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审美世俗化的明朝服饰

明朝服饰是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集大成者,汉、唐、明三代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服式的主要特征。明朝服饰虽然款式多样,但其基本结构依然继承先制,在此基础上加入明朝人的审美艺术,进行改良创新。

明朝服装的结构

在结构剪裁上,明朝服饰进一步强化了“十字型”平面结构,即无论是袍、衣、袄哪个品种,“都是用整幅料对合,然后按衣服的长度再双幅对折,以料的一边为准,按下摆、腰宽的1/2和袖宽一剪裁而成,即所谓的一剪法”。

(裁剪图)

(结构图)

明朝服装的形制

领、袖的式样

明代男女服饰的领襟式样主要归纳为四领、两襟。四领为直领、圆领、方领、竖领(立领),两襟分别为大襟、对襟。其中直领是最常见的领式,有些直领式样的衣服(如男子的“直缀”)就是根据领式而称作“直领”。圆领在明初也称盘领,圆领式样的长衣即称为圆领袍。方领之领型呈方折,多用于对襟。竖领从缀扣的直领发展而来,这是明代的创新,主要应用于女装。

《孝靖皇后画像》中的里衫即为竖领

明代男女服饰的衣袖因服饰分类和审美变化而出现不同的式样,这些袖式根据尺寸大小被笼统称作窄袖与宽袖。明初衣袖的袖窿与袖口尺寸比较接近,要么都窄小要么都宽大,可以称之为“窄袖窄口”或“宽袖宽口”。但明朝后期出现了收口之袖,即袖窿宽大而袖口窄小,可以称之为“宽袖窄口”,而“宽袖窄口”的形制又分两种:一是无袖口式,二是有袖口式。

分割与褶裥

分割多用于女装,亦有直、曲之分。如定陵出土的孝靖方领女夹衣上的过肩分割线,分割线经过胸部和腰部直达下摆,后面经过肩胛骨和腰部,直达下摆,折叠的部分自上而下逐渐变少,使得服装形成上窄下宽的A字形外观,突出了女性颈、胸部的身体曲线。孝靖皇后所穿的另一件竖领直袖对襟上衣,其从肩部经胸部直达下摆的分割曲线,与西式服装中公主线的位置相似,突出了女性胸腰部线条,说明明时女服已初具身体的曲线意识与朦胧的立裁意识。

(方领女夹衣)

(竖领女上衣)

纹样布局

明朝服饰纹样布局与其形制结构紧密相关。一是“八团式”布局。即依据“十字形”裁剪结构的中轴线安排前后衣襟的六个纹饰与两肩上的两个纹饰,整体图案呈现左右“中轴”对称,上下“中心”对称,与“十字形”平裁结构完全对应。

定陵出土的“十二章”衮服及“八团”纹样布局示意

二是“云肩式”布局。即并非穿戴云肩,而是在衣身前胸、后背、两肩处饰有柿蒂形的“云肩”纹饰,这是一种巧借云肩的形态而生成的新型布局。

孔府旧藏绿罗织金凤女袍的

云肩通袖袍及纹样布局示意

在商品经济、异端思想、文化交融对传统“礼”制的影响下,明朝服饰审美世俗化,服装形制上出现了一系列的改良与创新。明朝服装形制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研究汉民族服饰形制特征与发展脉络,是研究民族传统服饰文化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张竞琼,洪安娜.明朝服装形制的改良及其对于礼制的局部突破[N].《丝绸》,第53卷第7期.

资料来源

中国知网

图源

中国知网

图文编辑

l梁雨婷

责任编辑

曾丽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js/728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