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尤西林ldquo美学热rdqu

北京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尤西林.“美学热”与后文革意识形态重建[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10-17.

尤西林.“美学热”与后文革意识形态重建:中国当代思想史的一页[J].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25-26.

尤西林.“美学热”与后文革意识形态重建——中国当代思想史的一页[C]//滕守尧主编.美学第1卷.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09:-.

尤西林.“美学热”与后文革意识形态重建——中国当代思想史的一页[M]//尤西林著.心体与时间——二十世纪中国美学与现代性.北京:人民出版社,.05:-.

“美学热”与后文革意识形态重建——中国当代思想史的一页

尤西林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

摘要: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大陆发生的“美学热”是中外美学史上一段异乎寻常的历史。这一历史不能囿于美学史自身获得解释,取思想史角度更为相宜。“美学热”是后文革意识形态危机及其现代性重建与马克思人文主义思潮相融合的产物。美学在马克思人文本体论中提供了现代性的人性理念与历史哲学,从而为同时批判资本主义现代化与极左阶级斗争的意识形态提供了现代意识形态,并成为哲学及全部人文学科变革的中心。随着大陆80年代意识形态改革向上层建筑体制改革的转移,“美学热”及其人文哲学热潮衰落,以政治学与法学为中心的社会科学自90年代以后已取而代之。但作为现代公共精神的最大天然资源,审美攸关意识形态,并将继续保持其在公共领域的特殊影响。

关键词:“美学热”;意识形态;马克思人文主义;公共精神;现代性;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OOBZX);

一、题旨与方法

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美学热”是一段人所共知并广为谈论的历史现象。本文不拟全面复述这一历史现象,而相反地要对纷繁的美学热效应现象进行分梳,以冀揭示支配诸种表象的深层结构。这一深层结构不仅关系到启蒙运动产生的美学学科的现代性,还关系到20世纪马克思主义所强化的人文主义倾向与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现代性演变。后者作为后文革时期中国社会系统重建的过渡环节,也正是本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gs/1172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