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一部有关中国经济史学主要奠基人的
实录,《辞海》释为:“‘信史’。旧称翔实可靠的记载。”究其源,乃是《汉书·司马迁传赞》:“其文直,其实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去年底,我从加拿大探亲回来,看到中华书局出版的梁承邺著《无悔是书生——父亲梁方仲实录》一书,格外高兴,爱不释手。梁方仲教授是我在中山大学读研究生时(—)的指导恩师,加上我和梁承邺曾经撰写出版过其家族的《梁经国天宝行史迹》(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年)和发表过《梁方仲传略》等论文,所以我迫不及待地拜读了两三遍本书。我感到梁承邺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长)以语句朴实、言之有据、录而不论、图文并茂(有照片77张)的手法实录了梁方仲的史实,让世人能较全面、较深入地了解梁方仲的读书、研究和教学的历史,同时也反映了晚清、民国和新中国前期21年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变迁。书中提供了大量信息,其中不少是世人原先知之不详乃至不知的资料(史料)。有鉴于此,我特意撰写如下读后感受,推介本书。
一、实录了梁经国天宝行家族史迹。
本书作者根据光绪末年修撰的《番禺黄埔(凤埔)梁氏家谱》,实录了梁方仲的先祖梁经国(字振辰,号星藩,—)于嘉庆十三年()受广州十三行之一行主冯氏之助,请旨得清廷批准,自设天宝行而成为广州十三行之一,并于道光七年()因年老委其子纶枢接办行务,继续经营。
梁经国发财致富后,有憾于“吾族自前明宅处黄埔……未有以科第起家者”的教训,希冀后代掇科登仕,光宗耀祖。于是严于教子,宾礼塾师,磨励灌溉培养,终于成为一门三进士、两府尹、一内阁侍读、一员外郎官宦和多名教授的家族,即经国四子同新(纶机)、孙肇煌、肇晋同为清朝进士,后同新、肇煌出任顺天府(北京)尹,肇煌二子庆桂中举后出任内阁侍读;庆桂之子广照日本留学回国任法部员外郎;广照之子方仲、嘉彬于清华大学毕业后成为当代著名历史学家、经济学家,闻名于国内外。这段由农成商、由商入仕、由仕变士的家族史颇具研究价值。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梁方仲与其家庭成员合影
二、实录了梁方仲的读书求学历程,阐述了其良好国学新学素养的缘由。
梁方仲于光绪三十四年()出生于北京。年辛亥革命后,跟随父亲广照南返故里广州,幼年重作岭南人。5-6岁入广州十三行商伍怡和、卢广利、梁经国共同捐助房舍、于嘉庆十六年()创办的广州文澜书院读书,并请陈知白、邬庆时两位国学造诣甚高的教师到家里指导学习国学基础知识。年重回出生地北京,入读汇文小学三年级,春假后跳级考入英国教会办的萃文中学旧制一年级。年转读美国人办的崇实中学三年级、高中一年级(半学期)。年转赴天津南开中学读高中一年级。年以高中一年级学历考入清华大学农学系,一年后因学校撤销农学系,年9月转读西洋文学系,年秋又转读经济系,年如期毕业。同年9月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成为首届研究生,主修财政学,期间经胞弟嘉彬介绍与读史学系本科生吴晗相识,很快成为莫逆之交,一生知己。于是在吴晗的鼓励下将研究生毕业论文定为《明代田赋制度述要》进行研究和撰写,为后来成为研究明代田赋史专家打下坚实的基础。年毕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三、实录了梁方仲潜心学术为安身立命之道的心曲。
梁方仲研究生毕业后,于年2月,经清华同窗好友汤象龙(解放后任西南财经大学教授)介绍,入北平社会调查所经济史组工作。7月,北平社会调查所与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合并,所长仍为陶孟和。梁方仲从此以潜心学术研究为安身立命之道,开展以明代田赋史为中心的社会经济史研究,撰写《明代田赋初制定额年代小考》《明代鱼鳞图册考》《一条鞭法》等多篇具有奠基性、开拓性的高质量论文,引起国内外同行的北京中科忽悠白癜风早期症状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bz/1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