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范合同管理中的问题
一、资质调查
在签约前对签约对象进行资质和信誉等方面的调查,来确保对方的履约能力和风险发生后的赔偿能力。
签约对象,即合同主体可以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1.签约主体资格调查
法人
非法人单位
自然人
保证人
代理人
其他
2.企业主体身份审查
(1)企业的营业执照
(2)组织机构代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3)税务登记证
(4)开户账号/开户银行证明
(5)公章、合同专用章、财务章、法定代表人的印章工商备案记录
(6)法定代表人的授权书
3.法定代理人授权书
(1)凡以公司名义订立的合同,签字人应当是公司法定代表人或由其授权的委托代理人。
(2)凡以分公司名义订立的合同,签字人应当是分公司行政主要负责人或由其授权的代理人。
(3)要注意被代理人、代理人的身份证明、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等信息,代理权限的范围、代理的权限存续的时间。
4.对合同主体的履约能力进行考察
(1)通过注册资料、公司历史背景、经营状况等信息的调查,可以了解企业的合法性、公司规模和贸易方式;
(2)通过经营状况、财务报表及银行资料、以及支付记录等信息的调查,可以了解企业的支付款能力和信用习惯;
(3)通过对被调查对象的诉讼、抵押及破产等公共信息的调查,可以了解企业的安全性。
(4)实地考察。
(5)必要的时候可以委托相应的中介机构进行尽职调查。
案例一
年7月,乙(A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向甲借款十万,出具了正式的借据,盖A公司公章。事后,乙拒绝还钱。甲把乙告上了法庭。
1.如果你是A,你会如何抗辩?
2.法院会如何判决?
乙辩称是A公司借款,因为上面盖得是A公司公章,他只是以A公司法定代表人身份签的字。
法院以起诉主体错误为由驳回了甲的起诉。
《公司法》规定,公司的股东只以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甲的借款,最终血本无归
本案就是主体认识不清的典型。
存在问题:合同主体身份认识不清
案例二
A为大型国有企业。供货商甲根据A下属子公司B发出的订单向B供应货物,并按照A企业整体的财务安排从母公司A处回收货款,收汇一直较为正常。考虑到A的优良资信,甲与A的子公司B签订了一系列合同。两年后,甲获悉B经营状况恶化、即将破产,此时尚有大额出运货款尚未回收,向A追讨,A以其非交易合同主体为由拒绝还款,甲损失惨重。
存在问题:合同相关方的法律地位认识错误
案例三
A公司计划引进一套车床设备,国外的多家知名厂家的报价A都难以接受。M国商人甲得知此情况后主动向A报出低于其他公司的价格,保证按要求的技术水平供货。A在未做任何调查的情况下与其签订了供货合同。到年底甲只交齐了部分设施。随后经过多次交涉,到期仍未交齐货物。
本案M只是小商人,实质实力差,本案就是对主体资信调查缺失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存在问题:缺乏对合同主体资信情况的调查
案例四
A公司为某外商投资企业,向B公司贴牌采购电子产品。签订协议前,B公司向A公司书面承诺:其享有对该电子产品完整且无瑕疵的知识产权,若其产品侵犯了任何第三方的知识产权,B公司愿意承担全部责任。
之后,产品在境外销售时,C公司认为该产品侵犯了其在中国及境外登记的专利权,要求外国法院出具禁止该产品销售的禁令,并在中国向知识产权局等相关机构举报,同时C公司在国内对A公司提起诉讼,要求赔偿经济损失。
经律师调查后发现,B公司实际已于买卖协议签订之前注销,且与A公司签订协议的“法定代表人”已不知去向。
问:合同签订过程中的风险出在哪?
风险提示:签订合同前,未对合同相对人进行主体资格、资信及产品专利权等情况进行核查,最终导致了风险的发生。
二、合同起草
1.合同基本条款内容
(1)主体条款(2)标的类型
(3)标的数量(4)标的质量
(5)价格条款(6)履行条款
(7)违约责任(8)解除条款
(9)争议解决
主体条款:订立主体条款注意事项
案例一
A公司与B公司签定《股权转让协议》,约定A公司将持有的C公司80%股权转让给B公司,合同明确约定了股权转让价格,工商变更登记时间。B公司按照合同的约定支付股权转让价款,但是A公司却迟迟不予办理工商变更登记。B公司向法院起诉要求A公司办理工商变更登记,法院审理过程中,发现A公司仅有C公司50%的股权。
1.进行严格的资质调查,审查合同当事人的主体资格和履约能力。
2.明确约定通讯地址及有效送达日,通讯地址变更及时通知对方当事人。
标的类型
有形物:名称、规格、型号、性能、参数
无形物:商标、专利、技术
行为:劳动、劳务、代理、加工、居间、咨询
案例二
A集团下属两家子公司甲与乙所使用的土地,都属划拨用地,使用权证都办在A名下。其中有一宗地由甲建有加油站等设施。甲欠丙债款,双方达成还款协议,甲方将加油站等设施转让给丙(含土地使用权)。丙获得加油站后,以相同价格转让给李某个人。后经土地管理部门稽查,对A集团进行处罚,无偿收回土地,并处13万元罚款。
存在问题:合同标的物的合法性
案例三
A公司与B公司签订一设备租赁协议,A方将制造设备出租给B方,双方约定了租期、租金等事项。租期届满时,B方交付设备时,A方发现不是其出租的设备。由于时间较长,原办事人员都已离职,从双方的协议中,找不到租赁物的型号或是明显特征,因此引发纠纷。经法院主持达成调解协议。A方拉回一台不属于自己的设备。
存在问题:合同标的物的确定性
案例四
A在外地工作的姐姐为其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价值元,通过XX速递的快递公司托运给他。隔日上午,A当着快递员的面签单接收了包裹,但忘记当场验看。过后,他回到住处打开包裹,吃惊地发现包裹里的笔记本电脑变成了4块木板。于是他带包裹到速递公司进行交涉。由于送货单上没有写明货物的名称、重量和单价等,A也未当场验货,因此双方各执一词,难辨真伪。
存在问题:实际交付的标的不符
标的数量:计量单位、计量方法
标的质量:质量保证、权利保证、
完整性保证、包装保证、
效能保证、验收保证、
保修保证
案例五
A于年7月租赁B门面房3间,用于开办饭馆,租赁期限为从年7月10至年7月9日,月租元,A另外支付B保证金3万元,如A违约则该保证金不予退还。年12月开始,房顶原有的裂缝不断加大,饭馆也出现亏损,A不想再继续经营,便以该房存在严重危安全隐患为由提出要求退租,并要求返还该3万元保证金,遭B拒绝后,将B诉至法院。B辩称,A在租赁时已经知道房屋原有裂缝将继续扩大,其退租的真正的原因是饭馆盈利状况不佳。诉讼中法院委托鉴定部门就此房屋进行了司法鉴定,结论该房屋系危房,不适合居住。后法院依据我国《合同法》第条支持了A的诉讼请求。
存在问题:质量瑕疵
价格条款:
第三条本合同的总金额暂定为人民币:元,最终金额以本项目最终用户确认为准。
1.本合同生效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甲方一次性支付合同暂定总金额的30%到乙方指定帐号,即人民币元。
2.设备到货验收后15个工作日内,甲方一次性支付合同暂定总金额的30%到乙方指定帐号,即人民币元。
3.本合同所涉及的子系统经最终用户验收、确认价格并出具该子系统验收报告后15个工作日内,甲方支付剩余款项。
该条款约定是否存在法律风险?
价格条款:
1.除采用固定价格的规定办法外,还可以采用非固定价格。
即约定:计量单位、单位价格。
2.以人民币支付的含税价格。
3.约定提供发票后三日内付款。
履行条款:履行时间、履行地点、
履行义务人、履行内容
案例六
A公司与B公司签订了进口某货物的合同。双方约定在美国西部港口交货。但双方合同和开信用证时都写成了“美国港口交货”,漏掉了“西部”两字,B方接到信用证后,通知A方在美国东部某港口接货,A方只好通知船方到该港接货,结果多承担了一笔运费支出。
存在问题:交付地点约定不清
违约责任:
违约责任分两种形式,一是定额,二是定比例;
增加关于合同解除权的约定
解除条款:协商解除、约定解除、
法定解除
争议解决:
1.争议条款的独立性。
2.仲裁条款
3.选择受诉法院
4.选择检验、鉴定机构条款
合同履行地确定的基本原则
(民诉法18条、合同法62条第3项)
合同草拟或修改过程中纠纷管辖约定的风险防范建议:
首选,己方所在地法院管辖
其次,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辖
最后,对方所在地法院管辖
合同其他条款内容:
1.保证担保条款2.抵押条款
3.签字盖章4.不可抗力条款
5.格式条款
保证担保条款:担保方式、担保范围、
担保期限
抵押条款:
1.不得抵押的财产
2.抵押物的所有权是否可以转移给债权人
签字盖章:
1.企业法人,盖公章或合同专用章;法定代表人单独亲笔签字。
2.代理人签字并不加盖法人公章,需要签约授权委托书。
3.遇到两页以上的合同,加盖骑缝章。
4.建议约定盖章并经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表人授权的人签字后生效。
不可抗力条款:
不可抗力的范围
不可抗力的法律后果
不可抗力的通知和证明
格式条款:
1.审查合同事项是否适用所用范本。
2.审查空白填写项目的内容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3.审查空白填写项的商务条款与范本固有条款内容是否相协调,保证合同内容在逻辑上的一致性。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js/5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