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制参考文献切忌差不多得了编辑和作
稿件正文终于搞定了,参考文献相关平台上随便搜几篇,“差不多”就行了?殊不知,业内早有传闻“有些参考文献一看就不行!参考文献都不行,还指望这论文写得有多好,那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奇迹!”可见参考文献对于期刊和论文质量有多么重要!
01“这里明明没错,为啥给我改了啊?!”
以上是某编辑在收到我们的审读报告后的回复,感觉自己被“冤枉了”。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在为其所在单位做社外审读的时候,我们发现了如下图中的错误。
究其原因,在参考文献国标中有相关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进行参考文献标注的,多次引用同一文献时,在正文中标的是首次出现的文献序号,并在多次引用时标出对应的引用页码,而不能对同一文献编不同的序号。(见下图)
因为全刊出现同样的错误45次,当期质检扣分超出了“按不符国标和行业标准计分”的上限!但愿有了这次经验,这位编辑今后不会再犯类似错误。
“蛮有意义的!”
除了参考文献之外,关于图表、引文格式方面,我们在为出版社和期刊社审读期间也发现了不少问题。我们突然意识到一件事情:其实编辑群体中还有许多年轻编辑对某些重要的规范并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于是一个想法产生了:为编辑朋友们录制一门关于参考文献等格式规范的视频,供大家学习参考。《建筑施工》杂志的编辑董子源老师是我的笔友,我们一拍即合。董老师听到我的想法后的回复是:“这件事情蛮有意义的!”。
当然,录制一门关于编校规范的视频,这件事情的意义还不只在于编辑能力的提升。其实对于广大的作者,尤其是学术论文写作者而言,多了解一些出版相关的国标、行标是相当有必要的,比如《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出版物上数字用法》(GB/T—)、《中文出版物夹用英文的编辑标准》(CY/T—)等等。
学术志的宋义平老师对此事也十分赞同,期待我们制作的系列视频也会向学术志数百万的论文写作者进行介绍,希望课程能够帮助提升作者们的论文写作水平。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将为系列视频提供推广平台,以提升广大的编辑读者的编校能力。
啥?参考文献国标中也有参考文献的错误!
下面,以提问的方式,剧透一些《期刊编辑、论文作者需掌握的期刊编校知识参考文献相关知识点》视频课的内容。大家先睹为快吧!
问题一:标准类参考文献著录的主要责任者是标准的提出者、起草者,还是发布者?
问题二:什么情况下,“冒号套冒号”符合编校规范?
问题三:如果全刊统一,参考文献的结尾可以不加“.”吗?
问题四:碰到日文文献时,要改为简体中文吗?
问题五:涉及台湾地区的文献,要改为简体中文吗?
问题六:参考文献中的错别字要改吗?
另外,视频中还透露了一个参考文献国标里的参考文献错误,您平时注意到了吗?
希望这套视频真正帮助编辑和论文写作者用好参考文献,少犯甚至不犯错误!视频总时长约90分钟,分为5个部分。学习视频,可免费获得相关课程课件,并且进入“董老师答疑群”,与董子源老师深入探讨编校相关专业知识,交流业务经验。
初审:陈麟
复审:张维特
终审:宋强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bzhu/13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