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它有价值

从编辑的角度来说,《民间应用帖牍笺注》无疑具有一本书该有的价值,那就是:

对某些人,在某种情境下,有某些特定用途。

某些人,指那些乡间的写帖先生,或民俗学者、爱好者、写作者。

某种情境,即婚丧嫁娶、家庭纠葛、经济契约等民间往来,需要“立字为凭”,或彰显其仪式感和隆重性。

某些用途,是这些尺牍文书可以给写帖先生起到参考和借鉴作用,就像我们的祖先世世代代相传的那样。惜乎这样的蓝本已经不多。

出版相当于某种意义的团购或众筹,当一本书针对的某些人、某些情境、某些用途达到一定数量规模时,即可付梓,批量生产。

我看到这部书稿时,基于以上判断,相信它应该具有出版价值。

在读库小团队的努力和众多师友的襄助下,这本书妥帖、及时地出版了。

但我和这本书之间,并非简单的编辑出版关系。

《民间应用帖牍笺注》,作者名讳张焕瑞,是我的父亲。

《民间应用帖牍笺注》内页。

我的父亲十五岁失怙,当时他刚刚升入高小(相当于现在的初中),旋即辍学,养家糊口。个中艰辛,不提也罢。

由于学历太浅,父亲终生都对知识和学习抱有饥渴态度。我的童年时代,家境拮据到捉襟见肘,但他依然订阅了《新观察》《旅游》《文史知识》等杂志,还有专供我的《中国少年报》和《中学生》。等我的大学学业结束,他依然辗转于各种成人函授和自考班中,并最终有了好几个专业的大学学历。他去这些班上课时,是真的认真在学,毫无蒙混之态。看他的课堂笔记和作业,时常令我汗颜。

年下半年,父亲被查出身患肺癌,且是很麻烦的那种,不能手术,不能吃靶向药。其后,医院和家庭之间,经受各种化疗、放疗,并未间断帮助儿女料理家务。

年中,父亲把已经完成的书稿交给我,就是《民间应用帖牍笺注》。此前我曾见他桌前摆放的手稿,包括从赵县老家带来的参考文献、民国年间手抄的《应酬撮要》,因年代久远,加之天灾人祸,保存状况不佳:水渍痕迹明显,纸张发黄变脆,有不少页面粘连或碎裂。没想到他这么快就已经完稿。

他介绍自己的书稿,是以《应酬撮要》为主,又从他处辑录,共约一百七十例帖式文牍,逐条复核批注,又整理了“常见词语浅释”。

年12月初,《民间应用帖牍笺注》出版,父亲在病床上见到成书,非常欣慰。

年1月14日凌晨,父亲与世长辞,享年七十二岁。

父亲交给我的,是工整的手写稿。

父亲曾对我说,他还至少有两本书的写作计划,一是我们家乡的方言,一是整理家乡的民间故事和童谣。

很遗憾,不能为他编辑出版这两本书了。

父亲在世时,村子里的许多红白事就由他来写帖,并且担任“总理”。他的丧事,则由得其操办的乡亲们来打理,极享哀荣。

我注意到,如今老家的报丧和其他往来,也多用电话或







































如何治白癜风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那家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js/16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