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中参考文献标注连续性校对方法

1.必要性

为了将编辑从事务性的编校工作中解放出来,许多编辑同仁针对自动编校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论文的编辑、排版、校对过程中难免会改动参考文献的标注顺序。一篇论文里的参考文献,少则几篇,多则上百篇。对于前者而言,一眼扫去就能判断出标注顺序是否正确;而对于后者,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笔者基于前人的研究,利用VisualBasicforApplication(VBA)编程技术,进行了一次自动校对尝试,希望对相关期刊有所帮助。

2.一些介绍

VBA是Microsoft设计的最简单的开发工具,能够很方便地与其他软件兼容,具有直观、高速开发等特点[15]。VBA位于Word开发工具中。开发工具提供了大量的指令及其他加载项功能。单击“文件”—“选项”—“自定义功能区”—在“主选项卡”列表中,选择“开发工具”复选框,单击“确定”,即可激活该选项卡,如图1所示。

图1开发工具选项卡图

正文中常见的标注引用文献格式有“[1]”“[1-2]”“[1,3]”“[1-3,5]”“[1-3,5,7,9-11]”等,它们调皮地潜藏在论文中犄角旮旯里。一个个去找,着实费神。如果能将他们找出来放在一处,校对起来就方便多了。根据特定格式进行匹配,正式正则表达式的拿手好戏。文献[1]采用正则表达式\[([\d])((,

.)[\d])?\]来识别。进行了一些调(diao)研和调(tiao)试后,本文将正则表达式改进为\[([\d])((,

.)[\d])*\]。另外,对正则感兴趣的可以访问







































如何正确去治疗白癜风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bzhu/46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