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世界通史教参的新开端国内第一部通史

史料始终是历史研究的根基,尤其是随着当今学术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史料的内涵也有了很大延伸。但是史料始终是制约世界史发展的瓶颈。文献资料的严重不足以及缺乏对史料的收集、甄别和解读,影响了世界史整体水平的提升。因此,在世界史教学中,从史料入手训练学生的阅读、分析和使用文献资料的基本功,使学生全面掌握世界史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从新中国世界史学科诞生以来,我国史学界在史料建设上做了大量工作,编辑出版了许多世界历史文献资料,代表性的如周一良、吴于廑主编的《世界通史资料选辑》,齐世荣主编的《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齐思和、刘启戈主编的《中世纪初期的西欧》,以及其他各种国别史、编年史、断代史,专题史、历史名著的编译,涉及各历史时期不同地区、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原始资料,无疑对我国世界史研究和教学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这些史料基本都是从外文翻译而成,制约了学生对各种专业术语的理解。与此同时,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外学术交流活动越来越多,学术研究视野日益广阔,世界史教学日趋国际化,这对世界史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依赖汉译历史资料进行世界史教学的做法已经越来越无法适应中外交流的需要。于是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将外文资料引入教学,专业外语教材乃至各种专题性的、国别性的外文资料逐渐走进我们的大学课堂。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历史教学的发展,但仍然无法满足基础课程教学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也有一些教师干脆给学生布置外文参考书目,让学生自己去借阅和查找。然而,国内高校外文藏书十分有限,通史课程所涵盖的文献资料又极其广阔繁杂,搜集起来十分困难,这使学生很难获得所需文献。而我国目前还没有一套通史性外文参考资料适用于历史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这就给我们世界史工作者提出了尽快补充与基础课程配套的外文参考资料的任务。

在此背景下,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专业的教师们7年前集体申报了“工程”的子课题——“西方历史文献选读”,经过反复研究、磋商、集体攻关,历时5年,最终在—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了《西方历史文献选读》丛书。全套丛书由孟广林教授主编,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专业教师集体创作,共5卷,计万字。该套丛书的出版为世界史学科建设搭建了一个学术平台,有利于提高研究生和本科生教育教学水平。

在历史教学中,世界古代史、世界中世纪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和世界当代史是学生在每学期依次必修的五门学科基础课程。为了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除了采取一些基本的教学手段外,还利用符合通史体例的文献资料集进行配套教学至关重要。所以,老一辈史学家按照通史体例编纂的《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等汉译文献资料,曾经受到高校的推崇和广泛应用,效果显著。这套《西方历史文献选读》丛书吸收其长处,依然采用了通史体例进行编纂,分为古代卷、中世纪卷、近代卷、现代卷和当代卷,可以与世界通史教材同步使用。但是,不同的是,一般的通史资料多分专题来编纂;而这套《西方历史文献选读》丛书则分为中世纪卷、近代卷、现代卷、当代卷,完全打破专题和国别界限,依照历史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编纂史料。

该套丛书的选材视角不同于一般的通史资料。它虽然是关于世界通史教学的参考资料,但并不是囊括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而是聚焦西方国家,即只选编西方国家历史的基础性文献。我们知道,要编纂世界通史外文资料,需要大范围涉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历史文献资料,它们数量众多,差异极大,尤其是非西方国家的历史纷繁复杂,国内的研究又起步较晚,没有足够的学力、坚实的语言功底和从事不同研究领域的专业团队的配合,是难以胜任的。中国人民大学世界史教师团队基本都从事西方历史的研究与教学,其精力与学力决定了他们的视角自然要汇聚在西方历史上。

而且,西方历史一直是国内学者多为







































中科医院曝光
山西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bz/125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