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前,卡扎菲之死改变了利比亚局势七年
4月中旬,美英法对叙利亚发动联合空袭,使得一些分析人士把视角转向七年前的利比亚——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进行的空袭成为打响倾覆卡扎菲政权的第一弹。七年后的今天,利比亚国内局势动荡依旧。12日起,多家媒体陆续爆出利比亚国民军总司令哈夫塔尔(KhalifaHaftar)疑似中风转院巴黎、甚已离世的消息,使得局势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不明朗期。
哈利法·哈夫塔尔
来源:Reuters
第一波动荡迹象显而易见:据《利比亚快报》4月19日报道,针对国民军“二把手”、部队参谋长纳杜里(Abdel-Razekal-Nadhouri)的汽车炸弹袭击系未遂暗杀行为。分析人士称,本次袭击意在进一步恶化利比亚政治局势。
汽车炸弹袭击事件现场
来源:Reuters
事发之后,有媒体表示,哈夫塔尔是否会迎来和前伊拉克库区领袖巴尔扎尼相似的命运:卧薪尝胆二十年,静候观望直至政局动荡重出江湖。而不免令人唏嘘的是,一个选择打不还手、移交政权下台,另一个会否同样因病自此势力覆灭、大权不再?
哈夫塔尔的死亡疑云背后,各派势力为何对其死讯大加宣传?近日适逢大选临近,哈夫塔尔作为最重要候选人之一,健康状况恶化的消息基本已坐实,今后利比亚国内的局势又会如何发展?支持东部势力的域内外大国又各有怎样的战略考量?
域内外大国的战略考量
哈夫塔尔的病情和现状让人不免联想到阿尔及利亚总统布特弗利卡,中东政治强人的命运一定程度上“同途殊归”:一个年逾八旬、身患中风,以致近些年已极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可国内政界均持观望态度,静候其复出以谋求五度连任。另一个虽迄今死生未定,但据利比亚国内媒体4月18日报道,阿联酋、埃及等原哈夫塔尔支持方已“争分夺秒”协议磋商,以为东部势力寻找合适继任。
外部力量对于后卡扎菲时代哈夫塔尔势力的持续上升有着不可或缺的积极影响:阿联酋出资部署战机,埃及协助清剿两国交界的恐怖主义势力,并夺取油港。法国派出准军事部队力量至班加西战斗前线,沙特提供资金。此外,据一位美国情报官员透露,俄罗斯特种部队从埃及西部的军事基地向国民军提供军火和情报。
利比亚势力割据图
来源:ecfr.eu
虽然美国在年转而扶持羸弱不堪、仅控所谓“立锥之地”的西部萨拉杰政府,但后期以中情局建立军事基地为标志,低调回归以支持东部昔兰尼加地区。此外,分析人士称,有中情局局长任职背景的蓬佩奥(MikePompeo)接任美国国务卿一职,势必会进一步强化美国对与中情局多年交好的哈夫塔尔的扶持。
然而,与多国交好的表象背后,国民军面临两方面的挑战或阻力。首先,哈夫塔尔对于战绩的不实报告。华盛顿近东政策研究所(WashingtonInstituteforNearEastPolicy)4月18日的一份报告显示,近几年来,哈夫塔尔的国际盟友对于他多次夸大战绩、谎称全线收复颇为诟病。事实上,班加西仍未彻底清缴恐怖势力,近日发生的汽车炸弹事件就是最好的例证。东部港市德尔纳同样只是被包围,并未攻下。
其次,许多批评者评价哈夫塔尔为“下一个卡扎菲”,为争名逐利不惜限制公民基本人身自由,肆意践踏人权。本周联合国发布的一份报告重点强调了利比亚全境现在面对的人权问题,以及难民偷渡造成的死亡问题,指出日后或将愈演愈烈,造成更为严重的纷争。
利比亚前路在何方?
利比亚国内长期局势混乱,武装冲突不断。东西部两大政治势力各由数个民兵组织支持,武装割据使得国家陷入了政治和解停滞的僵局。哈夫塔尔的东部地区武装势力较大,治安有序,具有一定群众基础。近日适逢原定于年中进行的大选临近,哈夫塔尔作为最重要的候选人之一,他的支持者是大多既得利益者,他们希望日后能控制重要的政治、经济、安全部门。在国际上,哈夫塔尔得到了地区权力掮客的支持,如沙特、阿联酋和埃及。
援引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火光袭岸:探析战后利比亚时局》(TheBurningShores:InsidetheBattlefortheNewLibya)的作者弗雷德里克·韦雷(FredericWehrey)接受《纽约时报》报道时的评论:“去年,哈夫塔尔名噪一时,成了风云人物——外界甚至一度猜测他会攻下黎波里。之后爆出他的阵营内部出现了裂痕,事情就此搁置。眼下看来,没人知道这个国家下一步会往哪里走。”
自卡扎菲被推翻以来,关于利比亚的未来,大概存在着三种构想:建立全国范围的民主政府,用议会及政党制度凝聚人心;给予地方的城镇和部落更多的自治权,建立一个联邦国家;还有人主张按奥斯曼帝国时期行省划分的方法把利比亚分为三个国家。
而哈夫塔尔提出了他的第四种主张:用武装力量清除危害国家统一的势力,重新统一利比亚。那么哈夫塔尔的因病卧床是否会使得利比亚回归到前三种构想的其中一种?
假设继续走哈夫塔尔原定道路,那么最直接要面临的问题是:谁来继承哈夫塔尔的国民军?18日对“二把手”纳杜里的未遂暗杀反应了反对势力意欲造成国民军“群龙无首”的境况,同时侧面说明纳杜里在反对势力眼中基本是继承哈夫塔尔的不二人选。此外哈夫塔尔长期培养并有意扶持他的两个儿子哈立德(Khalid)和萨达姆(Saddam)接任其位,予其司令员的官位并深度介入利比亚外交事务。
但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EuropeanCouncilonForeignRelations)4月18日的一份报告指出,与哈夫塔尔相比,两个儿子难以望其项背,毕竟国民军主要由多方民兵势力支持,完美做到将各方纳入麾下、统筹规划实属不易。如前面所述,纳杜里是坊间传言广传的合适继任者,但一些有权势的关键选民难以接受他。
分析看来,眼下难觅合适的继任者,哈夫塔尔的因病离任会直接导致国民军内部重回一盘散沙的状态,原已归入麾下的民兵武装恐将使得东部昔兰尼加地区再次被撕裂。
这种境况无疑为利比亚提供了逃离目前混乱状态的另一种方式:回归到第一种构想,即采取联合国方案,建立全国范围的民选政府。权力真空时期,拿得出一种贯彻改革方案的人就足够被推举为领袖。现在唯有联合国秘书长利比亚问题特别代表加桑·萨拉姆或许能够通过斡旋,对东部国民军旗下的民兵势力各个击破,民心相通、建立议会和立法机构,以期实现过渡。
利比亚祖韦提奈(Zueitina)石油港
来源:AFP
除去权力更迭,哈夫塔尔健康状况恶化及其后续亦会对国际油价带来一轮波动。哈夫塔尔实现有效控制的东部地区包括苏尔特海湾的“石油新月”,其下的四个港口构成了利比亚主要的石油出口。知名能源咨询公司IHS的石油市场分析师表示,哈夫塔尔将主要石油出口终端移至东部港口,使得石油日产量从30万桶到50万桶升至每日万桶。
美国财经有线电视台(CNBC)表示,或将发生的新一轮暴乱和权力斗争可能会冲击欧佩克国家的石油产量,并为“伊斯兰国”等极端团体创造新的机会。更有分析人士称,新一波利比亚乱局,外加下个月伊核协议可能崩溃,双重作用力定会推动国际油价上涨。
参考文献: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bz/2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