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论文写作指南梳理文献

北京医治皮肤病医院 http://m.39.net/news/a_6188146.html

01

梳理文献的目的

选题的问题意识来源于对文献的阅读和分析,问题意识不是凭空产生的,二是基于既有的研究而发现问题。梳理文献的目的在于:

其一,梳理所选问题的历史发展脉络。任何问题都有一个发展脉络,不了解学术发展的脉络就不能对学术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也就是说,这个问题是从哪里来的,然而才能预判这个问题的未来发展方向可能是什么。不仅要梳理这一问题国内研究是的现状,而且还有梳理国际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从而全面把握这一问题研究的基本状况。如果打开电脑就直奔主题,对某一具体问题洋洋洒洒地写下去,也不去查阅相关文献,结果可能是低水平重复的东西。这样的论文时没有任何价值的,即便发出来,也仅仅是作为工作量或评职称的成果而已,并不代表它对学术有什么贡献。在学术论文中,开头就直奔主题的论文,一般都不是好的论文。人贵在直,文贵在曲。论文的贵也在曲。而这种曲是通过对前人既有研究的追述和分析表现出来的。

其二,梳理文献是充分肯定前人所做的学术贡献。任何人的研究都是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行新的探索。这就是牛顿所说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研究中,这个巨人不是具体的一个人,而是所有对该学术问题作出了贡献的前人。学术的传承就是要尊重历史,不尊重前人的学术贡献,就难以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也难以对学术研究进行深入研究。不尊重历史,我们同样会陷入盲目自大的学风,以为别人都没有达到自己的水平,从而最终也会陷入重复别人已经说过的故事,浪费学术资源。

其三,梳理文献最根本的目的是发现前人研究中的问题,从而为自己的研究找到突破口。学术问题大多不是一代学人就能解决的,一代学人只能解决那一代学人的认知水平之下所能解决的问题,但即便如此,也存在着研究的疏忽和漏洞,也会因主观能力的不足而存在着研究的缺陷。因此,后辈学人就是要反复不断地阅读、比较和分析前人的既有研究成果,从中发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这样,自己的选题就有可能或者延续前人的研究使之深化,或者发现前人研究的漏洞和不足以进行弥补,或者在原有的问题领域发现新的研究处女地。这才真正体现了所做选题的研究价值。

02

如何梳理文献

下载电子版文献时(caj,pdf,html),把文章题目粘贴为文件名(文件名不能有特殊符号)

不同主题存入不同文件夹。文件夹的题目要简短,如:PD,LTP,PKC,NO。

看过的文献归入子文件夹,最起码要把有用的和没用的分开。

重要文献根据重要程度在文件名前加,,编号,然后按名称排列图标,最重要的文献就排在最前了。而且重要文献要注意追踪。

其一,选择有代表性的文献,即在权威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和权威论著,这些论文论著代表了学术发展的基本状况。不能把那些不入流的刊物上的文章都罗列出来。

其二,选择有代表性的作者的论文,也就是权威学者,或者是活跃在学术界的作者的论文、论著。这些论文论著同样也代表了学术发展的基本态势。

其三,选择研究的视角来梳理文献。也会是结合你要研究的视角特别是具体的问题来梳理文献,这样范围就大大缩小,也有利于作者把握文献。

其四,不一定千篇一律地要在引言中进行文献梳理,引言可以对问题的来龙去脉进行适当阐述,在正文撰写的过程中,可以对具体的观点进行文献追述。这种方法要求作者对学术史特别是前人的学术观点十分清楚,对论文的写作已经有娴熟的技术。这就不是一般的新手能够把握的了。

03

笔记记录要点

在撰写论文时,时常需要阅读大量的参考文献。此时若有效率地记笔记,可以增进对阅读内容的了解,并于撰写论文时减少时间耗费与挫折感。以下为记笔记的几个重点:

(1)确认哪种类型的概念是笔记重点

先列出有关研究的问题,再进行针对细节的研究。在阅读时记得自己阅读的主要目的,便能找出与之相关的可用资料内容。

●首先,检视欲研究主题的已知事实,了解其思维范畴及论述。可以参考课堂笔记、教科书、百科全书或其他资料来源。●试着简单列出预计阅读资料应解答的细项。这些子标题能帮助读者不失焦,也是相当实用的笔记标签。●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切入点,建议由已知有争议空间的角度下手。接着,开始撰写自己的研究问题。这个问题应包含归纳、演绎和资料搜集两部分。此时,甚至可以先拟好一个初步解答,作为暂定的实验假设。●接下来,便能开始寻找合适的阅读材料,例如:哪些已知事实及理论能帮助自己回答研究问题、哪些他人的意见与论述能协助判定研究结果是否适切。

(2)避免抄写过多内容

撰写论文,必须以自己的思维模式表达,不只是引用他人作品。安排时间多去了解参考资料,并将其论述整合至自己的思维当中。笔记上只应出现和研究主题有关的概念,总结(而非抄写)相关叙述。

●只有以下情形应完整记下精确文字:该概念已设计成好记、清楚的名词;若为此情形,论文中亦应正式引用。●否则,尽量用自己的文字表达概念。改写他人论述只是浪费时间。选择最重要的概念做为标签或子标题,其余则用自己的话说明。●避免过度依赖划线等重点标记。在页缘(或使用自黏贴)用自己的话写下说明笔记。

(3)有效的为笔记做分类标签

无论笔记的分类形式为何,其目的均是为了日后的方便使用。

●养成以编排书目的顺序编排资料的习惯,节省日后综合各种资料时重新整理条目的时间。以作者姓名与页数编排笔记的另一好处,是撰写论文时,若须标出参考资料,只需再补上出版资讯。●尽量试着将笔记纸/卡上的各条目维持分离与独立。这么做能让笔记不失焦,往后重新组合亦较方便。将笔记条目完全打散,利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将其重新连结,是极具成就感的经验。●笔记各条目间留下空白,以便日后加注。重新阅读笔记时,补上自己对内容的相关疑问、回应、及交叉参照等。这些评论内容能形成论文初稿的原型。

最后提醒

阅读时(特别是在修订文稿重新阅读时),避免想着要记笔记。记笔记很容易成为一种机械式的习惯,抄写文字,却对加强记忆内容没有什么帮助。

因此,试着将阅读的文章内容分成片段,每看完一段就合上书、试着回忆内容,并写一段总结。如此一来,阅读吸收的内容得以藉由回想这个动作强化。这么做也有另一好处:在准备要写总结的心境之下,会发现自己的阅读效率变好,分析能力变得更强,对所谓「重点」的敏锐度也更高。试试看,你就知道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js/117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