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阅读英文文献必备技巧
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分享信息,整合资源交流学术,偶尔风月文献阅读作为科研人必不可少的技能,很多人却不得要领,导致阅读文献困难或是相对低效。其中,一个读文献的严重误区就是:从头读到尾恨不得嚼透每个单词,读完后束之高阁让记忆随风飘散。本文总结读英文文献的高效方法,希望对各位科研同仁,尤其是初涉科研的同学们有些许帮助。在开始读文献之前大家不妨思考几个很关键的问题:如何判断手头的这篇文献和自己的领域相关得精度?那些在阅读中遇到的生单词(学术专业词汇除外)真的会对通篇的理解形成严重障碍吗?读懂的定义是什么?没有输出反馈的文献阅读对我们的科研积累到底有没有价值?如果你在之前的文献阅读中已经思考过这几个问题,那么恭喜你,你对于文献阅读的目的和意义有了比较深入的思考。接下来的篇幅中也会为大家一一解答这些疑惑。正文一、读文献的方法分享一段来自UniversityofMinnesota化学学院Prof.Carr的视频,详细地讲述了阅读科研文献的大体顺序。06:58视频中Carr教授提到的文献阅读流程大致可以归纳如下图:第一步初筛论文(SurveyingtheArticle)这一步的目的是帮助你确定这篇文章之于你的研究方向是否值得一读,该怎么读。标题和关键字当然是最先吸引我们注意力的两个因素。摘要Abstract部分也会提供给我们一篇文章的主要研究手段和研究成果。接下来我们需要跳到结论Conclusions部分,如果一篇文章的结论部分和你的课题高度相关,那么这篇文章你可以继续读下去,反之从时间和效率的角度考量则需要略过。第二步阅读文章(ReadthePaper)这一步的目的是帮你确认这篇文章是否值得精读。这时很多同学会习惯性地从引言开始,往后逐一仔细研读文章的各个段落。此时最高效的方式是先扫一遍图表以及他们的标题、图注,对于文章的数据内容有一个自己的初判,科研小白们可以考察一下自己对于图表的解读是否和后面即将读到的文章内容一致。然后我们回到引言部分,去了解研究开展的背景,以及为什么作者要展开这项研究。通过这两部分的阅读可以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该项研究的内容和目标,通过和自身科研课题的对比来确定是到此为止,还是精读剩下的章节。第三步精读文献(IntensiveReading-digdeeplyandgetthedetails)这一步的目的是让你了解文章的细节信息,包括实验具体步骤等,对于自身科研项目的开展设计有重要参考价值。精读环节我们需要深度挖掘的是文章的结果和讨论部分,尤其是实验部分。通过对细节信息的研读,我们能够了解作者是如何开展实验,获取初始数据,进行数据分析,解读数据内涵等等。一篇优秀的、和自己科研课题高度相关的文献是值得精读的,但切忌从头精读到结尾,这样容易让自己迷失在细节中无法高屋建瓴地去把握文章的中心和重点。第四步做笔记(TakeNotes)这一步的目的是帮助读者梳理对于文章的理解,列出对自己有价值核心信息,也方便自己在后面的科研工作中能够通过笔记来快速定位相关文献。这里不推荐仅仅在在打印的纸质文献上或者PDF文档里面做笔记,后期阅读文献多起来以后会造成索引困难。可以选择一个自己用的顺手的文献管理软件(Endnote、Mendeley都行)来完成做笔记的工作,这样后面整理文献、引用文献、复读文献都会节约很多时间很多人对于做笔记到底写什么各执一词,这里我觉得每个人在科研的不同阶段对于文章的
上一篇文章: 高校辅导员,博士学位成标配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bzhu/12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