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文献周报513
一、一周述要
1、本期文献(年5月13日-19日)共遴选、收录来自报刊、互联网文章45篇(05047-05091)。其中,热点:鸿茅药酒事件医生道歉公司撤诉。要点:商业哲学。
2、5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另,今年1-4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同比增长9.7%。
3、5月17日,安邦咨询,预测未来30年,按不变价计算,中国居民消费支出将增长4-7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名义消费增幅或达18-32倍;按过去30年名义消费支出年均14.1%增长率,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名义消费支出将增长52.5倍。如维持过去10年消费增速,20年后中国可能成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布局中国消费升级,需把握“品牌、标准化、代际升级、新业态、世界级企业”等关键词。
4、5月14日,FT中文网,顶尖设计公司IDEO掌门人蒂姆?布朗认为,太多失败的公司花费太多时间担心他们所在的行业,禁锢于这个行业,而不是跟随和满足客户需求。
5、5月17日,每日经济新闻,鸿茅药酒事件上周(5.6-5.12)全网无负面消息,5月17日医生突然发表道歉声明,鸿茅药酒宣布撤诉。其间,被取保候审的谭秦东曾接受凉城所属乌兰察公安问询,随后情绪失控并被送院治疗。5月17日,“一个有点理想的记者”发表,谭妻刘璇告诉记者,警方曾以“谭秦东你文章要是把鸿茅药酒搞垮了,几千人下岗,有人活不下去了会到广州来搞你的。”(显然禁言及恐吓再次奏效)
6、5月16日,澎湃新闻,李董的用词严厉透露出对生产质量管理的严重关切,诸如:领导“高高在上”、“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员工“被动机械地听指挥,消极工作”。说句题外话,笔者曾与多家名酒厂一线职工有过接触,稍作深入交流,即闻感叹:往年过节还有福利酒,如今酒是好卖了,职工却再无福利了(坦言花钱买确实舍不得),于是早已忘记自家的酒是什么味道了。虽说“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是人世常情,也但愿这一两瓶酒的福利不全是名酒厂的题外话。
7、长江商报对白酒历来言辞冷峻,众媒体力捧“李保芳时代”,该报虽老调重弹,也道出了即使是茅台也难逃的市场规律,即“当消费者和渠道的库存已经很高,而价格停止上涨以后,消费者和经销商手中的库存就会变成供给,市场能消化的需求就减少了。”至于茅台多元化,已属行业话题,除“风险控制”外,本周尚无专题文章,倒是业外两篇文章可资借鉴。
8、一是联想舆情危机,柳传志的投机主义被指是联想集团的没落之源。柳传志带领联想走上多元化投资之路,地产、投资、农业、互联网出行、互联网金融、白酒与医药,其不肯错过任何一个风口,却不料主业反而式微。
9、另一篇文章,是睿意德,从其六个主要业务领域:葡萄酒及烈酒、时装及皮革制品、香水及化妆品、钟表及珠宝、精品零售、其他文化艺术类别活动,共70家品牌,揭示其经营核心是品牌,如有评价“只要见到一个美丽的品牌,他就想将其收入囊中。”既然经营品牌和寻找风口当属不同哲学,也证明商业的基石确实也需要哲学。
10、综合名酒信息:界面等行业媒体,云酒头条,微酒,郎酒在成都设立全资直营子公司,重点围绕核心终端和核心团购商搭建平台,聚焦运作郎牌特曲,目标2亿市场份额。
二、一周舆论场:
1、大众媒体持续报道:
白酒上市公司“两极分化”/茅台进入“李保芳时代”/西凤酒70%以上基酒来自外购,均价仅1万元/吨/鸿茅药酒事件医生道歉公司撤诉
2、大众媒体最新报道:
未来五年中国烈酒市场增速或达两位数/茅台召开1—4月经济运行分析会/五粮液全面启动“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国窖亮出三大目标:亿、亿、2万吨,泸州老窖成为民族品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典范
3、行业媒体一周报道:
茅台将成立五大管理委员会/国窖亮出三大目标:亿,亿,2万吨/洋河在各地组建“梦想汇”,5月底海、天新品上市,7月1日蓝色经典全线提价/郎酒启动成都直营模式试点
4、酒与反腐:
篇
本周名酒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js/7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