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多苓文献集第三部分采访翟永明他

翟永明:他在精神认同上更靠近诗人

一大家都在传有这么一个人

Q:何多苓有没有一般人都要经历的从美院时期到画院时期这么一个创作的坎呢?你认识何多苓的时候,他在画什么?

翟永明:我认识他的时候,应该是他创作欲望最强烈的时候,也是他创作力最旺盛的阶段。那时,他刚刚画完《春风已经苏醒》,正在画《青春》和《雪雁》。后来,又画了《第三代人》,以及《带阁楼的房子》。那个时候,真的是他才华爆棚的时候。在成都,以及全国,当时的名气就很大。业界、整个文艺圈里面,大家对他评价都是很高的。我在认识他之前,只是听说到他的名字时,就已经像是一个传说中的天才那种感觉了。我还不认识他,但朋友们都在传,有这么一个人,怎样怎样。

我觉得他并没有从美院到画院的创作上的坎,那个时候,是他最自信的时候吧。也是他对自己的艺术,最有把握和最有信心的一个阶段。恰好也是他的艺术探索,走到一个比较顺的阶段。他对自已的创作,是有充分的思考和信心的。那时,没有什么难翻的坎。只是一种才华的喷涌。

Q:思想上他也没有经历那个坎吗?

翟永明:他从美院毕业出来以后,对创作的目标,我觉得是很清楚的:那就是,他要追求什么,他要画什么样的作品,他要把绘画技巧和绘画语言,推进到哪一个状态?他内心是非常清楚和非常自信的。我想,这也是他多年的艺术积累,等待一个爆发吧。从美院到画院,正是给了他一个爆发点。整个八十年代,也是他人生才气发挥得最淋漓尽致的一个阶段。

Q:听好多人的描述,当时何多就在思想和艺术上处于一个很高的位置。但何多自己经常这样说,他八十年代受诗人的影响非常大,他受小翟的影响很大。

翟永明:这个就是他比较低调,他不愿意把他自己说得那么高,那么重要,实际上,当时确实在成都的文艺圈里面,他是最有影响的。

Q:最有影响的?!

翟永明:是呵,我想江河也会是这样的看法。其实,我们那时也刚刚开始写诗,他毕竟年龄比我们大一点。他当时的艺术追求,艺术创作,艺术修养,都在我们之上;他的思想,其实也走在我们前面。只是他天性里面,对于文学的欣赏水平很高,所以和我们能玩到一起。当时艺术圈里面,画家并不太多像他那样,喜欢文学,尤其喜欢现代诗歌的。他很早,可能从美院毕业回到成都以后,就开始喜欢现当代的诗歌。不仅仅是喜欢,其实是很深的介入,他那时写过一些诗,写得很好,但他不愿意展示出来。再加上他对音乐,包括古典音乐,也包括现代音乐,都有很高的造诣。江河就多次说到自已是受何多影响,开始喜欢音乐的。

当时,有个何多同年级的画家告诉我,他在学校时,同学们都不太听老师的,都被他的才华吸引。他进进出出,都跟着一大票人,呼风唤雨的。到成都后,也迅速成为成都文艺圈的中心人物。

我记得那时他和周春芽在画院两隔壁,每天许多人去找他们。毕竟,那时画院也算很开放,现在回想起来,他俩那两间画室,很像后来的白夜和小酒馆。是成都文化人的聚会场所。外地来人,也去那儿找他们。我也还记得:曾在他的画室,看到一屋的人,高谈阔论,占据了他的桌子椅子和空间,他被逼到一个小角落里,缩在一边画画。这个本事是他独有的,哪怕众声喧哗,并不影响他沉浸在创作中。他就是在那种情况下,画出前面说到的那批画,直到现在,他的工作室,也这样。

作者与小翟在家中

戴圆帽的女人布面油画68cm×cm

二八十年代是他最受认同的时候

Q:何多与第三代诗人当时是怎么样走到一起的呢?

翟永明:八十年代初,中国的文学圈和艺术圈,其实有很深的交集。尤其在成都这个圈子里,作家和艺术家其实都是在一起玩乐和思想碰撞的。和北京、别的地方,可能不太一样。北京太大了,成都当时其实是很小的城市。大家在一起交往得比较多。这个城市方便大家交往,所以当时做音乐的、搞摄影的、做艺术的、写诗歌的,都在一起。搞一个活动,大家都参加。所以,很早就有互相的影响。反而是之后,我觉得慢慢地分散了,后来艺术一点点走到另外一边去了,往商业上靠了。写作又往另外一边,也就是很边缘的位置。尤其是商业介入艺术圈后,分歧就更大了。

但是在八十年代,尤其是八十年代初,文学和艺术都属于很边缘的,属于社会上很叛逆的一类。很简单的例子,我当时在物理研究所,跟这些艺术家,摄影师,作家交往,我们单位的人觉得这些人,全部都是社会边缘人。他们的打扮和谈吐,跟当时的社会风气,完全不一样。

现在,中国当代艺术已经进入主流了。但是,在八十年代,艺术家都在为自己的艺术,付出努力,让社会一点点接纳。这个接纳肯定是缓慢的。八十年代初,何多苓刚刚到画院那一段时间,虽然他画得很好,而且有才气。但也仅仅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面,也就是艺术圈、文学圈里面有影响。跟社会的需求是完全是脱节的,因为社会需要的是另外一套思维和审美体系。当然在文化圈里,他的作品很受认同的。也可以说是最受认同。大家都把他当成一个非常重要的艺术家,他的作品,也参加了全国美展,多次获奖。

现在说到全国美展,跟当年的全国美展是完全不一样的。现在的全国美展是主流的、主旋律的内容。但是,当年的全国美展,像当年的《诗刊》一样。当年的《诗刊》,实际上处于一个很前卫、很探索的位置。文革结束没有多久,《诗刊》也好,美术杂志也好,也在进行很大的改革。力图去探索艺术、探索文学的前沿部分。所以那时的全国美展、美术杂志、《诗刊》,包括那时的美协也好,文联也好,都跟现在完全不一样的。那时,优秀的艺术作品和有探索性的艺术作品,能够在全国美展出现。优秀的当代诗,也最先在《诗刊》上发表。在年至年吧,从文学来讲,年,是最宽松的。艺术圈大概是年、年,就比较开放了,有探索性的、有反思的、深刻的作品,不但有美术杂志介绍,也能够在全国美展上得奖,能够得到重视。当然,不会得到大奖,但也能获得较为重要的奖项。

Q:当时何多苓的作品,能够在成都文艺圈有那么大的一个影响,其实说明当年大家水准都很高。

翟永明:对。因为文革结束没有多久,反思文革的作品,属于重要的创作,而且依然有一定的风险。过去,在文学和思想界,没有人来反思文革,反思历年的政治运动对人造成的伤害,这种作品,文学和艺术都没有过。而在八十年代,四川美院出了一大批艺术家,创作了后来称为“伤痕美术”的一大批作品,“伤痕美术”的命名,来源于同时期的“伤痕文学”,我认为不太准确。不过,在当时,全国各个领域都在反思文革给社会带来的创痛,文学和艺术走在了前面。但同时,社会上极左的思潮也依然存在,人们的一些惯性思维,也依然存在。

Q:何多对当年成都文艺圈朋友们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翟永明:第一是他的艺术影响力。他的作品,当时,在全国都具有影响力,从思想性和艺术性两方面,都走在时代前面,技法更是无人比肩。每一幅新作的出现,对大家有一种冲击和影响;其次,是他的文学鉴赏力,让他能够理解在当时并不是属于主流的诗歌和其他艺术门类,能够理解现代诗作者的创作和探索,以及审美,大家觉得这一点,也很重要。因为,如果他只是作为一个艺术家,并不理解周围的诗人们的创作,那么,他跟诗人之间,也不可能形成这种对话关系;第三,他的作品展示出来的时候,文学圈的人,能够从中读到对自己有启发的东西。从我来说,我也能够在他当时的艺术作品中,能够得到启发和愉悦。当然,毕竟绘画跟写作,是不一样的艺术形式。我不可能直接从作品中得到什么技巧性的开启。但是肯定会有一些灵感的迸发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吧,就是说:对我写作的内容、气质,包括形式感,我觉得都会有潜在的影响。不仅仅是我,包括江河。江河看了何多苓的画以后,直接写过一些诗歌。

作者与朋友们在家中

被惊醒的女孩木板油画63cm×77cm

三画小翟的肖像

Q:何多苓前后画你的肖像有好多幅,我统计的好像是七到八幅,还是不止?

翟永明:肯定不止这个数。那段时间,他比较重要的肖像作品,可能大概有七八幅。八十年代,艺术家想找模特,也不是那么容易。我跟何多苓结婚了以后,在家里写作。对他来说比较方便,有一个人帮他当模特,会更方便一点。

Q:那肯定画你的肖像不知道有多少幅。

翟永明:确实有很多,但都在收藏家或美术馆那里。何多苓追求的是创作的过程。他不像有些艺术家,对自己的画爱惜得不得了。他呢,在创作里面,最享受的还是绘画从无到有的过程。一旦画完了以后,他并不是爱若至宝,完全舍不得拿出去。他希望更多地被别人看到。当时他画的那些画,有时候出去展览啊,别人收藏啊,大部分都散失了。他最早画的一些习作,一些写生、肖像,他画完了,就给人家,自己根本就没有留。

Q:他画《雪雁》的女主角,是不是有一点参考你的形象?

翟永明:不是,因为《雪雁》里面的女主角,肯定是一个外国女性。他主要还是参考外国人的一些形象。当然,这里面,也有抽象的一部分,有他想象的一部分。

Q:你当时有没有觉得,他画你的作品,跟他当时其他的作品有很大的不同?

翟永明:确实,很多人这样说。他画《小翟》那一幅画的时候,我觉得是他最迷恋当代诗歌的时候。他那时读过很多诗歌。不仅仅我的,周围的这些诗人朋友的,他还读很多国外诗人的诗。当时,不像现在那么多翻译诗歌。有很多是朋友翻译了,像手抄本一样,流传过来的,他看了很多。当代诗歌抽象、简洁、晦涩和意味深长的那一部分,对他的绘画有很大影响。何多在画《小翟》时,自己也说,当时非常喜欢《静安庄》。现当代诗歌的影响,充斥在他画面的氛围和形式感里面。其实,我觉得他的“小翟系列”,并不是真的画我这个人,实际上,他画的是心目中一个诗人的形象。

Q:我觉得他当时画《小翟》那种刻骨铭心的内在感,其实现当代的绘画作品当中,包括他自己的绘画作品当中都很少,在心灵上达到了一个很深入的程度。他最近在画俄罗斯系列的时候才又有了这种感觉。

翟永明:对,因为80年代的气氛,整个文学和艺术的氛围,跟现在完全不一样。当时他是沉浸在这种氛围里,他画的我那几幅肖像,尤其是《小翟》,我觉得我个人在里面,只是一个投射对象。就是说,他把自己对文学、对艺术的美学方面的探索,投射到我这个符号上面,我只是一个符号而已。某种程度上,我觉得虽然画的是我,实际上是他自已的自画像。

有的时候,他画别的人,我也能感觉到:其实,那是一幅自画像。因为何多很少画他自己,你看艺术史上,很多画家画自己,画自画像。他却很少画自己,他说,他不喜欢画男性角色。所以,他的自我投射,一般都是投射到一个女性身上。但是,他画里面的那种精神性的气质,其实是属于他个人、他自身的。但是,我呢,跟别的女性不一样,我还是一个诗人。也许,这能让他的那种内在的、形而上的气质,更容易投射出来,成为绘画中重要的部份。

Q:我觉得这个解读特别深入,好像没有听过。

翟永明:是没人说过,但是。你觉得我说的有没有道理?

Q:但确实也投射得太完美了。

翟永明:投射得完美是他内心的完美,起码是他内心追求完美的一种努力和表达。

小翟画像纸本铅笔

四没有去参与美术新潮,参与了现代诗歌的新潮

Q:我还注意到一个很好玩的事情,就是何多苓说他受你和江河这些诗人的影响很大。然后与之对照的是,对于美术界的八五新潮运动,他一直保持着







































白癜风初期怎样治疗
北京那家治白癜风治得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bzhu/241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