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斌颜延之生平与著述考论

《颜延之生平与著述考论》,杨晓斌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年11月版。

内容简介

颜延之(—)是魏晋南北朝刘宋时期重要的文学家,与谢灵运并称为“颜谢”,并以“雕绘”之功与谢灵运平分秋色,在当时文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该书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部分是关于颜延之里籍、门第、家世,及其生平中重要问题如绰号,如三十初仕、免官原委等的考辨。第二部分是关于颜延之散在现存各种文献中诗文作品的考证。作者对—些误题或伪作做了辨析,这项工作基本上把颜延之存世诗文的情况清理出来了。第三部分是关于《颜延之集》的研究,作者对《颜延之集》的结集、散佚、重编,以及今存颜集的版本源流做了较为细致的梳理。

目录

序一赵逵夫

序二谭家健

绪论学术史回顾与研究现状反思

一、颜延之研究学术史回顾

二、反思与展望

上编颜延之生平诸问题考论

第一章家世、郡望、出生地与墓地考

一、颜氏姓源与譜牒

二、颜氏居里、郡望与颜延之出生地

三、“白下”地理位置考

——從琅邪颜氏家族南迁后的墓地谈起

第二章同姓名者考辨

一、刘宋颜延之和东晋颜延、颜延之称名考辨

二、误将颜延之与颜之推混为一谈者辨析

第三章“颜虎”抑或“颜彪”——颜延之绰号考实

一、“颜虎”抑或“颜彪”

二、《建康实录》中“颜虎”说来自《宋略》

三、《南史》讳“颜虎”为“颜彪”

四、传本《建康实录》中“颜虎”系回改

五、“颜虎”的含义及其来源

第四章三十以后初仕说质疑

一、三十以后初仕说的提出

二、据刘柳仕历确定颜延之初仕时间

第五章出为始安太守始末、时间考论

一、出为始安太守原因分析

二、诸家说法考辨

三、出守始安的经过、时间及行事考辨

第六章元嘉十一年贬为永嘉太守及免官原因

一、史传记载的表面原因

二、从《应诏宴曲水作诗》探析免官深层原因

第七章元嘉十七年至二十九年间仕历考辨

一、研究分歧与误系

二、系年考证

第八章从门第、任职看颜延之的命运

一、颜延之生存时代的颜氏门第

二、仕历与职掌考辨

中编颜延之著述考论

第一章经学:论语类——《论语说》

一、颜延之《论语说》佚文辑录

二、颜延之《论语说》的真伪

三、颜延之《论语说》的名称及撰作缘起

四、颜延之讲说《论语》的时间

第二章经学:通礼类——《逆降义》

一、《逆降义》佚文辑录

二、文献著录题名、类別及卷数

三、撰作缘起

四、正名

第三章经学:小学类——《幼诰》

一、文献著录类别与异名举要

二、《幼诰》佚文辑录

三、正名

四、《幼诰》训释方法及其性质

第四章经学:小学类——《纂要》

一、文献著录类别、名称与卷数

二、《纂要》与清人辑佚

三、各辑本材料来源及其辑录体例

四、《纂要》训释方法及其性质

第五章杂学:家训类——《庭诰》

一、今存《庭诰》及辑佚

二、《庭诰》的主要内容与校勘

三、《庭诰》之误称、异名辨正

四、《庭诰》的性质

第六章佛学著述

一、《论检》

二、《折达性论》

三、《离识观》

四、《通佛影迹》《通佛顶齿爪》《通佛衣钵》等

第七章注疏之作及总集的编集

一、阮籍《咏怀詩》注

二、潘岳《射雉赋》注解

三、总集的编集

第八章辑佚

一、诗歌类:《白雪诗》《独秀山诗》

二、碑铭类:《颜含碑铭》《王球石志》

三、《论语说》《幼诰》《纂要》等及《庭诰》佚文

第九章辨伪:类书、总集误收与史志误著辨正

一、《海录碎事》误辑、误引颜延之诗文句十二则

二、《诗渊》误辑颜延之佚诗二首

三、《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宋诗》误辑颜延之佚诗三则

四、误著《汉书决疑》十二卷

五、误著《七悟集》一卷

下编颜延之别集与《颜延之集》版本研究

第一章别集、逸集考辨及《颜延之逸集》的性质与内容

一、别集与总集关系考论

二、别集与逸集关系辨析——兼论《颜延之逸集》的性质与內容

第二章古本《颜延之集》结集与流传稽考

一、颜延之别集的结集时间

二、古本《颜延之集》的流传(从结集至南宋末)

第三章传本《颜延之集》版本考述

一、传本《颜延之集》版本特征及其异同、优劣比较

二、传本《颜延之集》版本简表

第四章《颜延之集》版本源流考论

一、黄辑汪校本系统(汪士贤校本、二十字本)

二、《七十二家集》本系统(十八字本)

三、《百三家集》本系统(十八字本及其变式)

四、《名家集初刻》本系统(三十一字本)

五、《颜氏传书》本系统(十九字本)

第五章馀论

一、传本《颜延之集》的编辑途径以及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二、颜延之著述的历时归属

三、《颜氏传书》本《颜光禄集》的文学与文献价值

附录《宋书·颜延之传》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序一

赵逵夫

《宋书?颜延之传》言颜延之“少孤贫,居负郭,室巷甚陋”。他的曾祖官至右光禄大夫,祖父曾任太守,父为护军司马,而至颜延之竟穷困如此,应是其祖上皆廉洁持守,不置房地田产,唯寄居官舍,以俸禄养家。故至其父去世,家无长物,子孙“居负郭”,与负贩者为邻。

颜延之塑像

我以为,正由于这样的家风,造就了颜延之刚正忠直与“好读书,无所不览,文章之美,冠绝当时”的品性与文才,其风延及其子颜竣、颜测、颜,皆有令誉。他虽然字“延年”,但看来父或祖为他取名“延之”,是希望他能延承家风,使不断绝。

他所著《庭诰》,实即家诫,篇幅宏大,与后代精炼归纳为若干句的家训不同,不仅有所训诫,且多论理。这反映了他的一部分思想。其《庭诰》云:

流言谤议,有道所不免,况在阙薄,难用算防。接应之方,言必出己。或信不素积,嫌间所袭,或性不和物,尤怨所聚。有一于此,何处逃毁?

他对世事看得十分透彻。对此,他的对应办法是:

苟能反悔在我,而无责于人,必有达鉴,昭其情远,识迹其事。日省吾躬,月料吾志,宽默以居,洁静以期,神道必在,何恤人言。

他以此教子孙,完全合于儒家处世之道,但他处于乱世,至其子一代则朝政与社会一样混乱、仕宦道德沦丧,国家颓败更甚,他的这一套便很难适应。所以其长子颜竣虽欲力挽颓风,且有功于国家,而竟以刚直敢言陨命。但无论怎样,我可以由此看出颜延之的思想品格。

作为诗人、作家,颜延之留到今天的作品只有诗三十多首,赋四篇,文三十多篇。另外,还有些学术著作,同样散佚严重。但由留下来的一些作品,我们已可以评判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清影明正德退翁书院刻本《诗品》

南朝锺嵘成书于梁天监十三年()至十七年的《诗品》在其总论部分评颜延之的诗:“斯五言之警策者也。所以谓篇章之珠泽,文采之邓林。”该书卷中专评云:

其源出于陆机,故尚巧似。体裁绮密,然情喻渊深,动无虚发;一字一句,皆致意焉。又喜用古事,弥见拘束。虽乖秀逸,固是经纶文雅;才减若人,则陷于困踬矣。

末两句,有人可能会有所误解。《论语?宪问》:“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若人即此人。

《论语》此处指南宫适,孔子称赞他是真正的君子,是尚德之人。《诗品》中这里是以“若人”指颜延之。民国时的叶长青《诗品集释》云:“二句谓才不及颜者学养,则蹈于困踬矣。”“若人”不是他人,“陷于困踬”不是就颜延之而言。

锺嵘这段评语中前两句是指出其风格的渊源,从“体裁绮密”至“皆致意矣”给了很高的评价。后半部分指出其特征,从“虽……固……”的句式可看出主要是肯定;末尾言其一般才力不足者不易学。此评之写成,距颜延之的逝世也就是六十来年。

梁萧统与当时文坛才俊所编《文选》收颜延之《赭白马赋》一篇、诗二十一首、文五篇,就篇数而言,在南北朝作家中仅次于谢灵运、鲍照、江淹、谢朓(《诗品》中鲍照、江淹、谢朓也在中品)。

汪鸣銮书颜延之《赭白马赋》

比《诗品》和《文选》成书更早的刘勰的《文心雕龙》中,其《总术》篇也引及颜延之的“笔”“言”之辨,可见其推崇之意。学者们认为颜延之的成就不及谢灵运,目前学术界看法基本一致。

但即使这样,在诗赋创作十分繁荣的整个南北朝时代能居于前四、五名的诗人,已经是很了不起了。当然,究竟颜延之和谢灵运谁的文学成就更高,学者的看法也并不完全一致。《诗品》引颜延之当时之人汤惠休之语:“谢诗如芙蓉出水,颜诗如错彩镂金。”

清末著名诗人与诗论家陈衍在其《诗品评议》中云:

窃谓颜诗镂错处颇尠,殆指“玉水方流”“璇源圆折”等语。然实未数数然也。据汤说,谢胜于颜。然《北使洛》《五君咏》诸篇,沉雄简练,转过康乐。

明许学夷《诗源辩体》是特别推崇谢灵运的,但该书卷七第一五条也说:“然延年较灵运,其妙合自然者虽不可得,而拙处亦少,观其集当知之。”清末刘熙载《艺概?诗概》云:

《艺概注稿》

颜延年诗,体尽方幅,然不失为正轨,以其字字称量而出,无一苟下也。《文中子》称之曰:“其文约以则,有君子之心。”盖有以观其深矣。

这是联系其思想作风而言,所以评价更为确当。书中又云:

延年诗长于廊庙之体,然如《五君咏》,抑何善言林下风也。所蕴之富,亦可见矣。

这里从其风格之多变和反映思想之宽广方面评价其文学素养之深。我想,这一些,应予以充分注意。

对颜、谢之高低,学者们的看法不一,我以为主要是着眼点不同的原因。在长期的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激烈,文人深感仕途艰险、身家难保的情况下,很多文人可能更欣赏谢灵运超脱现实、悠游山水的情趣,而并不认同颜延之的处世态度。

当然,也有些人是注意于前人的评论,有些人是注意于作品的数量。我的看法是,总体来说,谢灵运创作成就要高一些,但二人各有所长,联系其思想情怀言之,颜延之的创作在文学史上的意义更大一些。

有的书中说:“颜延之在当时虽然名声很大,与谢灵运齐名,而其艺术成就是远不如谢的。”我觉得将他们的差距拉得太大,并不合于历史实际。《诗品》列谢灵运在上等,但也指出其“尚巧似”“颇以繁芜为累”。客观地看,他们是各有特色,各有短长。

明刊本《颜延之集》

这些年,学术界关于颜延之的研究发表了二十多篇论文,其中有些很有分量的论文,有些相关论著对颜延之的评价有所提升,对以往一些没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nr/123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