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活字印刷技术20第六章木活字印刷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

木活字印刷技术

吴小淮著

浙江摄影出版社年出版

3、遗产的展示与宣传

在东源发现木活字印刷遗产之时和媒体报道之初,时任瑞安市平阳坑镇委书记胡志跃,时任瑞安市风景旅游管理局局长黄友金及时任瑞安市文物馆馆长李刃就注意到这项遗产的重要意义,在各种场合游说和宣传,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开始关心和重视东源千年木活字印刷术。年5月,瑞安电视台记者黄国宏致信瑞安市委书记钱建民,建议尽快筹建木刻活字印刷博物馆。钱建民在接到黄国宏来信的当日,立即亲自批示给市风景旅游管理局:“请黄友金同志阅,并提出可行性方案。”

接到市委书记的批示,黄友金立即进行前期的调研,确定了工作思路:第一,要把这个旅游开发项目融入中国文明文化的大背景下定位实施,展示馆定名为“中国木活字印刷文化村展示馆”;第二,展示馆的选址,要利用东源村现有古老的民居,体现木活字印刷和浓郁的地域文化氛围;第三,要委托对瑞安传统文化和历史比较了解,有一定研究的人士来主持这个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于是,他找到瑞安市华电广告策划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吴小淮,请他来负责设立展示馆的策划和修缮、布展工作。在实地考察江浙地区古籍印刷和以古籍印刷为载体的旅游项目情况的基础上,吴小淮于当年9月提交了该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书,在充分分析该项目的独特性、历史性、社会性基础上,提出了设立木活字印刷展示馆的选址和修缮、布展方案。年3月,黄友金主持专题协调会,有关部门会审通过了这个方案。经过当地镇、村干部和寨寮溪风景旅游管理处的努力工作,特别是镇委书记胡志跃、副书记张棉珍、寨寮溪风景旅游管理处主任王光森、副主任苏尔胜等人的耐心工作,东源村王氏家族二房木活字印刷技术的传人王仕生、王超辉等人,把他们祖祖辈辈生活了二百多年的大宅院转让给瑞安市风景旅游管理局。年10月,时任瑞安市常务副市长张加波就此作出批示,同意收购王氏大院,用于筹建木活字印刷展示馆。

设立木活字印刷展示馆的报告、批示和策划实施方案

选作展示馆的建筑位于东源村中心位置,正屋建于清乾隆嘉庆年间,左右轩房建于道光年间,正屋一层,两轩房二层木构建筑。院子中间有天井,卵石地面,后有院坎,总占地.89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悬山顶,盖青瓦,建筑风格具有温州一带农村民居的典型特色。

年11月初,由瑞安本地老工匠组成的工程队在吴小淮带领下进驻王氏大院施工。修缮工程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采用本地土产的建筑材料,严格按照老屋的结构和装饰形式,尽量保持新旧材料和构筑之间的相近视觉效果,完整体现了清代中晚期当地农村民居的建筑风格。同时,收集资料、撰写展示文章,拍摄和绘制图片,设计制作布展同步进行,两个多月完成了展示馆的修缮和布展工作。

修缮前的王氏大院

王氏大院修缮中

修缮后的王氏大院:中国木活字印刷文化村展示馆

年1月,展示馆对外试开放,聘请了木活字印刷技术传人王超辉和王仕生、魏仙珠驻馆为观众进行操作演示。同年6月13日,在瑞安市举办的旅游节期间,“中国木活字印刷文化村展示馆”举行了隆重的正式开馆仪式,将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奉献给世人。展示馆用全面翔实的图文资料和实物向中外来宾展示了我国印刷术的悠久历史,及古老“木活字印刷术”全部工艺过程,正如展厅的前言所说:“中华民族的科技文化源远流长,印刷术与指南针、造纸、火药并称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碓推动世界文明进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钩沉历史、弘扬国粹,是我们继承传统,开拓创新的民族精神。在此,我们推出‘中国木活字印刷文化村’,把目前世界上仅存的这一古代印刷文明推介给大家,温故而知新,传承而光大,激励中华民族自强之志!”

古朴的中国木活字印刷文化村展示馆门台

展示馆展厅

为了提高木活字印刷技术的观赏性和观众的互动性,充实馆藏内容,年以来,瑞安市风景旅游管理局局长任武亲自主持这项工作,增置木活字和印刷工具、各种印版和操作台桌,使馆藏木活字达到10余万字,还开辟专门的观众体验区,让观众自己动手操作,体验中国古老印刷术的浓郁文化氛围。同时,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大型停车场,并着手编制东源村的旅游区规划,着力打造展示传统文化的旅游基地。

文化和旅游部门还积极开展瑞安木活字印刷技术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推介活动,组织木活字传承人到全国各地、香港参加文化博览会、旅游交易会等各类场合及走进校园进行操作表演,动员各地旅游社组织木活字印刷文化品味游,木活字印刷的成为吸引人们眼球的旅游目的地,现在,每年都有近两万游人前来观光,向中外游客敞开了解、体验木活字印刷这一中国古老文化的大门。

参加各种木活字印刷表演活动

木活字印刷展示吸引广大观众

从本世纪初,瑞安传统而古老的木活字印刷技术发现到展示窗口的设立,从这一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十大新发现之一,到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木活字表演所带来的全球性影响,不到十年时间,瑞安木活字印刷技术从深藏的世界印刷文明史的物证到展示中华文明史形象代表之一,成为一项非常宝贵的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附录:瑞安木活字印刷技术大事记

公元——年,宋仁宗庆历年间,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采用胶泥为材料,成为中国推动世界文明进程的四大发明之一。

公元年,元成宗大德二年,王祯采用木活字印刷《旌德县志》成功,是历史上最早应用木活字印刷的记载,瑞安木活字印刷技术与其如出一辙。

公元年,元泰定元年,瑞安东源王氏家族第十一世祖先王法懋梓辑宗谱,木活字印刷技术开始在家族中延续不断,代代传承。

公元——年,明熹宗天启六七年间,王法懋一支后裔王思勋五兄弟从福建安溪迁徒到浙江平阳翔源,把木活字印刷技术带到温州地区。

公元年,清乾隆元年,王思勋第四代孙王应忠率家人迁居瑞安平阳坑东源村,木活字印刷技术从此在这里扎根并传承至今。

公元年,清乾隆皇帝下令在紫禁城武英殿设立修书处,次年五月在金简主持下,用木活字印书种,卷,瑞安木活字印刷技术一如其字体和基本工艺。

公元19世纪,清道光至民国年间,以史料记载和谱牒实物为证,王宝忠、王汝霖、王鲁等许多东源王氏家族成员以祖传的木活字印刷技术为各地编印宗谱。

公元19世纪后期,清光绪年间,东源王氏家族王宝书创作“鳳列盤岡體貌鮮”七言捡字律诗,用于族人捡字排版木活字,流传使用至今,是中国印刷史上捡字口诀的一项孤例。

公元——年,尽管时局动荡,政权更替,东源王氏家族的《太原郡王氏宗谱》编修完成,其中留存了家族修谱的史料,族人王淑玉还为人梓辑了《严氏宗谱》。

公元——年,在“反右”和“大跃进”运动中,东源王氏家族王叔玉同孙铨八还为人梓辑《魏氏宗谱》。

公元年,在如火如荼的“文化大革命”对传统文化大扫荡的严峻形势下,东源王氏家族王志宦还为人梓辑《颜氏宗谱》。

公元——年,东源王氏家族王超辉、王钏巧、王超华和张益铄等一批年轻人入行学习木活字印刷技术,成为当今木活字印刷技术的主要代表性传承人。

——年,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浙江电视台、《光明日报》、香港《大公报》、《文汇报》、《中国国家地理》、互联网等媒体,相继集中报道发现瑞安木活字印刷技术的遗存,引起世人的







































中科品牌影响力企业
白殿疯病挂什么科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nr/224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