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学者谈我是如何撰写与发表SSCI书评
编者按:无论是研究人员还是普通读者,撰写书评都会让自己和他人受益匪浅。写书评可以倒逼自己用心体会书中的精华,并且用心将书中不同章节的内容使用自己的语言和风格形成言简意赅的总结,或曰将书读薄,重点愈显分明突出。写书评肯定要有自己的观点,即要对该书进行评价,肯定其优点,也指出其不足,当然是要给足充分理据的,说难不难,说不难也难。撰写书评其实就是练就撰写文献综述的一个基本功。书评从来不缺乏,好书评一文难求。
今年2月,我在一本SSCI期刊(FrontiersinPsychology)上发表了一篇书评。对于没有任何海外发表经验的我来说,这算是一个很大的惊喜。老师最近联系我,希望我将发表的过程与心得与大家分享。因此,在这里便与大家聊聊这篇书评构思、写作与发表的经过。
书评写作的起因要归功于我的导师郑新民教授。郑老师在辅导我完成了几篇中文实证型论文写作后,便开始鼓励我进行英文写作。当时老师对我的要求是研究性论文和书评类文章可以齐头并进,一起努力。但由于我自感语言功底较弱,加上当时处于博士论文写作的收尾时期,所以决定先从篇幅相对较短,耗时相对较少(与实证研究搜集数据相比)的书评开始入手。
决定开始着手写作后,我首先是阅读了大量的书评。这个习惯也是在老师门下养成的,之前在老师指导下完成中文期刊论文写作的第一步,也是大量阅读类似的论文,以获得对该类型文章的大概认识。我所阅读的书评,有的是老师推荐给我,有的是自行在网上搜索而来。当然在这里想和大家分享的就是,一开始进行这种参考性的阅读时,一定要选择起点较高的文献进行阅读。简单来说,你打算投SSCI就看SSCI的文章,你打算写某个领域的书评就去看发表在那个领域顶级刊物上的书评。通过这个阶段,我了解到了我所在研究领域书评的基本格式要求、行文风格以及所涵盖的刊物种类。不过,在这个阶段我也依然没有决定到底要写那本书的书评。知识的海洋是如此浩瀚,每次站在它面前时我总是感觉到一种茫然和无力感。
于是这个任务便逐渐被搁置下来,直到有一天一个讲座启发了我。那是一场上外国际教育学院所举行的国际化论坛。我的导师受学院之约,担任论坛的嘉宾主持。在那场论坛上,一位专家在讲座中所不断提及的一个关键词——“EmbodiedCognition”(具身认知,亦称体认)开始“敲打”我。我由于一直跟随导师学习质性研究,所以对一些与人的体验、身体体验以及认知方面的东西都十分感兴趣。同时,受到心理学出身的母亲影响,脑、身、心之间的互动关系也一直是我童年以来就十分感兴趣并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bzhu/5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