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教授说用洋八股思维写学位论文,我
作者
鄢显俊;编辑
小圈
全文约字
社会学家彭玉生认为,社会科学研究属于“范式研究”,“自从托马斯·库恩发表了《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我们认识到了范式及其变革对学科发展的重要性。根据库恩的定义,范式指被学术共同体奉为标准的一系列普遍性规则、方法、概念及理论。”这种研究“都采用一种非常刻板、近乎迂腐的格式”。于是,他“将这种结构戏称为‘洋八股’”,据此,“提炼出‘洋八股’的一般结构。”即“经验社会科学研究的八个组成部分:问题、理论(文献)、假设、数据、测量、方法、发现和结论。”
硕士论文属于典型的“范式研究”,本文根据彭玉生提出的“社会科学研究的‘洋八股’规范”,并结合作者指导硕士研究生多年积累的经验,提出一种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硕士论文写作‘洋八股’规范”,以期能为硕士生的学位论文写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一、开题报告逻辑框架图
研究生是否掌握“硕士论文写作的‘洋八股’规范”是完成一篇合格硕士论文的关键。从硕士论文写作流程看,选题是论文写作的第一步,而开题报告则是检验选题能否成立的首要环节。因此,一个好的开题报告必然包括上述“经验社会科学研究的八个组成部分”,据此逻辑,笔者结合多年来指导研究生的经验,提出“硕士论文写作‘洋八股’规范暨开题报告逻辑框架图”如下:
实践证明,硕士论文写作可以“按图索骥”,即用此“可视化”的方法将被广大研究生视为“畏途”的论文写作过程简化为若干必须严格遵循的“机械步骤”,进而依此展开有章可循、有标准可依的学术训练。下面对其写作步骤和研究机理作详细剖析。
二、选题标准及常见问题
学术研究始于选题,选题就是选择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硕士论文写作‘洋八股’规范”的首要步骤是选题,选题有三大标准,现分述如下。
1选题标准之一:选题必须是“真问题”。“真问题”必须符合逻辑和事实。劳凯生提出区别真假问题的几条经验:“我给真问题下了个定义:任何一个真问题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逻辑上能自洽;第二,实践中能举证。凡是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就是真问题,缺少任何一个条件则是假问题。所谓逻辑上能自洽,就是指能成一家之言,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言之成理、持之有故。这是很高的标准,它要求立论要公允,材料要翔实,理论不能有破绽,逻辑不能有错误。而所谓实践中能举证,就是说在生活中可以找到例证,是一个有意义的问题,而不是天方夜谭,不是谎言谬见。”
2选题标准之二:选题必须是“好问题”。彭玉生指出:“问题是一项研究的灵魂。”“一个好问题往往比正确的答案更加重要。”如何确定“好问题”?他提出四个评判原则:
“1.具体。经验问题应该明确而具体,切忌空泛,以小见大远胜于虎头蛇尾。”
“2.集中。专注于一个研究问题,或者彼此相关的一组问题。当一篇文章问多个问题时,这些问题应该围绕同一个理论轴心,而不是同一个现象或事物。”
“3.原创性。原创诚然可贵,却是真金难求。研究新现象往往能提出新问题,但新现象本身的独特或罕见性未必是创新。用新资料研究老问题尽管有价值但绝不是创新,而对一些老话题或普通现象以崭新的视角提出研究问题则可能具有独创性。”
“4.意义。这一标准包括语义上的意义和理论意义。语义上有意义的基本要求是研究问题要符合逻辑、符合事实,不应是假问题。”“学术研究特别强调理论意义,即理论缘由。每一个好的经验问题背后,都有一个理论问题。……判断理论意义不仅需要学者的理论功底,并且必须是学术界认可。定义重要概念、提出重要问题要比做回归分析困难得多。对大部分研究者而言,只能通过文献分析来证明自己的研究问题有理论意义。”
3选题标准之三:选题必须是“专业问题”。何谓专业标准?即一个选题必须在该研究生所攻读的专业范畴之内,必须是本专业公认的研究问题。此标准如何确定?首先要以国务院学位委和教育部制定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为准;其次,要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和教育部为各个一级学科及下辖二级学科规定的“学科概况”和“学科研究范围”为论文选题的唯一依据———这是学位论文不能逾越之规矩。通常而言,硕士论文选题的专业标准较易把握,研究生只需要认真阅读国务院学位委和教育部有关文件即可。
一个既“真”又“好”且符合“专业标准”的硕士论文选题往往有两个来源。首先,源自学术史。好的选题应该曾经是或者目前是学术界研究热点,产生重大影响,有继续研究的价值。研究生特别要哪家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北京白癜风哪个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js/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