有了更准确的测量,诊断高血压就会有更可靠的把握。
家庭血压监测可能产生更好的预后。年欧洲高血压管理指南[3](以下简称「指南」)提到「与诊室血压比较,HBPM与高血压诱导器官损害的关系更为密切,特别是左室肥厚(LVH)。由中国医师学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发布的《家庭血压监测中国专家共识》[4](以下简称「共识」)中说道「与诊室血压相比,家庭血压监测在预后判断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我们可以看出,家庭血压监测意义重大。
家庭血压检测的方法
既然家庭血压监测如此重要。我们该如何正确地进行家庭血压检测呢?
首先,选择合适的测量设备。
血压计的选择:家庭血压监测采用的血压计多是电子血压计。目前常用的主要有上臂式、腕式和指套式。腕式血压计测量的是桡动脉的压力,其结果不如上臂式血压计准确;而指套式血压计主要测量的是末端小动脉血压,其准确性最差。因此,一般家庭血压监测建议使用经过验证的上臂式全自动或半自动电子血压计。而腕式血压计由于体积小、便携带,则更适合于经常出差的人。
其次,家庭血压监测的诊断标准和测量频率
家庭自测血压值一般低于诊室测量的血压值。家庭自测血压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为/85mmHg,与诊室血压的/90mmHg相对应。测量频率:对于血压正常者,建议定期监测:20-29岁,每2年测量一次血压;大于30岁,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对于高血压患者,建议每天早晨和晚上测量血压,每次测2-3遍,取平均值;血压控制平稳以后,可每周1天测量血压。对于初次诊断高血压或血压不稳定的高血压患者,建议连续家庭测量血压7天(至少3天),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测量2-3遍,取后6天的血压平均值作为药物治疗或调整药物剂量的参考值。
患者在家自测血压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血压测量前要休息5分钟;
2)血压测量前30分钟,不要吸烟,不要喝含有咖啡因的饮料;
3)血压测量要放在就餐前;
4)测血压时要取坐位,最好坐靠背椅,上臂与心脏处在同一水平;要选择合适的袖带,一般人使用的是长px、宽12-px规格气囊的袖带,特别肥胖或臂围大的人要使用大规格袖带,而儿童则应选用小规格的袖带;
5)最好能够详细记录每次测量血压的日期、时间以及所有血压读数,而不是只记录平均值。应尽可能向医生提供完整的血压记录。
6)对于精神高度焦虑患者,不建议自测血压。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3(5):42-93.
[2]ParatiG,StergiouGS,AsmarR,etal.EuropeanSocietyofHypertensionguidelinesforbloodpressuremonitoringathome:asummaryreportoftheSecondInternationalConsensusConferenceonHomeBloodPressureMonitoring[J].JHypertens,,26:-.
[3]ManciaG.TheESH/ESCguidelinesforthemanagementofarterialhypertension[J].EscCongressNews,,amsterdam(3):-.
[4]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家庭血压监测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临床医生,,40(9):69-72.
以上内容仅用于健康教育学习交流
觉得不错,请在下方点赞↓↓↓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gs/2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