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丹君丨陶渊明集在日本的翻刻选抄与
《陶渊明集》在日本的翻刻、选抄与注译
蔡丹君
蔡丹君,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北朝文学、《陶渊明集》文献、《文选》学与汉代谶纬等方面的研究。
《陶渊明集》东渡日本后影响很大,尤其是江户时代以来,多次被翻刻、选抄和注译。它在日本的文献接受,始终与日本本土的文化语境紧密结合。翻刻者的底本选择、选抄者的注评眼光和注译者的文献视野,都反映了日本社会从多个层面对陶集文献内涵的崭新注入。全面了解这些情况,能为将来深入探索中日双方关于陶渊明诗学的理论对话、陶集对日本文学的真正影响等话题奠定一定的基础。
《陶渊明集》日本和刻
《陶渊明集》(以下简称“陶集”)大约在奈良时期东渡日本。平安时代开始,日本人就深爱陶渊明之诗文。《怀风藻》收录了部分陶诗。嵯峨天皇作诗《九日习菊花篇》,以杂言形式模拟《九日闲居》。平安时代编集的《本朝文粹》所收纪齐名的《落叶赋》、大江朝纲的《男女婚姻赋》等篇目中都出现了对陶集典故的引用或者化用。五山文学中也颇能见到陶渊明之身影。江户时代,藤原惺窝、广濑淡窗等批评家对陶诗极为称扬。[①]明治以后,大量文学家仍然热衷浸淫于陶集,以夏目漱石为最。[②]日本文学所受陶渊明之影响是极深的。因此,有必要对于陶集在日本的文献接受情况做出全面的调查。
《日本国见在书目》将《陶潜集》十卷列为别集第一。孙猛考证认为,这是北齐阳休之本,其著录来源是唐代吴兢的《西斋书目》[③]。五山时代,五山僧侣在校勘《东坡集》时北京哪里是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咨询白癜风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bzhu/4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