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文献传递外表拒绝敏感性对躯体变形

“别人将要拒绝或者拒绝我,肯定是因为我的外表难看。”

或者,

“别人摸了一下鼻子,肯定是因为注意到了我的鼻子畸形。”

诸如此类这样的观点,就称之为“外表拒绝敏感性”。其规范定义是:在社会交往中,个体对他人基于外表的拒绝具有焦虑性预期,并对外表线索表现出高度易感和过度反应的人格倾向。

既有的多项研究一致表明:外表拒绝敏感性与BDD高度相关。换句话说,把被拒绝或害怕被拒绝的原因,越是归结为外表,就越可能预示着BDD,就越可能表示越严重的BDD症状。

比如,(1)对大学生研究发现,控制一般拒绝敏感性后,个体外表拒绝敏感性仍能显著正向预测其躯体变形症状。(2)对9-14岁青少年的研究也发现,外表拒绝敏感性对BDD具有正向预测作用。(3)临床研究表明,外表拒绝敏感性显著正向预测BDD个体症状的严重程度。总而言之,既有的研究一致表明,外表拒绝敏感性对BDD具有重要的预测作用。

但是,为什么外表拒绝敏感性和BDD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呢?两者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年12月《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外表拒绝敏感性对躯体变形障碍的影响:一个链式中介模型》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来自北京师范大学邓衍鹤等研究者对此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者们对北京、四川和安徽等多所高校的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份。被调查的学生平均年龄为18.92加减1.23岁。其中男生名,女生名。大一人,大二人,大三及以上31人。

该研究团队发现,外表拒绝敏感性、外表社会比较、瘦身倾向与躯体变形障碍两两之间显著正相关。外表拒绝敏感性对躯体变形障碍的直接预测作用显著,外表社会比较与瘦身倾向的链式中介作用显著。

因此,外表拒绝敏感性既可直接影响躯体变形障碍,也可通过外表社会比较与瘦身倾向间接影响。

用一张图来表示的话,是这样的。

外表拒绝敏感性——躯体变形障碍。本项研究结果,首先验证了前人研究结果,也就是,即使控制了自尊与一般拒绝敏感性,外表拒绝敏感性仍能显著正向预测BDD。

外表拒绝敏感性——外表社会比较——躯体变形障碍。本项研究发现了,外表社会比较在外表拒绝敏感性与BDD之间的中介作用:外表拒绝敏感性诱发个体频繁进行外表社会比较,进而发展出躯体变形症状。

外表拒绝敏感性——外表社会比较——瘦身倾向——躯体变形障碍。本项研究发现了,外表社会比较、瘦身倾向在外表拒绝敏感性与BDD之间的链式中介效应:高外表拒绝敏感性的个体往往采取更多的外表社会比较,从而提高其瘦身倾向,最终导致躯体变形症状的出现。

因此,本项研究首次探究了外表拒绝敏感性与BDD之间的内在机制,从个体的行为(外表社会比较)与心理反应倾向(瘦身倾向)两方面,揭示了基于外表拒绝的敏感性人格倾向对BDD的预测机制。

意义:本项研究结果说明,在对BDD进行干预的时候,对外表拒绝敏感性进行干预,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DOI:10./j.cnki.-..06.

体像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上海白癜风专科医院
治好白癜风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jq/426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