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博士论文,别给自己找退路
论破釜沉舟在论文写作中的应用
——爬树鱼
之前,我曾接待了这么一位咨询的同学。虽说是我碰上的首个案例,但据说这种事情时有发生:
“老师,眼瞅着博二都快读完了,我越来越觉得研修报告里那个论文题目没意思,写不出来!我想换个题目!”
我还能咋样,一通劝呗。核心论点:1.你以为换的题目就一定好写吗?2.天下有好写的博士论文题目吗?3.你能换一次还能换第二次吗?
先说论点一。你为啥认为新题目就一定会好写?或者说,咱们先探讨下原来那个题目是咋来的?辛辛苦苦研究出来的呗。当年考博时提交的那份研修报告,后面厚厚的那一堆参考文献,难道是复制粘贴下来撑门面的?抛开那个不谈,从读博至今,这两年时间,难道辛辛苦苦的看书,得出的唯一结论就是“这个题目不能写”?——换句话讲,如果好几年的心血都没换来一个“好写”的好题目,那么,新换的这个题目,其靠谱程度无疑是更要打个折扣。雾里看花,当然觉得这朵花很美。但是,一旦“网恋”“奔了现”,不美的地方可就昭然若揭了。中文里讲“这山看着那山高”,英文里也讲“Thegrassisalwaysgreenerontheothersideofroad”,道理不外如此。
再说论点二,你为啥会认为天下居然会有好写的博士论文题目呢?谁的论文不是一遍一遍被导师骂出来的呢?告诉你一个秘密,俺自己的博士论文,成稿和开题报告当中的提纲,唯一相同的就是一级标题。对,就是“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这个标题。里面从二级标题开始就全换了。你猜为啥?原先想的挺好,结果一写起来就不断自我否定了呗。这个过程闹心不?当然闹心啊。所以,别看着别人天天哗哗的写,就觉得“别人的题目都好写,就我的题目真难写”。怎么可能!
最后,论点三。估计绝大多数见异思迁想换题目的同学都想不到最后这点,或者说,想着换题目的同学,绝对不想再换一次题目。但是,此处会产生一个心理问题:一旦换了一次题目,潜意识里,你就会觉得“遇到困难绕着走”是一个简单高效一劳永逸的问题解决方法。下次再遇到困难,就极有可能继续此种路径。即便不第二次更换题目,也很可能有意地技巧性回避题目当中最难攻克的问题。或者,遇到一个十分让人费解的案子,不去深入思考究竟是咋回事,而是鸵鸟一样假装从来没看见过这个案子。再打个比方,马拉松跑到一半,绝大多数普通人都会累得不行。正在这时候,组委会安排的一路收容跑不动人士的大巴车停在你面前了,你上不上?我估计,只要上了一次大巴车,下次马拉松再开跑前,你就一定会告诉身边所有的人:没事儿,跑不动了随时有车坐!
综上,读博期间废掉博士论文题目,真的只是小小小概率事件。比如你兴致勃勃地选了“TPP签订后的美国亚太战略”、结果发现美国从TPP“退群”了,这种倒霉事件可谓万中无一。只要你导师没跟你说,“这个题目绝对写不了了,赶紧换”,一定别急着打退堂鼓。须知,世上就没有不难写的题目。撑过去,毕业了,你就赢了!
爬树鱼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js/6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