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研究的方法论
案例研究的方法论
来源:科研管理
作者:孙海法,刘运国,方琳
0引言年初,成思危教授在香港浸会大学举办的“新经济时代的市场营销理论与方法及中国企业管理案例研讨会”上做了“认真开展案例研究,促进管理科学及管理教育发展”的报告,指出案例研究是认识客观世界的必要环节,是处理复杂问题的有利工具,并指出单纯依靠统计数据进行决策十分危险,而案例研究可以弥补统计的不足。该报告还认为,近年来的很多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创新都是来源于大量的管理实践和案例研究。我们浏览和分析了中国学术期刊网94年以来的余篇案例研究文章后发现,年和年每年发表的案例研究文章没有超过10篇,年至年每年发表的案例研究文章在20篇左右,年和年上升至40余篇,近两年增至70余篇,可见案例研究文章的数量在明显地逐年增长。但是,我们也注意到规范的、高质量的案例研究比较少,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研究者没有运用规范的案例研究方法。由于研究者缺少案例研究方法的训练,许多案例研究出现如下问题:在案例选择方面,选择单一案例进行研究的居多,缺少多个案例的交叉分析和比较分析,从而限制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在数据搜集方面,满足于对表层数据、公开数据的搜集,缺乏深入细致的调查,因而往往未能了解到案例事件背后的动因和机制;在数据分析方面,多是依赖直觉和判断对数据进行主观的和就事论事的分析,缺乏客观的、结构性的分析;在研究结论方面,停留在对案例本身现象的分析,或只得出经验性的、零散的观点,缺乏对内在规律的挖掘和升华,难以形成系统的理论:在报告写作方面,格式随意性较大,往往根据作者的主观需要选取素材的片段,未能全面和客观地陈述事实,事实与结论也缺少清晰的区分和紧密的逻辑联系。现有案例研究存在的这些问题影响了研究的质量。针对案例研究存在的问题,本文旨在介绍案例研究法的要点,希望能为研究者规范、科学地运用案例研究法提供帮助。1作为科学研究方法的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方法(casestudymethod)与实验、问卷调研等并列为主要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实验法的基本原理是控制环境条件,通过引起自变量的变化来观察因变量的变化,从而建立变量间的关系。问卷研究法是让被调查者就某些有限定的问题做出回答,主要反映的是被调查者的看法。问卷研究法偏重对事件发生的频率、程度的测量,或在某一时间截面构建变量间的量化关系。问卷法的逻辑是所调查的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案例研究法是对现实中某一复杂的和具体的现象进行深入和全面的实地考察,是一种经验性的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法与实验法的最大区别是对所研究现象的背景不予控制,也不干预现象的变化进程。另外,案例研究法通过所选择的一个或几个案例来说明问题,用收集到的资料分析事件间的逻辑关系。因此,案例研究法所得出的结论不依赖于抽样原理。根据RobertYin和其他案例研究法的资深学者的观点,案例研究适合回答“怎么回事”和“为什么”的问题。案例研究作为经验性的研究,通过搜集事物的客观资料.并用归纳或解释的方式得到知识,研究的结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研究者本身的能力。根据研究的目的可以将案例研究分为描述性、解释性、评价性和探索性的研究。描述性案例研究主要是对人、事件或情景的概况做出准确的描述,教学案例主要是描述性的案例。解释性案例研究的目的在于对现象或研究的发现进行归纳,并最终做出结论。解释性案例研究适于对相关性或因果性的问题进行考察。在评价性案例研究中,研究者对研究的案例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探索性案例研究尝试寻找对事物的新洞察,或尝试用新的观点去评价现象。2案例研究方法论的要点2.1理论对案例研究的重要性案例研究与其它研究方法一样需要理论指导。通常的一个误解是案例研究就是反映实际的现象,不需要理论的指导。我所指导的一个MBA论文是关于绩效管理的.研究选取了同一行业中两家美国企业和一家国企,研究主要全国白癜风最好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较好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gs/2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