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临床价值角度谈选择阿法替尼的十大理由
背景技术
肺癌从病理上可以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NSCLC占所有肺癌的85%左右,小细胞癌占15%左右。肺癌是全世界致死率最高的癌症,不属于罕见疾病,但EGFR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属于罕见的突变,大概占所有NSCLC患者的13%左右,KRAS突变是所有非小细胞肺癌突变类型中占比最大的一种类型,但至今无有效的靶向治疗药物。理论上可通过调控Ras-Raf-MEK-ERK通路中关键蛋白激酶MEK水平来抑制KARS突变型肿瘤的生长,所以目前开发的MEK抑制剂AZD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在二期临床获得成功以后,又开展了三期临床试验SELECT-1,可惜遭遇滑铁卢,结果前不久发表在JAMA上。与非小细胞肺癌原发性突变相关的基因及分布情况见图1。
EGFR基因的激活突变主要发生在外显子18-21中,EGFR基因突变分为3类,其中大部分对EGFR治疗敏感的突变主要为I类和II类。I类突变主要是外显子19的缺失突变,主要包括亮氨酸至谷氨酸氨基酸残基的缺失,占所有EGFR突变的40%。II类突变为单个核苷酸的替代突变所导致的氨基酸的改变。这类突变主要发生在外显子21的密码子,精氨酸取代了亮氨酸(LR)。LR突变大约占所有EGFR突变的45%。其他的II类突变包括甘氨酸G转变为丝氨酸、丙氨酸或者半胱氨酸,大约占所有EGFR突变的4%。III类突变为外显子20结构内的碱基的复制或/和插入,这类突变占EGFR突变的5%。多种其他的激活突变出现频率非常低,例如外显子20中的VA和A1%。通常说的常见突变一般是外显子19的缺失突变和LR突变。
有趣的是,针对KRAS和BRAF基因突变,EGFR突变具有典型的排他性,也就是说同时两种或多种突变的可能性极低。
图一.与非小细胞肺癌原发性突变相关的基因及突变情况
阿法替尼介绍
阿法替尼(商品名GIOTRIF?)是第二代EGFR-TKI,临床前研究表明,相对于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阿法替尼对存在TM突变的NSCLC细胞系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激酶的EC50为9-10nM,细胞活性EC50为92-nM,详细的数据对比情况见表格1;对HER2的活性同样明显高于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但后期进行的所有相关临床研究均表明,阿法替尼对TM突变的NSCLC的治疗作用非常有限,其设计的初衷是对抗一代EGFR-TKI产生的获得性耐药,设计的目标最终没有实现,而阿法替尼毒性高于一代,在日常临床实践中的真正价值曾长期备受争议。好在后期勃林格殷格翰通过不懈的努力,通过对阿法替尼的后续研究逐渐逆转局面,这一次笔者抛开药物经济学、上市时间等评价因素,仅从临床价值的角度来阐述选择阿法替尼的十大理由。
表格1.阿法替尼、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的无细胞活性和细胞活性对比
选择阿法替尼的十大理由
理由1:对于一线治疗NSCLC,相比于标准疗法,即基于铂剂的双药化疗,阿法替尼明显增加了PFS
数据:来之于LUX-Lung3和LUX-Lung6两个大型研究。LUX-Lung3中,入组患者均为常见突变,阿法替尼组及顺铂/培美曲塞组中位PFS分别为13.6和6.9(HR=0.47;95%CI,0.34–0.65;P<0.),在ITT人群中死亡或肿瘤进展的相对危险减少42%(HR=0.58,p<0.)。在LUX-Lung6中,相对于吉西他滨/顺铂,阿法替尼组死亡或肿瘤进展的相对风险降低72%(HR=0.28;P<0.0),两个试验的生存曲线如下。
理由2:一线治疗del19(外显子19)患者,相比于化疗标准疗法,阿法替尼靶向治疗表现出显著的OS获益。
源于LUX-Lung3数据:Del19患者死亡的相对风险降低46%(HR=0.54;P=0.5),阿法替尼与培美曲塞/顺铂的中位OS分别为33.3和21.1个月(HR=0.54;95%CI,0.36–0.79;P=0.5),生存曲线如下。
源于LUX-Lung6数据:Del19患者死亡的相对风险降低36%(HR=0.64;P=0.)阿法替尼组和吉西他滨/顺铂组的中位OS分别为31.4和18.4个月(HR=0.64;95%CI,0.44–0.94;P=0.)生存曲线如下。
理由3:来自于SolcaF等人的研究,阿法替尼对所有络氨酸激酶ErbB的成员均有抑制作用,包括EGFR、HER2和ErbB4,对ErbB3有间接抑制作用。阿法替尼不仅可以强有力的阻断EGFR突变,而且作用时间更长。
理由4:二线用于既往化疗过的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中,与厄洛替尼相比,阿法替尼(GIOTRIF?)的OS具有更明显的优势,生存质量和PFS明显改善。鳞状细胞癌(SCC)是第二主要的亚型,约占所有肺癌的30%,仅次于第一大亚型“腺癌”(40%)。鳞状细胞癌在靶向治疗方面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案,NCCN指南推荐一线治疗为含铂双药(卡铂或者顺铂)化疗,与顺铂/培美曲塞相比,顺铂/吉西他滨对鳞状细胞癌患者有更显著的疗效。目前,EGFR-TKI之中只有阿法替尼被批准用于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治疗,肺癌是全球致死率最高的癌症,美国和中国患者群体数量很大,发病率也很高,我国每年新发肺癌病例73.3万,未来应该有很大的市场。生存曲线如下:
理由5:LUX-Lung2,36临床数据均表明阿法替尼对罕见的EGFR突变有效,可以用于一代和三代无法应对的突变类型。阿法替尼对未知突变的治疗作用数据见下表。
理由6:应用于EGFR+患者的一线治疗,相比于化疗标准疗法,阿法替尼明显改善生存质量和症状。症状改善情况如下图。从结果可以看到,和化疗比较,超过50%的患者经过阿法替尼治疗以后,呼吸困难、咳嗽、疼痛这些症状均得到明显的改善。
这里有几个名词需要特殊解释一下,QOL=生活质量;癌症患者生活质量(qualityoflife,QOL)测定量EORTCQLQC30(以下简称QLQC30)是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开发的癌症患者QOL测定量表体系中的核心量表;TTD=从随机化开始到第一次低于基线评分10分的时间。
理由7:LUX-Lung3,67临床试验数据均表明:阿法替尼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均有有效的方法控制,三个临床试验的数据显示“因副作用需要停止治疗的比例分别为8%、6.3%、6.3%”。双药化疗为12%。阿法替尼通过剂量调整以后,降低副作用的同时,不会影响疗效。这项研究意义非常重大,让医学界重新开始审视阿法替尼。曲线见下图。
给药方式如下图:由于阿法替尼除了推荐剂量的规格之外,还有低规格可供剂量调整,增加了剂量减低策略。
理由8:LUX-Lung7试验表明:和吉非替尼相比,阿法替尼组的PFS、ORR和TTF均明显延长。阿法替尼组两年的PFS率是吉非替尼的二倍(18%VS8%)。ORR方面,阿法替尼70%VS吉非替尼56%。所有的亚组均观察到获益。和一代EGFR-TKI一线治疗的临床疗效对比取得了成功,LUX-Lung7是全球首个头对头比较第二代不可逆并全面阻断全部EGFR家族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阿法替尼与第一代可逆性EGFR-TKI吉非替尼一线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试验,由张力教授在第六届欧洲肺癌大会上宣布该积极结果。
理由9:LUX-Lung36数据表明,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阳性伴脑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相对于化疗,阿法替尼明显改善PFS,LUX-Lung3:15.2个月阿法替尼[95%CI:7.7–29.0]VS5.7个月化疗[95%CI:2.6–8.2];LUX-Lung6:15.2个月阿法替尼[95%CI:3.8–23.7]VS7.3个月化疗[95%CI:3.7–10.9]),生存曲线如下。
理由10:TM耐药突变的发生率和第一代TKIs相似。
参考文献:
[1]HelmoutMA,etal.苯酚的危害苯酚哪个厂家生产的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bz/1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