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核心期刊编辑部结合实例详解论文写
点击图片查看会议资讯?
一、引言
笔者在指导中国博士生、青年学者以及在美国指导博士生开展学术研究、写论文的过程中,深感有必要写一篇文章帮助所有对学术有兴趣但对教育研究又涉足不深的博士生和学者了解教育研究的概念、方法、步骤,以及论文撰写的逻辑框架。本文先以实例为引言,阐述不同研究方法的针对性,然后介绍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再讨论学术研究步骤以及学术论文框架,包括文献搜索、命题、研究问题、假设、方法、数据收集与分析、研究伦理,直到讨论和总结,并强调研究步骤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研究者必备的素质。文章采用的写作方法是借助实例帮助理解理论性讨论,所以实例贯穿全文。克拉特沃(Krathwohl,)在其著作开篇就引用两个例子阐述两种不同情况下应用的两种不同研究方法:一是定量分析,一是定性分析。这两个例子分别来自医学与社会科学。为了便于读者理解,笔者在本文中举两个教育研究的例子。坦特郎格罗和笔者(Tantrarungroj&Lai,)采用真实验方法了解学生在线学习环境中用视频教学技巧学习神经科学知识的效果,这是一种定量分析研究方法。研究者假设视频教学技巧在网上教学中对学生学习神经科学知识有效。为了测试其假设是否成立,该研究将实验参与者随机分配到两个组:在文字与静图外加有视频演示的实验组和只有静图加文字的控制组。实验表明,两组的即刻测试结果没有显著差异,但四周后的延迟测试发现,实验组学生成绩显著超过控制组。这一结果为视频教学有效性提供了证据,而其有效性在即刻记忆方面效果不明显,但在持续记忆中验证了研究者的假设。让我们暂且设想,假如坦特郎格罗和笔者当初用定性分析的面对面访谈方法进行调查,会得到什么结果呢?也许调查参与者会说视频教学更有效,但这又能说明什么呢?只不过是调查参与者的自我感觉,没有揭示真相,更无法显示其作用能体现在持续的记忆中。威利斯(Willis,)在其著作中举了定性分析的研究案例,大意是学校的一组教师发现一些人文课程的教学有问题,但是问题在哪儿呢?为此,他们请本校一位刚毕业的学生对在校以及已毕业的学生进行个别面对面访谈。访谈问答是半结构化的,既有针对性问题,也让参与者自由发表看法。其结果取得了大量信息,以供教师参考,改进教学技巧。这样的调查是无法以上述定量分析方法取代的。大家再来想一想,在教师知道了问题所在———要改进教学———之后,他们设计了不同教学技巧,但怎样才能证明哪些技巧在人文课程教学中会产生效果呢?哪些技巧又有最佳效果呢?在这一情况下,访谈就不起作用了,为达目的,定量分析的真实验研究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二、常用教育研究方法概述
以上两个例子说明的是不同研究方法有其不同功用。教育领域常用研究方法有:1)实验研究(ex-perimentalresearch),用来比较不同教学方法的效果;2)相关研究(correlationalstudies),用来考察变量之间的关系;3)因果比较研究(causal-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bzhu/11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