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抄袭了木心美术馆成受害方馆长陈丹青回

本文授权转自:日本设计小站ID:japandesign

我只能笑,这是个想象力的问题。

——木心美术馆馆长陈丹青

Hello~大家好,我是日站君。上个月18日,心心念念的汪曾祺纪念馆终于开馆了!但这开馆还没到1个月呢,最近就走到了风口浪尖。这两天,有部分网友指出,它与5年前建造的木心美术馆的设计存在多处雷同!

接着,铺天盖地的质疑声随之而来,汪曾祺纪念馆也被扣上了“抄袭”的帽子,这不得不让背后的设计团队站出来回应!

对于这场风波,到底是网友们的断章取义还是确有此事?今天我们就一同来翻翻土!

汪曾祺纪念馆”抄袭“?

·两馆简介·

涉及此次“抄袭”事件的“两馆”都大有来头。

我们先来说汪曾祺纪念馆,它于上个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坐标选择在了汪老的故乡高邮,背后的设计师是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副总建筑师江立敏教授。

而木心美术馆的开馆时间则相对比较早,年就已开馆。选址是木心先生的故乡乌镇。设计师是建筑大师贝聿铭的弟子:美国OLI建筑设计事务所的合伙人冈本博与林兵。

两家背后的设计团队都国内知名且享有盛誉。而对于此次汪曾祺纪念馆的“抄袭风波”,主要围绕外墙设计与材料和室内设计风格两个方面,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看过这几组对比照,有些网友一锤子定死“这就是抄袭”!

还有一些网友,为汪老的纪念馆建成这样而感到可惜!

·双方观点·

我们先撇开网友们的讨论,来看看两馆背后的负责人、设计师是如何回应此次抄袭事件的。

据界面新闻报道,当林兵(木心美术馆设计师)拿到以上我们展示的对比图时,说道“该馆使用的外墙材料及内部一些具象空间确实与木心美术馆存在雷同之处,而雷同之处如此之多,恐怕不是巧合”。

?林兵(左)与冈本博(右)对于木心美术馆当初使用清水混凝土的设计理念,林兵是这样阐述当时的想法的:“当初木心美术馆之所以选取清水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是因为它是一种很粗犷很坚硬,但又很细腻很有可塑性的材料。纵观木心本身的人生价值,我认为这个材料能非常好地代表木心。”那么,汪曾祺纪念馆选用清水混凝土是何考虑的呢?他们则认为清水混凝土可以显示出汪曾祺先生的文化积淀。总结来说,两馆选择清水混凝土的原因,都是纵观两位文学家的人生价值,认为这个材料能非常好地代表他们。

巧合的是,两馆都采用了木纹清水混凝土,还都做了凹凸的质感,一馆为表现的是木心先生的画。

?林兵采访内容截取?木心美术馆局部而另一边则是用凹凸的水平肌理来表现汪老著作书籍的书页贴放效果。虽说听起来灵感来源不同,但最终呈现的效果却有点相似。

在澎湃新闻的采访报道中,江立敏教授表示:类似这种文化建筑,清水混凝土是比较容易想到的材料,很多美术馆如上海龙美术馆、阿那亚海边图书馆、设计大师安藤忠雄的大部分建筑都是使用清水混凝土。

?汪曾祺纪念馆局部

?汪曾祺纪念馆外观

而关于两馆馆名放置位置完全相同导致几乎一致的视觉呈现,则是事件中最为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js/54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