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荟萃筛查治疗策略下幽门螺杆菌根
翻译:俞楼
校译:陆红
上海交通大医院消化科
背景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的成功根除对有效治疗Hp感染意义重大,特别是在“筛查-治疗”策略中。
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Hp一线根除方案的根除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方法
根据GISTAR研究方案,鉴于既往报道国内克拉霉素耐药率较低,研究人员给予符合条件的受试者含有克拉霉素和大剂量质子泵抑制剂(protonpumpinhibitor,PPI)的10天三联疗法。
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查受试者亚组(例)中Hp的根除效果。
电话随访并记录患者的不良事件。
结果
例受试者接受复查,其中22例(14.3%)Hp仍为阳性,因此10天疗程的一线方案的根除率为85.7%。研究评估了例患者的不良事件,其中44.2%接受根除治疗患者有不良事件发生。最常见的为口苦(30.1%)、稀便或腹泻(28.3%)、恶心(10.3%)、全身不适(6.2%)、皮疹(3.7%)、腹部不适(1.8%)、呕吐(1.8%)和腹痛(1.8%),和其他不良事件1%。
结论
初步研究表明,尽管一线方案的根除率不尽完美,且某些患者有不良事件发生,但尚可接受。
专家点评:(上海交通大医院消化科陆红教授)
由于拉脱维亚处于克拉霉素低耐药率地区,在全欧洲进行的GISTAR调查研究中,依然经验性使用10天含有克拉霉素和大剂量PPI的三联疗法根除Hp,其根除率为85.7%,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M.Leja,etal.TheeffectivenessofHelicobacterpylorieradicationandfrequencyofadverseeventswithina“search-and-treat”approach:GISTARpilotstudyresultsinLatvia.XXIXthInternationalWorkshoponHelicobacterMicrobiotainInflammationCancer..Magdeburg,Germany.(Abstracts#P07.07)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nr/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