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论文BIM技术在上海市第一人民

来源丨《中国高新科技.BIM专刊》

发布丨EaBIM_工号07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科学技术部主管、中国建筑信息模型科技创新联盟承办的《中国高新科技.BIM专刊》在第四届科创杯BIM大赛颁奖现场首发册,住建部前总工程师姚兵作贺词、16位院士为学术顾问、16位联盟专家为编委。发行后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系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网等国内主要数据库的全文收录期刊。

1、引言

医院南部地处上海市松江新城核心区块,是松江及青浦两区内医院。医院自年建成以来,一直高强度承接着上海市西南片区的医疗任务,其中后勤保障至今花费已远超当初建设费用,传统后勤运营模式与现代医疗系统信息化发展趋势之间的矛盾日益突显。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ling,BIM)作为建筑行业发展的趋势,其三维可视化及信息化的特点正在对全建筑周期产生深远影响。运维作为全建筑周期历时最长、消耗最大的阶段,BIM技术在该阶段的应用价值远大于设计和施工两阶段。虽然目前国内外缺乏足够的BIM运维落地案例,但BIM技术在模型及平台建设两部分的技术壁垒均已打破,具备建设BIM运维落地项目的条件。

因此,本项目通过搭建BIM运维管理平台,对现有运维功能模块分阶段进行集成化整合,最终实现院方后勤管理信息化、精细化和数字化的改革需求。

2、成果展示

2.1 项目历时

项目自年1月17日国内公开招标中标开始,至年10月31日通过第三方专家验收结束,项目历时九个半月,各阶段历时总结如图1所示。

图1 项目历时表

由图1可知,项目建设共分为模型搭建和平台建设两部分,项目建设可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月17日中标到7月31日模型通过三方验收结束,为模型建设阶段。本阶段主要工作是基于院方提供的竣工图纸进行模型初步搭建和基于现场情况对模型进行实景细化。同时,鉴于本项目是已建成项目的BIM运维平台搭建,为保障项目高效推进,因此在BIM模型建设的同时同步展开已建平台的协调工作。

第二阶段至8月31日初始BIM运维平台上线结束,为BIM平台模块建设阶段。本阶段主要工作是在第一阶段平台协调基础上,明确将现有视频监控、能耗检测、设备检测、门禁系统及工单系统接入BIM运维管理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基于院方后勤管理需求最终搭建全景监控、三维浏览、设备台账、空间管理、安防管理、维护维修、能耗分析、资料管理、数据管理以及平台管理共计10大功能模块。与此同时,基于BIM平台需求对BIM模型进行持续性微调,保障最终BIM平台三维真实化、精细化的效果。

第三阶段至10月31号第三方专家验收通过结束,为项目调试阶段。本阶段主要工作为平台交付院方试用后,基于试用期产生的实际平台问题进行调试,保障BIM运维平台最终的顺利交付。

至此,本项目建设基本结束。鉴于院方为第一次采用BIM运维技术进行后勤管理整合,因此院方也在本建设过程中逐步提出了更加具体及落地的工作流层面需求。因此在项目验收通过之后,本项目18年二期建设的需求也将逐步展开。

2.2 精细化建模

本项目BIM模型精度要求需达到LOD精度,医院现场1:1还原,为保障模型精度达标,本项目制定了如下5点制度:

(1)统一模型标准。本项目建筑面积12万m2,共有14栋单体,主要涉及专业包含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和精装6大专业,因此模型端工作量需团队共同协作完成。为此本项目特定制定了模型标准,在保障模型精度的同时,对参数属性信息也制定了统一命名模板,便于后期运维平台对模型数据的采集。

(2)定制族搭建。本项目为已建成项目,项目现场众多场景非标准化及常规化尺寸构件,为此项目模型组进行了大量定制化族建设,从而确保模型对现场的1:1还原。

(3)非几何信息参数添加。医院已投产运营12年,至今积累了海量的资产、设备等静态非几何数据。团队在权衡模型和平台端工作量及添加难度之后,决定在模型端添加相关的参数信息,保障后期平台信息数据展现的全面性。

(4)VR技术协助复核模型成果。院方后勤领导通过VR技术对导入Fuzor环境下的三维模型进行逐栋、逐层复核,在基于院方多年现场后勤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确保模型对现场的1:1还原。

(5)三方验收制度。为推进项目高效前进,医院后保处、医院物业公司和承建方三方参与的模型验收制度。通过项目各相关方的共同验收,最大限度保障模型工作的清晰界限,有利于后续平台建设的顺利搭接,最小化效果过程中扯皮现象对项目的影响。

综上所述,在上述五中措施的保驾护航下,确保项目模型精度能达到LOD级,并最大限度保障模型对现场的1:1还原。

图2 连廊钢琴角

2.3 平台建设

模型建设为BIM运维平台搭建了一个三维可视化载体,在此基础上,医院后期管理需求、医院设施设备管理工作消耗时间,项目在平台建设阶段搭建了一个5D(3D+时间+信息)医院的后保信息,并逐步将现有的传统后保系统集成到BIM运维平台进行整合管控。本项目BIM运维平台建设中完成了以下11方面功能。

2.3.1 驾驶舱界面搭建

图3 驾驶舱图

由图3的驾驶舱可见,本次平台建设有11个模块,依次为全景监控、三维浏览、设备台账、空间管理、资产管理、安防管理、维护维修、能耗分析、档案管理、数据维护以及平台管理。

与此同时,基于后保处工作需求,在驾驶舱界面放置信息总览、当月完成率、设备台账、当月维修类别、当月科室申请量、供应商信息以及核心指标等相关院方后勤管理过程中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js/91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