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参考,北大学子谈中文专业和你想象中的

苗凤凰补骨脂白斑抑菌液 http://www.guanxxg.com/news/roll/1566687.html
编者按一年又一年,北大迎接着一批批渴求知识与真理的青年,莘莘学子在这里找到前行的方向,在基础学科的奥秘世界中畅行,以恩师的教诲和先哲的智慧为杖,攀登向基础学科领域更高的山峰。这里是专业学习的起点,赤子初心的故乡,宏图远志的基石,是一代代北大人梦开始的地方。让我们一起走进燕园学子的回忆,听听他们和基础学科之间的故事!李泓霖中文系级本科生,汉语言方向。直博保送至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说到我们语言专业,最常被问的两个问题之一就是——“学语言学,是不是懂得很多门外语?”其实,汉语言专业,顾名思义,学习的是和汉语有关的知识,包括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汉语方言、民族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当然,如果这些内容还不足以满足你的好奇心,汉语言专业还开设了理论语言学课程,即使不会二外、三外和四外,也能借助普通语言学理论,找出不同民族国家语言背后的个性与共性。另外一个经常被提起的问题就是——“汉语有什么可学的?”其实,我在进入北大中文系之前,也有这个疑惑。但是,大一学习了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学科基础课之后,我发现:我们未必真的很了解汉语。就拿古代汉语来说吧,高中课本中经常出现的“宾语前置”,是不是真的把宾语提前了?再比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它们的性质又是什么?学习古代汉语之后,不仅对这些问题有了新的思考,在阅读古文时也会获得新的感受。再拿现代汉语来说,我们今天使用的《汉语拼音方案》是怎么来的呢,又具有什么特点?汉语和英语为什么看起来大不相同?进入语言学专业以后我发现,即使会说一门语言,甚至作为母语者,我们也未必透彻了解这门语言。正是带着这份好奇心与求知欲,我选择了汉语言专业。就像一个拼凑拼图的孩子,手里拥有知识零散的碎片,却能以此为线索,寻找语言背后的规律,更好地理解过去与现在的语言。那么,语言学带给我了什么?除了专业知识以外,更多是一种文科与理科交融的思维方式。语言专业既需要文科的细腻与敏感,也需要理科的务实与严谨。因为语言是在不断演化的,语音、词汇、语法等各个层面相互作用,共同建构起了一个精巧又十分复杂的系统。对它们定性定量的分析,是很好的科研训练,也有助于我们成为思维逻辑更加严谨的人。王佳琪中文系级本科生,文学方向。直博保送至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我的专业中国古代文学,顾名思义,就是研究中国年以前的文学及其相关内容。一般,在确定具体研究方向时,会按照历史阶段划分,我们专业就分先秦两汉文学、魏晋隋唐五代文学、宋元文学、明清文学四个方向。提到古代文学,大家可能就会想到诗词歌赋、风花雪月。这也确实是我在进校前对它的想象。但是,随着不断接触与学习,我意识到,古代文学的意涵远比想象丰厚。它的研究对象包括各种文学体裁——诗词歌赋、小说戏剧;研究方法也很多样,作家流派、音韵训诂、历史哲学都会涉及。总之,这是一门十分渊博和精深的学问,需要实证,需要思辨,也需要审美和体悟。有同学可能会好奇,我是什么时候明确对古代文学的热爱的。如果仅仅说作为文学爱好者的喜欢,那应该相当早,从小到大,我对古代文学都很感兴趣,经常读读诗、看看小说;但是我想,那终归只是趣味和欣赏。进入大学,才开始试着以研究的态度接触它。我上了很多位老师的课,学着在阅读第一手文献的基础上真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并进行逻辑论证。可以说,直到这时我才逐渐明白了学术二字的分量,这种热爱也就更加明晰和强烈了。所以保研时,我也毫不犹豫地做出了选择,想要长久地追寻古代文学的身影。有时,我会被问到:“古代文学和现代生活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我想,它首先是一种审美的共情。有一次我去大雁塔游玩,一登塔,我耳边就想起杜甫“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的黄钟大吕之声。这不是掉书袋,而是分明感受到这片土地在曾经风雨欲来时的苍凉。这些与古人共通的感受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另外,那些动人的文字可以帮助我们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百年树人,世世代代地影响着民族性格。我似乎越讲越“大”了,我只是一个初学者,但文学作品里那善良的情感熏陶、健全的人格教育,确实从小到大感染着我。最后,我觉得古代文学是非功利的。对文化传统的利用,也不该只是政治或商业上的需求。现在的我,还没能一窥古代文学之门径,但摊开书本时,还是会有难以言表的快乐。对我而言,古代文学是现实生活的风波里一处平静的乐园。李楠中文系级本科生,应用语言学方向。担任班长、中文系辩论队骨干。应用语言学是语言学研究的一大分支,研究范围包括第二语言习得、语言规范化、语言信息处理等语言理论应用方面的问题。而在北大中文系,我们主要学习计算语言学这一学科。计算语言学,就是将计算机科学、数学的研究方法引入到语言学中来,包括建立语言模型、建设语料库、开发语言工程等等。近年来,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模型在人类语言一些问题的解决上表现优异,相应地,我们也会学习人工智能的相关方法。这个方向与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领域下的自然语言处理方向重合度较高,我们也会选修一些该方向的课程。北大中文系是文理兼收的。应用语言学是语言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的交叉学科。在课程设置上,可以接触到许多不同院系的资源。所以欢迎对这些领域感兴趣的文科生、理科生积极报考。至于为什么选择这一专业,说来很巧。我初中时阅读了《思考的乐趣》,书的作者是一个文科生,但同时也是一个数学大神兼竞赛保送生。他正是北大应用语言学专业的学生。进去中文系后,我发现我也有机会进入这一专业,加上我对计算机、数学感兴趣,也对计算机如何处理人类语言充满好奇,就打算尝试选择这个专业。一开始我也担心自己作为文科生在一些任务上存在困难,但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至于平时专业学习的体验,只能说是“虐并快乐着”吧。我们需要选修计算机、数学相关课程,而且是直接选修这些院系的专业课;在本系又得学习语言学知识,思维必须不断平衡、转换。不过我们专业人数较少,同学关系很好,导师也经常关心我们的学习,在课程设计上征求大家的意见;一旦有学习上的问题,很快能够得到解决。总体还是一个收获满满的状态——在计算机课上写出一个个程序,在数学课上解出一道道题目,在语言学课上学习理论、弄懂语言问题,都很令人愉快。这是一个还在高速发展的学科,也是一个还在建设与完善中的专业。能够参与其中,体会其中的发展,实在是一件幸运的事情。叶天成中文系级本科生,古典文献方向。被评为北京大学第九届“未名读者之星”,为北京大学年度借阅书籍最多的本科生。文献学可能是大家平时比较陌生的一个学科,在中文系里也是人数较少的方向。所以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介绍文献学是一门怎样的学问。文献学全称古典文献学。古典文献包括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出土文献包括简牍、帛书、甲骨文、金文、甘肃新疆等地出土的写本卷子等等。传世文献则可能更接近于我们对于“古籍”的一般印象。面对这些材料,我们就要对它进行研究,比如一部书的成书、作者、内容考订、版本源流。另一个任务就是把书籍从原始形态变为现代学者可以放心利用的整理本。整理古籍、研究古籍,这就是我们专业主要的意义。我们专业的学习围绕着“和古书打交道”展开,涉及语言文字方面的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还有古籍整理方面的技能——版本学、目录学、校勘学等等,基于对古籍的认识,还会开设一些专书课程,以及古文献学史这样一些关于历史文化的课程。这就是我们主要的学习内容。其实,历史系、哲学系以及中文系其他方向的同学,在处理涉及古代的问题时,也会像我们一样面对古籍。我们与他们的不同点在于,我们不仅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bzhu/1265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