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人的榜样高崇民
榜样事迹
高崇民(-),辽宁省开原县人,早年就读于奉天(今沈阳)省立农林学堂,加入中国同盟会。
曾任东北人民政府副主席、第四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等职,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共产主义的忠诚战士。
高崇民波澜壮阔的一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民主人士奋斗历程的缩影,也是从一名爱国的民主战士成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的一生。
高崇民对抗日救国以及东北地区的革命和建设贡献巨大,他把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共产主义重要思想同东北地区的革命实践进行有益结合,达成了显著成效。其人积极参与共产主义思想的传播,完成了向共产主义的彻底转变,并以《活路》《反攻》等刊物为阵地积极宣传救国救民之法,以个人影响力向东北民众、各界民主人士、知识分子宣传共产主义事业和党的方针政策,被周恩来同志称为“东北人的榜样”。
红色奋斗人生年表
向共产主义思想的转变
高崇民《东北魂》,来源《东北中学校刊》()
年,高崇民参与创立“启明学会”,由于学会中有共产党人的参加,其得以读到《向导》《新青年》等进步刊物,初识共产主义。年,其主持创办《教育月刊》,该刊物曾多次收录王忱伯、韩乐然等共产党员的进步文章,使其对共产党人的思想有了更为明确的认识。
年,高崇民赴南京请愿,敦请南京政府出兵收复东北失地,“东北易帜,促成国家全面统一……使中央政府转危为安,自问无负于国家……我质询,不知东北究何负于国家,中央政府是否还要东北。请明白指示!”请愿失败后,高崇民完全看清蒋介石及国民政府的不抵抗行径,连续发表《三民主义的真谛》和《东北魂》两篇文章,揭露了蒋介石实行假三民主义的嘴脸,阐明了东北人民誓死收复家乡的坚定决心,其思想也开始了向共产主义的进一步过渡。
杜重远,抗日救亡人士,高崇民挚友
年,高崇民在上海与故友杜重远重遇,经故友联络,其得以与胡愈之、宋介农(孙达生)等共产党员深入接触,完成了向共产主义思想的彻底转变。“宋介农,年纪虽轻,马列主义很熟,此为我第一次正式见到共产党人。宋为我介绍马列主义小册子看,我初步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应走的政治道路,宋可算我启蒙的老师。”高崇民回顾自己奔走救国,反而受国民党政府一再迫害的惨痛经历,显然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引下,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和自己奔走救国的切身感受,学习和研究马列主义,总结经验,探求真理,才为正道。高崇民认为,共产党是有马列主义的党,是根据马列主义要建立一个新型的国家,是从广大人民利益出发,所以百姓欢迎。青年时期的爱国主义思想逐步在升华,经过多年革命斗争实践,高崇民逐步成为了坚定的共产党人。共产党指引下的实践——促成西安事变
高崇民(左三)与部分西安事变参与者合影()
年10月,高崇民与杜重远、王化一等人在上海讨论东北军前途问题,都认为东北军应该联共、联西北军,高崇民接受共产党人派遣,抵达西安力谏张学良:“须知共产党是有马列主义的党,是根据马列主义要建立一个新型的国家,是从广大人民利益出发,所以百姓欢迎,红军到任何地方,都和老百姓成一家人,如鱼得水。按道理是不应该剿的,按力量也剿不完。”在高崇民的积极奔走下,张杨合作抗日的进程向前迈进,年12月12日,张杨发动兵谏,即为“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前后,高崇民在东北军中广泛接触各类人员,“对有些人只谈抗日,打回老家去;对思想进步的人,则谈联共联苏,共同抗日;对知心人,公开提出反蒋抗日,主张东北军、西北军与红军联合抗日。”积极宣传共产主义思想。
对共产主义及共产党的宣传
东北救亡总会徽章
早在西安事变前,高崇民即开始了对共产主义和共产党革命事业的宣传。年,高崇民与孙达生、栗又文两人共同编写宣传抗日的文章数篇,联名取为《活路》,意指东北军与西北军只有联共抗日才有活路,明确提出“西北三位一体”的战略思想,要求国共联合,一致对外。年,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东北救亡总会成立,高崇民担任主席团成员并负责组织部工作。总会积极配合共产党的抗日宣传,一是由高崇民主办《反攻》杂志进行抗日救国与共产主义宣传;二是举办报告会、演讲会,邀请著名的共产党人讲解抗日游击战争的组织形式、游击战术和全国抗战形势;三是组织抗日歌曲、戏剧演出;四是组织抗日画展,张贴抗日宣传画;五是发动、组织“东总”成员创建游击队,奔赴抗日前线开展武装抗日斗争。《反攻》杂志封面
《反攻》杂志是高崇民从事抗日救国与共产主义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在介绍共产主义与苏联盛况方面,杂志发表了《苏联与世界和平》《苏联的妇女》《绝尘而驰的苏联》等文章介绍十月革命与共产主义,“十月革命不仅是动摇了帝国主义,它同时还建立了世界革命运动之绝大的与公开的基础,就是一个无产阶级专政……这将不仅有利于苏联社会主义的建设不仅有利于中国抗日战争的前途,而且有利于整个世界人类的幸福。”此外,该杂志还积极报道敌后根据地抗战情况,积极宣传红军长征精神与抗日救国行动等,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发挥了极大的宣传作用。马迭尔宾馆,驻哈商谈新政协会议会址
年7月,高崇民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为方便秘密活动,在中共中央东北局的直接领导下,仍以民主人士身份公开活动。东北解放战争期间,高崇民利用各种渠道动员和影响自己的“老关系”,在国统区开展策反活动,并掩护中共地下党斗争;此外,高崇民还积极向党外民主人士宣传共产主义,号召民主人士不要满足于已有的成就,不要停步如“土地改革”中的“夹生饭”现象,要继续前进,做一个彻底的革命者。“这次东北解放战争,很快胜利,说明人民有强大的力量,但是必须由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领导,如果人民像一盘散沙,没有组织,没有领导,也就没有力量。”年,高崇民响应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号召,与各界民主人士驻哈尔滨达成《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诸问题的协议》,为新政协筹备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的顺利召开做好了充分准备。高崇民(左七)与全国政协学习小组合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高崇民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东北人民政府副主席、东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兼最高人民法院东北分院院长、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副主席等职,继续为党的事业奋斗。年7月29日,饱受文革迫害的高崇民,不幸在狱中含冤逝世,享年81岁。年,高崇民冤案平反昭雪,4月20日,政协全国委员会在北京举行了“高崇民同志平反昭雪大会”,随后,高崇民的骨灰被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这位为国为民奋斗一生的爱国者得以安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高崇民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东北人民政府副主席、东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兼最高人民法院东北分院院长、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副主席等职,继续为党的事业奋斗。年7月29日,饱受文革迫害的高崇民,不幸在狱中含冤逝世,享年81岁。年,高崇民冤案平反昭雪,4月20日,政协全国委员会在北京举行了“高崇民同志平反昭雪大会”,随后,高崇民的骨灰被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这位为国为民奋斗一生的爱国者得以安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高崇民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东北人民政府副主席、东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兼最高人民法院东北分院院长、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副主席等职,继续为党的事业奋斗。年7月29日,饱受文革迫害的高崇民,不幸在狱中含冤逝世,享年81岁。年,高崇民冤案平反昭雪,4月20日,政协全国委员会在北京举行了“高崇民同志平反昭雪大会”,随后,高崇民的骨灰被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这位为国为民奋斗一生的爱国者得以安息。高崇民《“五四”回忆》,来源《生活报》()
自年救国思想萌芽,高崇民同志历反满、抗日、救国、联共、维共,直至逝世,逐步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译东思想,努力改造世界观、价值观,成为了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其人对党和国家的未来寄托无尽美好期望:“五四运动的光辉胜利,与其伟大作用主要关键在知识青年能和工人阶级其他小资产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相结合。若当时能更前进一步深入到农民阶级,则更可打下新民主主义的深厚基础,惜乎当时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尚未诞生,而缺乏正确的深入的领导,致使中华民国遭遇种种灾难垂三十年,始有今日之转接点,光明在望。”高崇民同志在东北地区和国家的建设中发挥了楷模作用,其积极宣传共产主义思想,是党的事业的坚定开拓者,是东北人的榜样。主要参考文献:(按引用先后排序)
[1]马骏杰.高崇民的奋斗人生[J].党史纵横.(3):53-56.
[2]何平、方诚.从爱国民主志士到坚强的共产党人——记高崇民同志[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4():4-5.
[3]常宝乐.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沈阳:辽宁大学,.
[4]肖丽.《反攻》半月刊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湘潭:湘潭大学,.
[5]高晓燕.为新中国政治协商会议做准备[J].奋斗.,18(),66-67.
[6]高崇民.东北魂[J].东北中学校刊.,11-12,2-12.
[7]高存信.家父与周公的交往——记高崇民与周恩来的革命友情[J].党史纵横.,1,8.
[8]高崇民.上半生简述[A].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院中华民国史组.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增刊第四辑)[C].北京:中华书局,.
[9]张涛,阿雷.西安事变前后的高崇民[J].党史纵横.(8):31.
编者
文案
耿婷婷谷林沈唯媛
配图
李美阳张远青宋丽媛
吴晓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js/8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