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收藏专利文献翻译中常见介词问题分析来

编者按:专利文献翻译是涉外专利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翻译的准确性对于专利申请等法律程序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分析专利文献翻译的实例,探讨常见的介词在英语和汉语中的使用特点及差别,分析总结翻译规律和技巧,以期为业内提供参考。

  原标题:专利文献翻译中常见介词问题分析

  专利文献翻译是涉外专利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翻译的准确性对于专利申请等法律程序有重要影响。专利文献作为技术文件和法律文件,对词汇和语法翻译的准确性和专业性有很高要求,特别是涉及专利申请内容的词汇,要兼顾技术特点和语言特点,清楚准确地描述技术方案。目前在专利文献的翻译策略和技巧方面已有很多研究,本文结合专利文献的翻译实践,就常见介词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介词虽然是虚词,不能独立作为句子成分,但是在句子中具有各种各样的功能,可以表明位置、条件、方式、时间等,这些信息在专利文献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专利文献翻译的实例,探讨常见的介词在英语和汉语中的使用特点及差别,分析总结翻译规律和技巧,以期为业内提供参考。

  介词漏译

  英文中会用不同的介词表示不同的关系,在英译中的过程中,有时为了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会省略介词,使译文言简意赅。但有时介词强调相互关系,如位置方位关系就不能随便省略,否则会使译文不符合原文的意思,对于专利文献来说会造成技术方案的理解错误,对权利保护范围产生影响。

  原文:Figure1showsasealingarrangementlocatedagainsttheinnersurfaceportionofadrivehousingaccordingtoanembodimentofthepresentinvention.有人翻译为:图1说明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定位于驱动器壳体的内部表面部分的密封装置。

  此例中译文漏译against,没有准确表示出密封装置与内部表面部分相抵靠的位置关系。由这个例子可以看出,翻译时如果介词表示位置或方位关系时通常不能省略。建议修改为:图1说明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抵靠驱动器壳体的内部表面部分定位的密封装置。

  近义介词

  英语中有些介词翻译成中文后是近义或同义词,所表示的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也相同,在一定条件下这些近义或同义词可以互相替换。而有些介词翻译成中文字面意思相同,但所表示的关系并不是完全相等,如所表示的位置、程度、逻辑关系往往有所不同。如果翻译时将这些同义词混淆就会造成技术方案的误解。

  在专利文献中经常出现这样的表达:“通过或使用某种方式、方法、媒介等”,经常用到的介词有“by”“with”,这两个词译为“通过”时从汉语上看意思是相同的,但是在翻译时两者还是有差别。

  1.原文:……然后通过定位单元选择被标记的地址关键字……有的翻译为:…thenselectsthemarkedaddresskeywordsbyalocatingunit…此例中“by”表示方法、手段、媒介时,相当于“bymeansof”,“by”和“bymeansof”后面可以接名词或者接动词的ing形式,但是“by”接名词时通常表示抽象概念,名词不带冠词,如“byelectricity”,还可以接交通工具。建议修改为:…thenselectsthemarkedaddresskeywordsbymeansofalocatingunit…

  2.原文:该复合粉体包括具有化学成分为X的二氧化钒纳米粉体。有的将其翻译为:The   对于英文的介词的多义词翻译非常灵活。介词往往在技术方案中表示特征之间的关系,对于技术方案的理解起关键作用,因此在翻译中需要仔细琢磨,通过上下文推敲其含义和用法。

  冠词作用

  在一些短语介词中,有时名词前是否带有定冠词“the”,对短语介词的含义有很大影响。在专利文献的翻译中,如果没有正确区分这类短语介词,往往会把整个句子理解错误,细微的差别可能会引起专利权利保护的问题。

  1.原文:每个低反射网点位于与其对应的LED的正前方。有的将其翻译为:Eachlow-reflectiondotispositioneddirectlyinthefrontoftheLEDcorrespondingthereto.此例中“inthefrontof”与“infrontof”的词义不同。前者是“……的前部”,属于同一整体,后者是“……的前面”,不属于同一整体。因此,LED的正前方不是同一整体,应该是不带冠词“directlyinfrontof”。建议修改为:Eachlow-reflectiondotispositioneddirectlyinfrontoftheLEDcorrespondingthereto.

  2.原文:在显示装置为低亮度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单独光源提供光线。

  有的翻译为:Lightcanbeprovidedbyanindividuallightsourceincaseoflowbrightnessofthedisplaydevice.此例中“incaseof”意为“万一,如果,以防”,强调假设情况。“inthecaseof”则意为“关于,就……情况来说”,强调的是现实情况,这两个短语介词后面都可以连接名词或代词,但是两者的含义明显不同。这里应使用冠词“the”。建议修改为:Lightcanbeprovidedbyanindividuallightsourceinthecaseofthelowbrightnessofthedisplaydevice.

  定语从句

  由于专利文献的语言特点,会经常用到一些复杂的长句,这里讨论一种“介词+which”引导定语从句的结构,“which”在从句中作介词宾语,该“介词+which”结构在从句中作状语。

  1.原文:获取上行消息到达第一端口的第一时间。有的翻译为:Obtainingafirsttimewhichtheuplinkmessagearrivedatthefirstport.

  此例中的从句部分表示的是状语意义,上行消息在第一时间到达第一端口,因此完整的表达应该是“theuplinkmessagearrivedatthefirsttime.”译文中明显遗漏了介词“at”,导致句子成分不完整,译文错误。正确的翻译应该在关系代词前加“at”,即“atwhich…”。建议修改为:Obtainingafirsttimeatwhichtheuplinkmessagearrivedatthefirstport.

  另一种用法是“介词+which”中的介词是动词短语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情况下介词通常放在“which”前面。

  2.原文:每对相邻的永磁体的插入槽之间均有一个隔磁凹槽。有的翻译为:Thereisamagnetismisolatingrecessbetweeneachoftheadjacentgrooveswhichthepermanentmagnetsareinsertedinto.此例中表示“插入”的动词短语是“insertsthintosth”,在定语从句中应当将介词“into”提前到关系代词“which”的前面。建议修改为:Thereisamagnetismisolatingrecessbetweeneachpairoftheadjacentgroovesintowhichthepermanentmagnetsareinserted.

  此外,“介词+which”中的介词也可以是短语介词,常见的如“accordingtowhich”“bymeansofwhich”等。“介词+关系代词”引导的定语从句在专利文献中使用较为广泛,表达形式也多样,翻译起来有一定难度,要想更好地翻译专利文献,就需要厘清句子结构和逻辑关系,准确表达技术方案的信息。

  语言差异

  英语和汉语的介词的含义和用法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相较于英语介词,汉语介词无论从句法功能还是从含义范围来说,都比较简单,介词使用起来也很简便和随意。汉语中常常省略介词,而且英语中的介词和汉语中的介词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翻译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不符合中英文语言特性的问题。

  1.原文:试样的一端装在支架A的通孔上,试样的另一端装在支架B的通孔上。有的翻译为:InstallingoneendofthesampleonthethroughholeofthesupportA,andinstallingtheotherendofthesampleonthethroughholeofthesupportB.此例中按照中文习惯“一端装在通孔上”,表达的实际上是“一端装在通孔内”。中文表示方位的介词不像英文那么细致,表达上面、上方或者内部时都可能使用“在……上”,但是英语的介词却有明显区别。这里应该用介词“in”,来表达装在通孔内。建议修改为:InstallingoneendofthesampleinthethroughholeofthesupportA,andinstallingtheotherendofthesampleinthethroughholeofthesupportB.

  2.原文:紫外线发生器固定在桨的侧面下部。有的翻译为:TheUVgeneratorisfixedlydisposedbelowthesideofthepaddle.此例中“below”表示位置在……下面,表示某物的位置低于另一物,“下部”在汉语中可以是在……下面,也可以是靠下的部分,原文所指的正是桨的侧面靠下的部分,因此译成“below”明显不符合原文含义。建议修改为:TheUVgeneratorisfixedlydisposedatthelowerportionofthesideofthepaddle.

  综上,专利文献的翻译要求清晰准确描述技术方案内容,这与专利的保护范围密切相关。在对技术方案的描述和理解上,介词有时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介词的翻译也比较复杂。在专利文献的翻译中,只有了解中英文语言特点才能更加准确灵活地运用介词,结合技术方案,厘清句子结构和逻辑关系,准确严谨地表达专利申请想保护的技术方案内容。(孙夏)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文章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责任编辑:崔静思蔡莹编辑:吕可珂曹雅晖)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bzhu/57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