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分项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数学建模,是指通过将客观现象抽象成数学符号和语言,并据此描述现象机理的过程。换言之,也就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用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并利用模型进行各种推导和检验的工作,这个建立数学模型的全过程,即为数学建模。
数学建模的本质是把人们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数字化,从而得出更精确的结论和更有效的方案。
因此,数学建模的工作,大概也分为三项:
1.根据现有的约束条件,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法;
2.对现有的方案进行评价,改进和优化;
3.对多个方案进行评价,并进行决策,选出最优的方案。
数学建模是一门方法论科学,涉及多种技术和方法,常见的有:
1.评价和决策的方法,例如对策论、层次分析法(AHP法),TOPSIS法,决策树法,灰色系统理论等;
2.优化算法,例如模糊算法,线性/非线性规划,现代智能算法(如粒子群算法,遗传算法,神经网络等);
3.计算机仿真,例如蒙特卡洛模拟法,马氏链等;
4.分类、聚类,例如K均值聚类,模糊C均值聚类,主成分分析算法,因子分析算法,判别分析算法等;
5.预测方法,例如灰色预测,回归预测,指数平滑法,ARMA模型,弹性分析法,预测智能算法等;
6.插值、拟合、回归,例如拉格朗日插值法,差分牛顿插值法,埃尔米特插值法,最小二乘法,正交最小二乘法,非线性回归,多元回归,逐步回归等;
7.图论、排队论,例如最短距离图论,最大流图论,匹配图论,模糊排队论等。
数学建模对于保研的意义重大。首先,现阶段国内主流的期刊都倾向于接收进行实证研究的论文,而数学建模提供了进行实证研究的方法。
其次,若能在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奖,也能使简历加分不少。
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CUMCM)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主办的,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以下简称数学建模全国赛)。
数学建模全国赛始于年,每年一届,比赛一般在9月中旬(高校上学期伊始)某个周末进行,本科竞赛组所有大学生均可报名参加。由于数学建模全国赛科研性强、认可度高,近年来大受本科生青睐,参赛人数也逐年渐创新高。
一、竞赛报名和参赛流程
1.参赛队学生向所在学校报名,由学校负责按全国组委会和赛区组委会统一要求为每一参赛队指定校内编号,并汇总报名信息。
2.各赛区组委会按全国组委会的统一要求,为每一参赛队指定一个由8位数字组成的参赛队号,竞赛前通知各参赛学校和学生。
3.在竞赛开始、确定选题后,参赛队将所选题号附加到参赛队号前,三个队员的姓名附加在参赛队号后,一起构成该参赛队的论文编号。
4.在竞赛结束前,参赛队将论文电子版以电子邮件附件的形式提交,以参赛队为单位发送到全国组委会指定的邮箱。
5.在竞赛结束前,各参赛队需打印纸质版论文;随后提交到所在学校,由学校负责一起送到各赛区组委会。
二、赛制安排
1.比赛时间为3天(一般在周五8∶00am开始到下周一8∶00am结束,连续72小时),参赛学生在周五8∶00am可以登录全国组委会的北京中科曝光中国白癜风治疗去哪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bz/1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