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文献语言学国际论坛暨第三届青年语
年9月11日至14日,第六届文献语言学国际学术论坛暨第三届青年文献语言学学术论坛会议在在上海大学拉开帷幕。本次论坛由北京文献语言学与文化传承研究基地、北京语言大学文献语言学研究所、上海大学文学院主办,来自各个高校的近百位专家及青年学者莅临本次会议,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学术交流盛会。
第六届文献语言学国际学术论坛由华学诚教授主持开幕式,上海大学欧阳华副书记、青年学者代表浙江大学真大成教授和南京大学的鲁国尧教授先后进行了开幕式讲话,他们都特别提到了本次会议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接下来,共有15位专家学者作论坛主题学术报告,分别在12日上午及13日上、下午进行;分组讨论为12日下午。主题学术报告分别由程邦雄、汪启明、董志翘、黄笑山、杨军、王志平六位先生主持。
首先,鲁国尧先生作了题为《提一个口号:复兴古典学》的大会报告。
季忠平著《中古汉语语典词研究》学林出版社,年,
鲁国尧序(草,修改):“现在我想叙述一下我对语言学科甚至人文学科的“忧思”,“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这十几年来,我跟若干朋友论学时曾谈到过这些想法,那就是近几十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人的古典文化水平的滑坡,尤其是“古学”,特别是“先秦之学”的衰敝。知识分子,从持有高学历证书的党政官员到从事人文学科的古典学术研究的教授、研究员,古学水平普遍不振。当代中国好多大学,研究唐宋和明清的教授人才济济,而教先秦的教师却寥若晨星,甚或阙如。以至这多年留校或引进的大学教师,讲通论、通史,口若悬河,如果请他讲解先秦古籍,则噤若寒蝉,原因是他们没有读过几本先秦的经书、史书、子书。先秦某一专书,如《尚书》、《周易》、《左传》、《庄子》的课,在今日中国大陆的大多数大学,开不出来。
西方有“古典学”,(英语:Classics、ClassicalStudies或ClassicalPhilology),是以古希腊、古罗马的语言、文化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地位很崇高。我认为,我主张建立的“先秦学”,相当于西方的“古典学”。对我们中国人来说,倡导以研究自己国家的先秦时期的语言、文化为宗旨的“先秦学”,其意义绝不低于“古典学”。
王国维《与友人论诗书中成语书》:“诗书为人人诵习之书,然于六艺中最难读。以弟之愚闇,于书所不能解者殆十之五,于诗亦十之一二。此非独弟所不能解也,汉魏以来诸大师未尝不强为之说,然其说终不可通,以是知先儒亦不能解也。”
他从王国维《与友人论诗书中成语书》的观点谈起,表达了自己对于复兴古典学的迫切希望,呼吁现在的年轻学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nr/6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