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不规范,撤稿两行泪编辑ldquo
作者:为什么要用“喊”?
编辑:悄悄告诉你,要不是我当了学术期刊的编辑,应该和很多作者的想法差不多:稿件终于完成了,参考文献“差不多”就行了!可事实是,编辑看到很多稿件的参考文献,总是“差太多”!
——你说不“喊”能行吗?!
接下来,我要告诉你几个必须知道的秘密,一定要收藏!
1参考文献事关出版伦理和学术道德
引用不规范,撤稿两行泪!
这方面,编辑们见的“惨痛”例子不算少,所以对待参考文献,越来越“敬畏”。没有最谨慎,只有更谨慎。
相比之下,我们的很多作者,“心”却有点儿大!
稿件中,如果:(1)引用资料不注明出处;(2)借用他人的思想、概念、结果和结论,不注明出处;(3)总结和改写他人的著作不注明出处,那么,就属于“剽窃”(Plagiarism)的范畴了。
?请注意:直接拷贝自己已经发表的论文内容,也属于自我剽窃!
除此以外,应注意:(1)论文的内容要确保不侵犯他人著作权和其他权利。“照搬”图片等材料,大多情况要取得使用许可,不是只要引用了就可以哦。(2)如果“照搬”的原话有点儿多,即使已经引用了相关文献,但,切记:一定要加“双引号”!!!
大家都知道期刊要使用查重软件这事儿吧?归根结底不就是主要看参考文献吗?查重软件+编辑的专业眼神儿……此处,没有侥幸!
在发表前的任何阶段发现问题,总是幸运的。一旦文章发表后被举报,认定为“剽窃”,按照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COPE)的规则,期刊通常是要做出撤稿处理的!
后果很严重!2
参考文献事关科学研究的水平、严谨性和延续性
一篇好的研究论文,一定是在前人大量的或理论、或实验等工作基础上的新进展、新理念、新方法等等。参考文献能够体现科学与技术发展的继承性和延续性,从而可以看出作者追踪的文献新不新、全不全、广不广、与这篇稿件的关系紧密不紧密,从而也能初步判断研究的起点和水平。通常,一个研究团队或某位科研人员,在一段时期内其工作也是有延续性和相关性的,从参考文献可以帮助评估作者及团队的研究水平、系统性和产出情况。同时,也要避免对自己的文章过度引用。
如果本身是综述文章,这方面判断的分量就更重了!
除了上述几个事项,再来个假设:审稿人是你这个小领域的“牛人”,他发表的最新进展你的稿件没引证,审稿人是否会因此对研究的前期文献调研产生疑问?
重要提示在这儿:参考文献不全或过于陈旧,常常是初筛退稿的重要原因之一。
3
参考文献事关作者的写作素养和写作态度
一篇写作严谨、逻辑严密、图表讲究、文献恰到好处的稿件,总会让编辑有“赏心悦目”的感觉。而如果稿件写作粗糙,参考文献格式与期刊要求相距甚远,甚至张冠李戴、错误百出,编辑难免会“多心”了:作者到底有没有认真准备论文?研究工作是否也和写论文一样粗心大意?作者有没有认真读过期刊发表的论文?有没有站在期刊以及编辑和审稿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如果是这样的写作素养和对所投期刊的态度,作者们恐怕还得经历更多挫折和退稿经历吧。
论文准备好了,最终会“花落谁家”?实际上,作者有自己希望发表的期刊,期刊也有自己的偏好,这个过程,需要稿件与期刊能够“情投意合”。作者可以从平日研读的文献中获取期刊信息,选择与自己研究内容最贴近和发表相关内容较多的期刊;同样地,很多期刊编辑对引用他们自己期刊文章的稿件会有更多北京最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北京出名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js/5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