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文献周报34

一、一周述要

1、本期文献(年3月4日-10日)共遴选、收录来自报刊、互联网文章50篇(03001-03050)。其中,热点:酒业人大代表呼声。要点:汾酒可能的变局与“有多少茅台是真正被喝掉的”。

2、3月8日,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仅增2.1%,且同比增长的只有25家,这与2月22日商务部公布的,从除夕到正月初六,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同比增长10.2%;以及1月26日中国商业联合会的预测,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增长10.1%形成巨大反差,说明目前大型零售企业增速放缓。但从3月9日商联网汇总的来看,其龙头地位又不可小觑。

3、3月8日,FT中文网,年滴酒不沾的可口可乐在日本尝试卖醉,年内将推出实验性罐装气泡调酒饮料,加入日本日益增长的“Chu-Hi”气泡酒市场。Chu-Hi罐装饮料酒精含量大多在3%至8%之间,包括酸奶、西印度樱桃和野生罗勒等众多口味,新奇特点使之成为啤酒的竞争对手,故而日本麒麟、朝日、Takara和三得利等纷纷尝试。

4、3月4日经济观察报,若从上述可口可乐商业逻辑看汾酒引入华润,融合华润啤酒、饮品的技术、管理与渠道,进而以清香型汾酒作基酒,为中国“Chu-Hi”气泡酒市场开创新局面,也许是汾酒未来之路。

5、3月7日微酒,变化是,在包装和品牌之间选品牌,在促销和品牌之间选品牌,在品牌和店主推荐之间选推荐。农村的人情社会,人情成为很多产品与品牌抗衡的屡试不爽的诀窍,推而广之,久盛不衰的定制+社群产品均依赖于此。

6、酒业人大代表发声,证券日报,潜台词或是呼吁一碗水端平;新华网、经济观察报,中国电影、文学尚且不会、不能或不愿讲好故事,让白酒独步天下也难;倒是安徽网,又提倡设立国家“工匠基金”最具实操。

7、3月7日,北京商报;3月5日,华夏时报,质疑“羊年马年茅台从年初的元一路飙升到现在的接近2万元,这是事实存在,但合理吗?”套用极限艺术(姑且将茅台生肖酒视为极限之作,虽然其品质和普通茅台并无二致)的原则,是减少!减少!再减少!于是茅台的问题也无非“有多少茅台是真正被喝掉的”,据说这是茅台正在调研的,当然和去年此时一样,真实结果外界依然无从知晓的。

二、一周舆论场:

1、大众媒体持续报道:

囤积茅台的潜忧/汾酒混改为何引入华润?

2、大众媒体最新报道:

酒业人大代表访谈/“假茅台卖断货”/泸州老窖?国窖封藏大典即将启幕,泸州老窖特曲“浓香正宗中国味道”中华美食群英榜鉴赏会暨颁奖典礼在成都举行/酒鬼酒人事调整

3、行业媒体一周报道:

酒业人大代表呼声/泸州老窖特曲“中华美食群英榜”鉴赏会/酒鬼酒人事调整

4、酒与反腐:

63篇

本周名酒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js/770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