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用户对随弃式个人防护口罩的审美需
文章编号
-X()04--09
来源
《现代纺织技术》年卷29第4期,34-42
作者
屈雅琴1,张天海1,2,温颜华3,资兰1,蔡黎明1
(1.四川师范大学工学院,成都;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3.四川能投售电有限责任公司,成都)
作者简介
屈雅琴(-)女,四川巴中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产品设计与开发方面的研究。
摘要从用户需求出发,探索用户对随弃式个人防护口罩的审美需求,提升用户的使用情感体验。应用Kano模型和语义差分法划分用户需求属性并通过实验分析用户感性意象与设计要素之间的关系,提取符合用户感性意象需求的设计特征及规律。研究发现,用户的审美需求为魅力型需求属性;从审美需求的形态与色彩感性意象研究中得出,用户对随弃式个人防护口罩的形态感性意象为“自然的”和“美观的”,对应平面式和立体纵向折叠式口罩样本,这两种口罩在造型上均体现出视觉上的整体性和轮廓线条的自然性特征;用户对个人防护口罩的色彩感性意象为“温暖的”、“柔软的”、“轻薄的”、“轻松的”,对应色彩亮度为90%与50%的红色、红黄色、绿青色、青色样本。通过用户需求属性划分有针对性地对某些设计需求进行研究,有助于企业和设计师优化设计方向,节省开发成本,设计出满足用户情感需求的产品。
关键词审美需求;防护口罩;Kano模型;语义差分法
随弃式个人防护口罩是指可以捕集烟、雾、尘等颗粒物,主要由滤料构成面罩主体的不可拆卸的半面罩,可设呼气阀[1],用于个人抵御户外及室内公共场所雾霾、飞沫、传染性病菌、二手烟、花粉等有害物质的呼吸防护用品[2]。口罩正式用于个人防护始于14世纪,当时黑死病蔓延,患病后死亡率极高,医生在处理死者尸体时,为了隔绝尸体的腐臭,采用麻布和棉布遮掩口鼻,这就是现代口罩的雏形[3]。口罩除用于医疗防护外,在个人防护中多用于阻挡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等,口罩的广泛应用促使口罩的功能在消费市场上不断改良、优化。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防护口罩的新功能实现已经不是问题,用户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bz/11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