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召南草虫上下交感说

诗文: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译文:

听那蝈蝈蠷蠷叫,看那蚱蜢蹦蹦跳。没有见到那君子,我心忧愁又焦躁。如果我已见着他,如果我已偎着他,我的心中愁全消。登上高高南山头,采摘鲜嫩蕨菜叶。没有见到那君子,我心忧思真凄切。如果我已见着他,如果我已偎着他,我的心中多喜悦。登上高高南山顶,采摘鲜嫩薇菜苗。没有见到那君子,我很悲伤真烦恼。如果我已见着他,如果我已偎着他,我的心中块垒消。

这是召南的第三首诗,和周南的第三首诗《卷耳》是有一点相似之处的,都在登山(陟彼)。

本诗从“喓喓草虫,趯趯阜螽”开始,亦是对《樛木》的一种延展,草虫与阜螽,一个在草中,一个在陆地上,他们相交。也是《鹊巢》的延展,草虫与阜螽,他们不同,却是“和而不同”,他们相感。因此,这首描述女子与君子之诗从草虫与阜螽开始,但后面却没有再提及,因为相交、相感只是开始。

女子与君子之间,见或者不见是本诗的一个疑问,因为既可以把“亦既见止,亦既觏止”理解为相见,也可以理解为女子的想象。但无论如何,可以从“忧心忡忡”、“忧心惙惙”、“我心伤悲”看出女子对于君子的思念是越发的感情深刻。忡忡只是不安心的样子,惙惙确实忧愁的样子,伤悲则达到了顶点。

和这种感情升华相对应的,或者是相对立的乃是心情的平复。“我心则降”、“我心则说”、“我心则夷”,就是具体的描述。降对应与“忡忡”的放下、落下,说对应与“惙惙”缓和,夷对应于“伤悲”的平静。这种感情的对应,在《汉广》之中已有体现,诗人反复吟唱汉之广、汉之永,而不可泳、不可方;在《汝坟》中也有体现,“遵彼汝坟,伐其条枚”,“遵彼汝坟,伐其条肄”,都是在感情的强烈中意思到不可,不可“过”,这种思念的欲望,或者是欲望本身,人都是有的,但是不能过于沉溺其中。不论思念何物,都应该克制,达到中和的状态。

这种感情的上升和下降也通过“陟彼南山,言采其蕨”、“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来隐晦进行表达。“陟彼”是向上,往上走;“采”是向下,往下采摘。上下相交,也代表感情之间的一上一下,最后趋于中的状态。或者我们本来应该追求的也是上(天)下(地)相交,天人合一。

女子与君子之间,相见或者不见,无论如何,也是一种相交、相感,也是一种和而不同。不能因为见而改变,也不能因为不见而改变。因此,关于是否真的相见就不在那么重要,见或者不见都是外在的,重要的是修心。女子能够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才是最重要的,否则见或者不见都可能导致过分的欲望,从而产生不良的后果。

这就是诗经中的上下交感说,有降有悦到夷,有交有感到和。

参考文献:

1.《诗之为诗:诗经大义发微》,柯小刚。

2.《诗集传》,朱熹,中华书局

3.《诗经》(全二册),王秀梅,中华书局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chaoguyj.com/wxjs/131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