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第三期怎样做文献综述六步走向
怎样做文献综述——六步走向成功第二期看这里:学霸笔记第二期来啦!怎样做文献综述——六步走向成功(二)第三章展开论证——为文献综述建立论证方案如果尚不能胸有成竹地阐明研究课题的论点,就不要开始撰写正式的初稿。开始撰写高质量的文献综述前,要进行论证时期的工作。按照种类和主题将资料分类,发现论点;然后分析资料,了解与主题相关的研究已取得了哪些成绩。要成功地完成这个任务,必须建立一个针对研究对象的论证方案,分析相关研究已取得的进展,分析这些研究是如何帮助我们认识研究对象的,它们又是否回答了我们所提出的研究问题。第一阶段:为文献综述建立论证方案建立论证方案是指按照一定逻辑形式组织和安排一系列的事实,通过这些事实来证明研究课题中的中心论点。论证就是逻辑地呈现论据并推导证明某个结论的过程。在文献综述中,我们一般用两类论证建立论证方案。第一类论证是发现式论证,讨论并解释有关研究对象的已有知识。发现式论证就是呈现与你的研究兴趣相关的现有知识。论证的第二种类型是支持式论证。支持式论证以发现式论证为基础,对发现式论证中通过资料整合而获得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评论,并解决研究问题。这一论证的结果就是你论文的主题陈述。第二阶段:论证有说服力的论证原则很简单:如果有效论据能依据一定的逻辑来证明论点,那么论证就是成功的。如果论据没有说服力或者使用的逻辑不能证明论点,那么论证则无效。第三阶段:评价论证的基本要素我们可以以下面的三个问题为指导,来检查论证是否有力:1、结论是什么?2、支持结论的理由是什么?3、这些理由是否能够证实结论?这些理由是否有资料支撑?结论是否依据一定的逻辑从论据中推导得出?论断是宣布提出的一个真相。证据是确定和支撑论断的资料。外部的圆圈是推理:它展现了论点和证据之间的逻辑信息,也是把论断和证据连接在一起的黏合剂。推理使用一系列的逻辑来证实论断。推理是“因为”部分的陈述。通常,推理是间接的(暗含的),但也可以是直接的。例如:你不能穿过这条街。(论点)交通灯的红灯亮着。(证据)暗含的规则是:红灯表示停。(推理)第四阶段:形成论断论断(claims)克里斯·哈特(ChrisHart)在《撰写文献综述》中指出,论断可以分为五种类型:事实论断、价值论断、政策论断、概念论断和解释性论断。(1)事实论断事实论断是关于人物、地点或者事件的陈述。事实论断在为文献综述建立论点时最常用。下面是几个事实论断:在对公共教育投资方面,加利福尼亚州在50个州中排名第49位。食物中的反式脂肪酸是导致高胆固醇的主要因素。事实论断必须由事实依据加以证实。(2)价值论断价值论断对观点优劣、行动过程、行为或立场等做出评价和判断。赞成证据(evidenceofacclamation),即表示赞成和支持的证据,是价值论断的论据。下面是价值论断的例子:前工业社会在道德上要优于后工业社会。标准化考试成绩比课程考试成绩更能有效地表现学生对某一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3)政策论断政策论断是指确定准则或标准的论断,它直接指出应该做什么。赞成证据也是政策论断的论据,用来表示对某种具体行为或具体立场的支持。下面是政策论断的例子:应该对逃学学生的家长实施罚款的惩罚政策,以减少中学逃学率。最好的民主是权力下放,地方事务尽可能由地方处理。与价值论断相同,政策论断要求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论断中所主张施行的做法能够产生论断中所提出的预期效果。(4)概念论断概念论断是对主张、观点或者现象的定义或描述。概念论断大多是经专家证实过的定义。下面是概念论断的例子:情商是个人有效地处理人际关系和内省的能力。团体迷思是指盲目附和群体内主要成员的意愿和意志,而不给予任何机会考虑不同意见。(5)解释性论断解释性论断是指为理解某种观点而提供参考框架的论断。专家鉴定、实证研究、统计研究以及轶闻趣事等都是解释性论断的论据。研究者使用解释性论断来建立模型、综合资料、组织事实论断。下面是解释性论断的例子:凯恩斯理论指出,政府经济政策能有效地管理国家经济。美国肺科协会研究发现非吸烟者在被动吸烟环境中工作面临更大的身体健康危害。文献综述寻求回答一个研究性问题。研究性问题的答案依赖于事实、判断、标准、定义或者参考框架。开始文献综述时,首先要分析需要用何种类型的论断来回答研究问题。只有确定了所需的论断类型才能成功地找出论断所需要的合适证据和资料。仅仅陈述一个论断并不意味着它可以被接受,必须要提供让读者认同陈述观点的理由。布斯(Booth)、哥伦布(Columb)和威廉(Williams)在《研究的技巧》(TheCraftofResearch,,自从上了W老师的课,就感觉thecraftof什么类的书经常出现了。)中提出,一切论断性陈述如果要为人所接受,必须符合四个标准:切中要点、有说服力、可支持、可理解(见图3·3)。切中要点:展示与论证直接相关的事实。有说服力:提供令人信服的理由来支持论证。可支持:有令人信服的证据来支持的论断。可理解:陈述清晰准确。证据(evidence)论断的有效性依赖于证据的提供。证据是简单论证的第二个支撑点。正如论断推动论证的开展,证据也推动论断的陈述。证据是一系列支撑论断的资料。仅仅假设论证中论断的正确性是不够的。如果不能提供有支持性的证据,或者只是用简单的个人观点和信仰作为依据,那么论断就不能被支持,有说服力的论证也就不能进行。(1)资料VS证据资料不等同于证据。资料是琐碎的信息,是没有价值观倾向的,资料本身不做任何判断,信息就是信息。证据是为某个目的而收集的资料,是有意图的资料。证据是证实论断的基础。(2)资料的质量高质量的资料可以转化为强有力的证据。高质量的资料要有准确性,是对研究现象的真实面貌的真实反应,对客观事物的客观反应。高质量的资料要有精确性,是对现象的准确衡量、描述或刻画。高质量的资料要有可信性和权威性,它们是扎实的研究实践的成果。回答以下问题:资料是否准确(accurate)?当你阅读上面这篇研究时,你发现其研究方法很合理研究基础也非常坚实,其结论也是有效度的,因此,我们可以确定这份资料是准确的。资料是否精确(precise)?在阅读此篇研究时,你会发现该篇研究针对师生的访谈是按照一份严格制定的提纲进行的,访谈的问题是有结构的,并且其中的概念经过严格的定义,访谈也是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士执行,并且研究结果也获得了未参与研究的专家的认可。因此,资料是精确的。资料是否是权威可信(authoritative)?在回顾此篇研究的研究设计、方法和步骤的过程中,你可以知道该研究按照案例研究的标准进行:基于此,我们可以认为资料是权威可信的。(这篇研究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吃一手)(3)资料的相关性资料相关性的两个标准:合适(appropriate)和真切(proximate)合适的资料即符合论断语境的资料。真切的资料即对研究对象提供准确解释的资料。资料是一手信息还是二手信息?资料是首次研究成果还是严重依赖于前人研究成果的二次研究成果?(4)限定论断(qualifyingtheclaim)一个强有力的论断必须呈现辩论的正反两面。反对论断的资料往往通过否定或缩小论断来对论断加以限定。这些资料会限定论断的条件或范围。限定性的资料限定了论断中提出的观点。限制条件把论断缩小到具体的情况。限定论断的范围就是缩小论断陈述的领域。通常,用宽泛的声明来论断事实的一个方面是不可能的。有效的论断总是能呈现论证的正反两面。推理(warrant)没有一定的组织方式,呈现的资料就不能引导我们做出论断。记住,资料是有目的的证据,其目的就是导出并证实论断。推理就是从证据到结论的过程。推理组织证据,引出逻辑性的结论,从而证实论断。第五阶段:复杂论点的论证进行复杂论证的方法如下:首先,进行多个简单论证,利用资料作为证据,证实每一个简单论证的论断。然后,结合简单论证的论断得出新的论据,利用这些证据来证实复杂论证中的主要论断。简单论断是复杂论证的基础(证据)。把简单论断作为事实可以推导出主要论断。如图3.5所示,简单论断是构建复杂论证的砖瓦。每一个简单论断都是复杂论证的一个前提条件(premise),这些前提条件是构成复杂论证的资料。小贴士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js/6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