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跨年晚会翻车ldquo小破站r

北京看皮肤病的医院介绍如何治疗才好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403/8811364.html
相信不少小伙伴在刚过去不久跨年夜都在蹲守B站跨年晚会,不知各位评价几何呢?年B站跨年晚会首次筹办就成为碾压各大卫视的一匹黑马,播出之后收获用户群体广泛好评,豆瓣评分9.1,而B站美股大涨近12.51%,可谓是口碑利润双丰收。珠玉在前,人们对年的跨年晚会颇有期待,然而今年跨年晚会的数据显得有些惨淡,豆瓣评分6.5,美股下跌9.15%,虽然EVA、仙剑主题曲的表演让人不禁大呼“回忆杀”,微博热搜“爷青回”居高不下,但B站跨年晚会似乎真的变了味。

一、

表层原因

1.主流叙事明显,说教意味浓厚

B站是国内最大的年轻人潮流文化社区,B站董事长陈睿公布,超过80%的用户在9岁至28岁之间。年轻一代追逐个性解放,反叛自由,对主流文化更多采取一种平视甚至解构的方式以彰显自身的主体性。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将文化模式归纳为三种: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后喻文化。前喻文化亦称“老年文化”,是晚辈从长辈处习得的文化,人们笃信前辈的过去就是自己的将来。并喻文化指的是文化地传递方式主要是同辈之间相互学习,这种文化模式出现在前喻文化崩溃之际,后喻文化诞生之前,是一种短暂的过渡性质的文化模式。后喻文化亦称“青年文化”,指由年轻一代将知识文化传递给前辈的过程。米德认为后喻文化将成为当代世界独特的文化传递方式。B站是基于分享和互动理念形成的网络文化社区,并喻文化与后喻文化是其明显特征。但在跨年晚会中无论是对抗疫过程的回顾还是TVB组曲都让人感到浓重的说教与政治意味。这其中不仅包含“江湖文化”与“庙堂文化”之间的冲突,也含有“前喻文化”与“后喻文化”之间的张力,不禁让人联想到同样引发对抗式解读的《前浪》。

2.借助明星引流,偏离亚文化初衷

B站此次跨年晚会可谓是星光璀璨,有韩红、谢霆锋、五月天、邓紫棋等众多大咖加盟。借助明星流量造势,吸引更多注意力资源,确实为B站跨年晚会带来更多观众,但一条高赞评论却道出了很多B站原住民的心声:整场晚会作为B站立身之本的二次元文化、鬼畜文化、丧文化等并没有被重点展示,最终呈现效果与各大卫视跨年晚会并无很大区别。B站试图“破圈”,但也折损了自身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原本“圈地自萌”的青年亚文化想要满足吸引更多受众势必要进行转化与调和,向主流文化靠拢,导致经过阉割后的节目内容难以满足核心受众群体的需要,偏离亚文化初衷,又不能完全适合更为广大的大众文化圈层成员,让人看完颇有些不伦不类的感觉。

3.广告植入过多,形式生硬呆板

造成今年跨年晚会较多差评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多且“硬”的广告植入。年的跨年晚会,B站与天猫百亿补贴合作,将广告创意融入魔术之中,还运用“大屏+小屏,双屏互动”的形式与现场和屏幕前的观众进行互动,大家理解B站需要恰饭的同时又在互动中提升体验感与乐趣,取得良好效果。而今年的跨年晚会中元气森林气泡水的广告已经让很多网友大呼气氛违和,美的智能家居的植入广告更是“强行安利”,《美的智能三千问》这个节目也是让人看得一头雾水,不(yi)知(lian)所(meng)谓(bi)。过于生硬的广告植入本身会引起观众的选择性接触,况且B站长久以来的一个显著优势在于内容干净,视频播放前没有冗长的切片广告,过多的广告植入与B站本身调性不符,观众没有在B站养成收看广告的习惯,更容易引发反感心理。以上种种是B站此次跨年晚会引发观众不满的一些具体表现,但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原理高分斩获者,我们并不能就此止步,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有果必有因,深入分析B站晚会如此筹划的本质。

二、

深层原因

1.B站持续亏损,平台转型必不可免

B站的一系列动作不难看出它正面临转型期的阵痛,“破圈”是其转型的关键举措,而营收压力想必是B站急于转型的重要原因。据B站公布的年未经审计财报显示,公司营收为26.2亿元,净亏损为6.1亿元,其中一季度净亏损为5.39亿元。自年上市之后,B站至今仍未开始盈利,据财报显示年、年营收分别为41.3亿元,68亿元,亏损额分别为5.65亿元,13.04亿元。B站以社区文化立身,但同时社区文化也成为限制B站进一步发展的掣肘。目前中国二次元用户大概一亿多人,只服务于这些人B站很难不出现成长瓶颈,因此“破圈”对于B站来说在所难免。事实上,B站拓展商业版图的举措早已开展,目前B站已经完成了“内容破圈”——从原本的专注二次元文化的平台,发展到目前的包含电竞、舞蹈、音乐、学习、时尚、影视剧等各种内容的多元化视频网站。“用户破圈”则是B站下一步追求的主要目标,《后浪》的品牌营销效果远超预期,成为B站最成功的营销事件之一,为B站带来一批70、80用户群体。跨年晚会是B站“破圈”的又一代表作,B站副董事长李旎表示跨年晚会为年的用户增长计划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对广告业务也有积极的影响。新用户的涌入带来了付费用户的快速增长,但也产生了一系列文化冲突,这种冲突可以理解为新用户涌入过快,与原有文化无法融合而造成的断层。

2.商业媒体平台反向融合谋求地位

提到媒介融合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传统媒体向新媒体靠拢的过程,事实上作为商业平台主动向主流媒体靠拢的反向融合也是构成媒介融合的重要因素。B站的跨年晚会正展现了这一反向融合的趋势,年跨年晚会B站与新华网合作,年与央视频合作,成为近年来媒介融合的现象级事件。借助主流媒体为自身背书,B站获得了央视主持人朱广权和撒贝宁、世界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等顶级资源,实现与主流媒体在资源配置、节目内容、商业合作等全方位的深度融合。起初,B站因内容涉及色情低俗曾4次受到监管批评,年央视还点名批评过B站漫画。在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对抗博弈中,B站主动寻求与主流文化融合,对内容进行整改,引进官媒优质内容,延伸服务价值,并且发挥自身视频平台优势,汇聚央视新闻、共青团中央、观察者网等主流媒体,实现自身转型。对于以小众文化起家的内容社区来说,“破圈”似乎是一把双刃剑,但对于B站来说是必须的。董事长陈睿认为,B站不可能永远停留在那个大家认为不大不小刚刚好的阶段,“如果B站不是向前发展,那么就一定会越来越衰落,直至灭亡。”

参考文献

?刘明洋,鸿坤.从“圈层传播”到“共同体意识”建构——基于-年“十大流行语”的话语议程分析[J].出版发行研究,(9):56-62.

?喻国明.今天的媒介融合应当怎么做——从互联网时代的常识到新传播格局大势[J].教育传媒研究,(4):7-9

?张鑫.从B站跨年晚会看小众媒体与主流媒体的深度融合[J].视听,(2):7-8.

?别君华.参与式文化文本游牧与意义盗猎——以bilibili弹幕视频网为例[J].青年记者,(23):43-44

??布兰师兄《新闻理论十讲》带读六节课轻松拿下这本新传必读书目!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jq/786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