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与观察年出版上市企业发展

研究与观察

题目

年出版上市企业发展质量研究

来源

年第1期

作者

桑广成1),焦建玲2)

DOI

10./j.issn.-..00.

作者单位

1)河北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河北经贸大学机构会计学院

摘要

为研究年出版上市企业发展的质量,文章选取了14家中央及地方国有出版集团控股的A股出版上市企业,分析其年资产、收益的规模和质量,以及主业质量结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情况,综合考虑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指出影响出版上市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出版上市企业;发展质量;主业质量结构;绩效评价;资产;收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固定布局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引用参考文献格式:

桑广成,焦建玲.年出版上市企业发展质量研究[J].出版与印刷,(1):34-44.

随着“社会效益为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出版业指导意见的贯彻实施,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深化,出版业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发展重点由追求规模体量向提质增效转变,由转型升级向媒体融合再向深入融合转变。目前中央及地方国有出版集团控股的A股出版上市企业共计15家,其中,中信出版年从新三板转到创业板,数据不可比,本文选取其余14家作为研究对象,结合主流文献,运用财务指标法分析资产和收益的规模质量、主业质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情况,并运用功效系数法对经济效益进行绩效评价,以反映出版上市企业发展质量状况,揭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对策建议,希望能为广大出版传媒企业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所用数据除特别标注外均源自A股出版上市公司—年年报。

一、资产规模及质量分析

1.资产规模

14家出版上市企业年年末的总资产规模和净资产规模详见表1。

表1年年末14家出版上市企业资产规模分析

14家出版上市企业总资产合计.67亿元,同比增加.59亿元,增长率为7.53%。总资产超过亿元的有9家,其中,凤凰传媒、中文传媒、中南传媒总资产超过亿元,南方传媒新晋亿元梯队。除中文传媒总资产规模缩水外,其余13家企业总资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中国出版、中国科传、山东出版、新华文轩、南方传媒总资产同比增长超过10%,中文传媒同比减少3.84%,其他8家企业总资产同比增幅在10%以内。14家企业增速差距较大,分化明显。规模在百亿元以上的企业最高增速为15.33%,最低为-3.84%;规模在百亿元以下的企业最高增速为13.41%,最低为0.57%。中文传媒和时代传媒增速较低,主要是因为对前几年开展的大宗货物贸易计提了大额坏账准备。

14家出版上市企业净资产合计.02亿元,同比增加69.55亿元,增长率为6.86%。净资产破百亿元者有4家,包括年已破百亿元的凤凰传媒、中文传媒、中南传媒和年新增的山东出版。从净资产增幅来看,新华文轩同比增幅最大,达到13.33%,而时代传媒减少2.50%。中国科传、山东出版、新华文轩、南方传媒的净资产增速超过10%。凤凰传媒、中南传媒、时代传媒、出版传媒和读者传媒净资产增速低于5%。

2.资产质量分析

资产质量包括总资产质量和净资产质量。

总资产质量可以从存在性、流动性、变现性和盈利性进行全面分析,具体指标有不良资产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资产现金回收率、总资产报酬率等。净资产质量可用净资产收益率进行分析。年年末14家出版上市企业资产质量分析见表2。

表2年年末14家出版上市企业资产质量分析

(1)不良资产比率

中国出版、凤凰传媒、时代传媒、出版传媒的不良资产比率均超过7.00%,主要是因为前期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较多;其余10家出版企业不良资产比率均在5.34%以下,较为正常。从同比情况来看,凤凰传媒、中南传媒、中原传媒、时代传媒、南方传媒和读者传媒同比下降,其他8家企业同比上升。

(2)应收账款周转率

中国科传、凤凰传媒、中文传媒、山东出版、读者传媒年应收账款周转超过10次,应收账款回款情况较好;其余9家企业为5~10次,需加大清欠力度,回笼货币资金。从同比情况来看,中国出版、中文传媒、中南传媒、中原传媒、时代传媒、南方传媒和读者传媒7家企业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同比上升,剩余7家企业周转速度同比降低。

(3)存货周转率

中文传媒、中原传媒、读者传媒年存货周转超过5次,存货变现较快;新华文轩较低,为2.68次,中国出版最低,只有1.45次,需采取措施加快存货周转;其余9家企业为3~5次。从同比情况来看,中国出版、山东出版、南方传媒、出版传媒、读者传媒等5家企业周转速度加快,中国科传持平,剩余8家企业周转速度降低。

(4)资产现金回收率

中国科传、凤凰传媒、中文传媒、中南传媒、山东出版和新华文轩的资产现金回收率较高,均超过9%;读者传媒最低,只有-1.81%,应加快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变现速度,提高现金回收率;其余7家企业均处于5%~9%,较为正常。从增速来看,除中文传媒、读者传媒和城市传媒3家企业同比下降外,其他11家企业同比增长。

(5)总资产报酬率

山东出版的总资产报酬率最高,为10.02%;其次是城市传媒,为9.54%;时代传媒、出版传媒和读者传媒均处于3%~5%,总资产报酬率和资产现金回收率较低,标志着资产中可能存在不良资产、低效资产或无效资产,需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盘活,否则存在资产损失的风险;其他9家企业均为6%~9%。从增速来看,中国出版、中原传媒、新华文轩、长江传媒、南方传媒和读者传媒6家企业同比增加,剩余8家企业同比下降。

(6)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是综合的财务指标,既能反映净资产质量,又能反映企业盈利能力。净资产收益率超过9%的企业有11家,其中最高的是山东出版,为15.10%;时代传媒、出版传媒、读者传媒较低,分别为4.79%、6.70%、3.60%,这三家企业需采取综合性措施提高净资产收益率。从增速来看,中国出版、中南传媒、中原传媒、新华文轩和读者传媒5家企业同比增长,剩余9家企业同比下降。

二、收益规模及质量分析

1.收益规模

14家出版上市企业年的收益从“收入”和“利润”两个方面分析,详见表3。

表3年14家出版上市企业收入与利润分析

14家出版上市企业营业收入合计.98亿元,同比增加30.63亿元,增长率为3.24%。与年相比,收入超亿元的企业仍为3家,为凤凰传媒、中文传媒、中南传媒,其中中南传媒取代长江传媒新晋百亿行列;7家企业收入为50亿~亿元,还有4家企业收入低于50亿元。从增长率来看,增幅超过10%的有5家,增幅为4%~9%的有6家;中文传媒和时代传媒基本持平;长江传媒降幅达到25.97%,主要原因是大幅削减大宗货物贸易业务。

收入是衡量企业经营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前几年有的上市公司通过旗下的物资贸易板块等开展大宗货物贸易业务,导致收入增长较快,但风险也快速积聚。年以来,按照中宣部提出的高质量发展要求,各出版企业迅速采取措施回归主业,大幅压缩大宗贸易业务,造成整体收益增幅不大,甚至还有所降低,但这不能说明企业发展倒退,而恰恰说明企业在夯实收入规模,布局高质量发展。

14家出版上市企业利润合计.15亿元,同比增加7.25亿元,增长率为6.66%。凤凰传媒、中文传媒、中南传媒、山东出版和新华文轩5家企业净利润在10亿元以上,新华文轩新晋10亿元梯队;4家企业利润在5亿~10亿元,5家企业在5亿元以下。从增速看,12家企业同比增长,其中,中国出版、南方传媒和读者传媒3家的收入和利润均实现10%以上增速;时代传媒和出版传媒的利润降幅超过15%,这两家企业近几年来物资贸易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超过20%,由于经济持续下行,债权回收难度加大,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相应增加。

2.收益质量分析

衡量收入质量的指标通常为收入现金比,衡量利润质量的指标通常有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简称扣非)利润和盈余现金保障倍数。14家出版上市企业年收入利润质量分析详见表4。

表4年14家出版上市企业收入利润质量分析

(1)收入现金比

收入现金比指的是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与营业收入的比值。如该比率大于1,说明企业的收入基本上是现金形式;若小于1,则说明收入中含有部分应收账款。年,14家上市企业中有8家的收入现金比大于1,5家小于1,说明这5家企业销售政策相对宽松,或者可能存在期末突击销售的情况。

(2)扣非利润

扣非后14家企业利润合计.32亿元,同比增加8.64亿元,增长率为9.42%。仍有5家超过10亿元,且与扣非前相同,说明强者恒强;5家企业在4亿~8亿元之间,4家企业在4亿元以下。从增速看,有8家企业增速超过10%,3家企业增速在5%~8%之间,山东出版、南方传媒和城市传媒出现负增长,这三家企业扣非前均为正增长,说明非经常性损益对扣非前利润起到了重要作用。时代传媒和出版传媒扣非前为负增长,扣非后为正增长,主要原因是年非经常性损益大幅下降。非经常性损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入选国家或省级重点项目和规划的财政扶持资金,企业获取扶持资金的数量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出版主业的竞争力水平。

(3)盈余现金保障倍数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经营现金净流量同净利润的比值,反映了企业当期净利润中现金收益的保障程度。该指标一般应高于1,最好能在2以上,如小于1,则说明赊销较多,利润质量不高,报表利润形成现金的能力较弱,以应收账款形式确认的营业收入较多且回款不及时。中南传媒和时代传媒的盈余现金保障倍数超过2,有9家企业为1~2,中原传媒、读者传媒和城市传媒不到1。

三、主业质量结构分析

出版企业的主业一般指出版、印刷和发行,14家企业年主业质量分析情况见表5。

表5年14家出版上市企业主业质量分析

14家出版企业的主业收入总额为.52亿元,同比增长9.76%,全部实现正增长;主业收入占比普遍较高,有11家企业超过60%,其中有4家在90%以上;主业收入占比增长率有10家企业实现正增长,其中长江传媒增长率最高,为22.08%,其余9家企业为小幅增长,有4家企业为负增长。主业毛利总额.05亿元,同比增长10.83%,全部实现正增长;主业毛利占比更高,有13家企业超过80%,其中有9家超过90%;主业毛利占比增长率有9家企业实现正增长,其中增长率最高的为中文传媒,同比增长10.44%,其余5家企业为负增长。部分企业主业毛利占比远超收入占比,说明其他业务为企业带来了收入,但利润贡献率却很低。从中可以看出主业仍是出版上市企业的主要收入和利润来源,继续保持其核心地位,对其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从年报中的主营业务分行业明细表中还可以看出,只有中文传媒、凤凰传媒、中南传媒、时代传媒披露了数字出版、媒体融合、游戏、电影等新兴业态的收入占比和利润占比,剩余10家企业未单独披露新兴业态信息。4家披露新兴业态的企业除中文传媒因并购亚洲实力强劲的智明星通游戏公司形成较高的收入利润占比外,其他3家企业的收入和利润占比较低,说明出版企业需加大数字出版、融合出版方面人财物的投入力度,尽快补齐这些方面的短板。

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情况分析

出版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包括通常意义上的“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还包含压缩品种规模,提高图书质量和出版效率,提升图书单品种效益。

1.去产能

去产能一般是针对落后过剩产能而言的。在出版业,当图书销售无法实现预期经济效益时,一些出版企业会选择增加图书出版的品种。当前市场上原创作品缺乏,对优质内容的争抢日益白热化,抢不到优质内容的出版企业为实现预期经济效益往往跟风出版、重复出版、同质化出版低质量图书,形成产能过剩,这也是部分出版企业高存货的根源所在。去产能就是要控制图书出版规模,控制书号总量,消除低质出版产能,减少无效供给,加强选题论证和评价,优中选优出版,增加有效供给。

2.去杠杆

14家出版上市企业年去杠杆情况详见表6。

表6年14家出版上市企业去杠杆情况分析

14家上市企业年负债总额合计.65亿元,同比增加49.03亿元,增长率为8.75%,有12家企业负债总额增加,只有中文传媒和长江传媒负债总额下降。从资产负债率来看,有9家企业同比提高,有5家企业同比降低,说明出版上市企业资产负债约束需进一步加强。虽然大部分出版企业杠杆率上升,但具体到单个企业负债率都不高,最高的山东出版才45.54%,其他企业杠杆率都在42%以下,并且单个企业货币资金占总资产的比例(包括现金科目及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其他流动资产的银行理财)为17%~70%,由此可见出版上市企业偿债能力很强,财务风险较低。

3.去存货

14家出版上市企业年去存货情况详见表7。

表7年14家出版上市企业去存货情况分析

14家企业年存货总额合计.29亿元,同比增加15.98亿元,有11家存货总额增加,只有中文传媒、时代传媒和长江传媒存货总额同比降低。从存货占营业成本比率来看,有7家企业降低,7家提高;从存货占总资产比率来看,8家企业降低,6家提高。出版企业去存货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产能过剩、库存过大、周转过慢等难题尚未从根本上解决。

4.降成本

14家出版上市企业年降成本情况详见表8。

表8年14家出版上市企业降成本情况分析

14家企业营业总成本合计.16亿元,同比提高18.01亿元,增长率为2.12%,有12家企业营业总成本同比提高,只有中文传媒和长江传媒营业总成本同比降低。从销售成本率来看,有12家企业降低,2家企业升高,说明大部分企业降成本工作取得成效。在传统出版仍占据绝对优势的形势下,成本降低,利润就会升高,自身的竞争优势会进一步巩固。

5.提效率

出版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控制品种规模,提高出版效率。14家出版上市企业年出版效率情况详见表9,其中的出版效率即出版企业图书销售码洋是市场平均水平的倍数。数值越大,出版效率越高;数值越小,出版效率越低。出版效率比经济规模指标有更高价值。从统计数据来看,年有8家企业同比提高,其中,中原传媒、读者传媒、新华文轩和南方传媒位居前四名,5家企业同比降低,1家企业持平。这说明大部分出版企业非常重视出版效率提升,将其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抓手,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表9年14家出版上市企业出版效率分析

五、综合绩效评价

1.经济效益

本文采用《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国资发评价〔6〕号)中的《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指标及权重表》,运用功效系数法对反映企业盈利、营运、偿债和发展状况等4个方面的8项财务定量指标进行计分,按得分结果对出版上市企业年绩效进行评价。[1]8项财务指标及权重分数为:净资产收益率(20分)、总资产报酬率(14分)、总资产周转率(10分)、应收账款周转率(12分)、资产负债率(12分)、已获利息倍数(10分)、销售增长率(12分)、资本保值增值率(10分)。评价标准值参考国务院国资委《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版)中出版业全行业企业绩效评价的标准值。每项指标的标准值分5个档次,有与之对应的标准系数,优秀值为1,良好值为0.8,平均值为0.6,较低值为0.4,较差值为0.2,当实际值小于较差值时,标准系数为0。14家出版上市企业年经济效益得分详见表10。

表10年14家出版上市企业经济效益得分表

从表10可以得出,出版上市企业年经济效益得分前三名依次是中国科传、南方出版、城市传媒,其他11家企业得分均在64~79分之间。需要指出的是该排名只是按国资委发布的有关绩效评价办法进行的测算结果,且只对年进行了评价,由于未考虑社会效益和各企业年特殊事项,该排名并不能反映相关企业的真正竞争实力、市场地位和未来发展前景,只希望能抛砖引玉为各企业取长补短提供有益的参考。

2.社会效益

根据中宣部《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规定,图书出版单位绩效考核为综合性考核,需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的占比权重在50%以上。反映企业社会效益的定量和定性指标很多,如出版物导向、出版物获奖、版权输出数量、本版图书占比、一般图书占比、存销比、出版物重印率、再版率、全国图书零售市场码洋占有率、动销品种占有率、公益捐赠(精准扶贫、全民阅读、图书捐赠等)、纳税、研发投入、分红、队伍建设、内容质量、出版质量、制度建设与执行等。[2-3]

3.综合绩效评价

从总体情况来看,年14家出版上市企业总资产、净资产、收入、利润实现了总体增长,经济效益明显提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大部分企业资产质量和收益质量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财务风险有效降低,出版主业进一步挺拔,主阵地、主渠道地位进一步巩固,高质量发展的态势正在加速形成。需要注意的是,各家企业发展还很不均衡,头部企业主业发展势头强劲,游戏、影视、动漫毛利率很高,但规模较小,而尾部企业主业基本上是维持现状,收入规模还要靠低收益高风险的贸易来补充,新兴业态进展不明显。

六、影响出版上市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影响出版上市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出版主业聚焦不够;二是融合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现实需求尚有一定差距;三是高存货、高应收账款带来经营风险;四是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重过高导致机会成本增加;五是企业经营业绩对税收优惠和财政扶持的依赖性较大。

七、推进出版上市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1.坚定聚焦主责主业,突出社会效益

出版上市企业应当聚焦主业,挺拔主业,做强做优做大主业。出版上市企业需认清自身担负的使命任务,把工作重点放在出版业务及上下游产业链上,杜绝盲目涉足不相关行业,对已经进入的非主业行业,应通过出售、划拨、重组、清算等形式果断退出,对实力相对较弱的主业行业应通过并购、重组、合作、人才引进等形式予以巩固和强化。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出版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耕内容资源、强化版权资产管理、推动全版权运营、完善出版项目制、调整生产结构、提高出版效率,实现提质增效,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2.深入推进媒体融合,增强内生增长动力

目前传统出版的生存空间受到以数字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媒体严重冲击,生存形势日益严峻,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导致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暴发式应用,加速了传统出版的衰落,出版业只有将加速出版融合提高到关乎出版业生死存亡的高度加以认识,才有可能在未来的媒体融合大潮中保持并强化媒体的“耳目喉舌”作用。推进媒体融合,出版上市企业应以信息技术、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新的技术为引领,以体制机制的适时变革为保障,最终实现内容、技术、渠道三位一体的深度融合。这是出版业推进媒体融合的核心内容,也是新形势下将出版产业做强做优的必然选择。在媒体融合路径上,出版上市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和风险偏好选择自行研发、委托研发、并购、合作等形式推进媒体融合进程。研发效果短期可能无法显现,需要企业转变发展思路,坚持长期研发、长期投入。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新时代继续前行,免遭淘汰。

3.加快存货和应收账款周转,提高资产质量

出版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形成实际损失最多的资产项目第一是存货,第二是应收账款。对这两个资产项目的盘活效果直接关系到出版企业的现金周转速度和资产质量高低,对其处置不利会带来一定的财务风险和经营危机。对于出版业久治不愈的高存货顽疾,管理层在给予高度重视的同时需采取强力措施持续压减库存。首先,从供给侧入手大幅缩减图书品种,提高市场受众面广图书的重印率和再版率;其次,从存货采购和生产源头抓起,采取多种措施消化长期积压库存,切实强化线上线下销售,努力减少存货余额;第三,建立存货和销售信息管理系统,依据历史销售信息和当前市场情况构建最优存货模型,动态掌握库存情况,按需印制,保持最佳存货量。对于应收账款,首先应采取措施加快资金回笼,要依据合同约定,积极同客户沟通,尽快结算欠款,减少应收账款余额,降低坏账风险;其次应在尽量不影响销量的前提下制定审慎的赊销政策,从源头上减少应收账款的产生。

4.投资深度融合项目,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

出版上市公司手中持有大量货币资金的原因主要有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publicoffering,英文缩写IPO)和增发募集资金暂时或长期闲置、日常经营资金节余。出版上市公司募投资金大多投向内容制作项目、物流配送项目、媒体融合类平台项目、门店升级改造项目。从目前市场来看,自建物流投资巨大,投资回收期长,有可能形成重复建设,而门店升级改造也因线上销售的快速崛起导致高投入低产出,为此部分出版上市企业调整、变更或终止了募投项目,从而造成募投资金的闲置,为使闲置资金发挥更大价值,购买保本理财产品就成为最佳选择。但这种做法给投资者造成一种稳健有余、魄力不足的印象,不利于企业价值创造。故企业应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将闲置资金用于媒体融合技术平台项目建设和优质版权内容的购买,增强主业竞争力,也可将闲置资金用于回购本公司股份。

5.延长税收优惠政策期限,助力融合发展

我国出版业是高度依赖政策扶持的行业,享受着国家财政、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特别是税收优惠在企业净利润中的占比较高。这些政策对出版企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按照《关于延续宣传文化增值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53号),出版、发行环节的增值税优惠政策执行到年12月31日,按照《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进一步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国办发〔〕号),文化企业免征企业所得税政策执行到年12月31日,考虑到我国出版企业与世界一流出版企业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为加快我国出版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进程,建议财税部门继续延续相关财税优惠政策,以此推动我国由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

参考文献

[1]吴钰妍,王妹.基于功效系数法的大秦铁路绩效评价[J].物流科技,(8):58-60.

[2]何国军.出版单位社会效益量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编辑,(2):21-24.

[3]仝冠军,上市出版企业的出版业务发展研究[J].现代出版,(3):28-32.

Title:ResearchontheDevelopmentQualityofListedPublishingEnterprisesin

Author:SANGGuangcheng1),JIAOJianling2)

AuthorAffiliation:1)HebeiPublishingMediaGroupCo.,Ltd;2)AccountingCollege,HebeiUniversityofEconomicsandBusiness

Abstract:Inordertostudythedevelopmentqualityoflistedpublishingenterprisesin,thispaperselects14A-sharelistedpublishingenterprisescontrolledbycentralandlocalstate-ownedpublishinggroups,andanalyzesthescaleandqualityoftheirassetsandin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js/867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